5000米的赛事,全程一共有45圈,通常每15圈选手之间就会进行一次棒次的交替,按照4棒选手在场的情况,每个队员也需要推动队友75次。

而以苏凉的力量,能够给队友的推动力极弱,这就是国家队教练组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了。

队里原本的想法是将苏凉安排在第二棒上,这是一个核心棒次,通常要在最后两圈的滑行之中负责收圈最后冲刺,也要负责在最后两圈落后时寻找突破的时机完成对前方对手的超越。

苏凉目前展现出来的个人特质让国家队内的教练组非常看好他在第二棒上的表现,第二棒也不是启动棒,不需要考虑苏凉侧身直立式起跑的启动快慢问题,原以为一切都考虑到位了,结果没想到居然卡在了苏凉推人力量不足的问题上。

不过苏凉毕竟年龄摆在这儿,教练组虽然有点遗憾,倒也不急,只要等苏凉的年龄到了,力量爆发力这些训练跟上,之后总能看到他在接力项目上放光彩的。

除了接力的训练之外,苏凉在自己单项上的训练则要顺利得多,每天按部就班地进行着[陆上训练——冰上训练]的循环。

裴景在这段时间则给苏凉找来了此次前来华国京市参加世界杯1500米距离赛事的选手名单,并且将名单上已知的选手个人技术特征做了完整的表格标注,在苏凉常规的训练之外,额外占了他每天一小时的时间,专门跟苏凉看了他不少对手的比赛视频,同时两人也对这些选手做了同步的复盘分析。

“早些年的时候还是南韩一家独大,这几年欧美军团的短道实力也是突飞猛进地起来了。”

裴景说到这里有些感慨,目前华国从500米距离的实力来说,已经是国际一流的水准了,可是从整体的实力上来说,又还差上一些,只能说是接近国际一流。

特别是这一次的2002-2003赛季,上一个周期的老将们在冬奥之后都退役了,现在国家队里的正式选手,都是上一个周期还在老大哥大姐姐们羽翼下呵护,没能独当一面的年轻选手。

不说国青队这里,就是国家队的正队选手,年纪最大的也不过二十三四,在上个冬奥周期特别是备战奥运年时,这些二十三四的选手也就二十一二岁,基于冬奥的重要性,那一两年能够给他们的锻炼机会就相应地减少了,以至于现在新周期突然就独当一面了,从实力上确实就有些欠缺。

而在华国的后备力量有所欠缺的情况下,南韩和欧美的新生代却补位得非常迅速。

怎样快速提升当前这些新生力量的实力,是国家队教练组当前所必须面对的最大的问题。

苏凉听着裴景的感慨,突然想起了一个问题:“南韩这次的参赛名单里面,没有崔恩熙和高在勇?”

“嗯?”

裴景当然也记得这两个名字,这两个就是当初南韩的练习邀请赛上,被南韩队伍藏在一群青年选手中的1500米距离未来核心。

不过那次的练习赛之后,南韩大约就直接把这两个选手雪藏了,后来推出来的两个选手是金贤德和姜延河。

裴景把手里的名单递给了苏凉:“那个崔恩熙和高在勇短期内应该是不会有机会出现了,这次南韩的3名1500米距离选手里,有两个就是他们新推出来的这个金贤德和姜延河。”

苏凉看了眼手里名单上金贤德和姜延河的名字,沉思了片刻,就非常笃定地道:“这两个选手表现出来的实力和拼劲,一定要比崔恩熙和高在勇更强——或者说,在这一次的世界杯华国京市站的比赛上,一定会比崔恩熙和高在勇拼得更强。”

南韩那里,论资排辈的风气严重,金贤德和姜延河这两个选手又是类似于替补上位的,从资历上来说原本就要弱上一筹。

而替补了崔恩熙和高在勇的金、姜两人,只有做出足够的成绩,才能让南韩的教练组承认他们有替补崔、高两人的潜力,而在表现出这样的潜力之后,他们想要在南韩国家队里正式地以当前的身份站稳脚跟,需要的就是做出一件崔、高两人当初没能做成功的事情。

譬如,在华国站的比赛之中,将当初赢过了崔、高两人的华国选手击败。

“南韩会派他们两人前来参加京市站的世界杯,应该抱的就是这样的想法和目的。”

苏凉在说这番话时,显得十分地从容平静,反倒是裴景拧紧了眉头。

他觉得苏凉说得对,但正是因为苏凉说得对,问题才更为严肃——这意味着,在上一次南韩练习赛中登场互相配合的苏凉和尚飞,将会被南韩的这两个选手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南韩的选手在冰上手有多脏,国家队的教练们虽然不会明面上说出口,但是心里都是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