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神圣帝国语言学

这时,陆洋终于从晨曦口中,搞清楚了神圣帝国文字的秘密。

神圣帝国采用的是古代欧洲拉丁字母一样的表音文字,而这种表音文字,只有语言规则是统一的,但是各地方言发音却有很大差别。

比如北风之国的口音,就和神赐之地不一样。

对于汉语这种表意文字来说,同一个汉字可以有不同读音。

但表音文字则完全不同。

表音文字在没有制定全国统一的标准拼写方式之前,不同读音就代表不同的拼写。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浙江金华地区方言中的“水”字读xu,而普通话的“水”字读shui。

然而不论是金华地区方言、北京口音还是其它地方的方言,用汉字写出来的都是同一个“水”字。

但是如果汉语是一种拉丁字母,浙江金华地区人写书的时候就可能把“水”字写作xu,而北京人写书的时候就会把“水”字写作shui。

虽然大家说的都是汉语,但用拉丁语字母转写出来的时候,就产生了分歧。

更可怕的是,表音体系下,即使是同一个方言区,对于一个单词的拼法可能都有分歧。比如同样是英语的iphone,如果给一个文盲去按照读音拼,可能就拼成ifong了,这俩词读音都一样,但是写出来就完全不一样。

而这还不算完,神圣帝国的语言还是一种屈折语!

语言按照笼统的分类,大概可以分成屈折语、孤立语和黏着语。

屈折语的代表就是欧洲语言。

它的特点是,通过单词的变格,来体现不同的语境,最典型的就是英语中的“过去时”、“复数形式”和“进行时”。

英语只需要把单词转写成“过去时”、“进行时”和“复数形式”,就可以表达已完成、正在进行、还有很多个不同语境。

而像西班牙语、法语等一些更典型的屈折语,一个单词甚至还有主格、宾格、阴性、阳性等各种更复杂的变体。

孤立语的代表就是汉语。

孤立语的特点就是,所有单词都没有变体,想表达过去时,就把“我吃饭”改成“我已经吃饭”,想表达进行时,就把“我吃饭”改成“我正在吃饭”。

黏着语的代表就是日语。

黏着语的典型特征,就是先把主语宾语说完,然后再句尾通过加后缀的方式表达两者的关系,所以日语在宾语之后往往还跟着一大长串谓语。这也是为什么有人吐槽,日本人说话时候,没听到最后一个词,你都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