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寅那是什么人?他是康熙的发小呵。于是康熙当即安排人快马加鞭将金鸡纳霜送往南京,还亲笔写了一段使用说明:兰兰记得康熙皇帝在那条上谕上还特别写了"若不是疟疾,此药用不得。需要认真,万嘱万嘱!"这些文字全都被记档,我们今天还是能看见的。】

【然而曹寅运气实在不好,在金鸡纳霜送到之前,就已经病重去世了。曹家失去了这么一位与天子关系及其密切的顶梁柱,在朝中失势、家事开始走下坡路,便不奇怪。】

贾母听见着天幕上这么说,眼中缓缓浮上雾气,似乎又忆起了什么不愿回想的过往。

【可见在当时的中国,西药并没有普及,只有天潢贵胃才有资格使用,就连曹寅这样的重臣也无法常备这些药物在身边……】

贾母这时一吸鼻子,众人听见贾母的鼻音,这才察觉贾母的情绪不大对。

凤姐惊问一声:“老太太!”

其她亲戚们纷纷将身体前倾,关切地望着这位头发已全白了的老封君。

终于有人依稀记起:似乎天幕上说过,那位"康熙"皇帝,便是当今太上皇的原型,而太上皇与老国公,就是发小……大小一起长大的君臣交情。

贾母连忙接了凤姐递过来的帕子去擦眼泪,道:“教各位见笑了,想起了些旧事……”

她望着天幕又说:“太上皇昔年隆恩,阖府感佩,是我们国公爷自己没福……”

至此,众人方才都明白,原来天幕上刚才所说的,以金鸡纳霜治疟疾之事,竟是千真万确。

天幕竟能将人间之事说得如此之准,令人不禁心生敬意,却又偶尔觉得脊背发凉。

贾家、当今……曹家、清廷……

对于他们这些坐在荣禧堂中的人物来说,究竟什么是假的,是么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