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探春将板儿的功课问完,觉得这孩子学得甚快,当初贾琏夫妇没看错:确实是个聪明孩子。她便又指点板儿握笔的姿势和写字的力道。

待到将这一切都教完,探春从屋内走出来,正好看到刘氏母女正在收拾那只大鹅。刘氏在拔毛,青儿在将一枚枚鹅毛上的硬羽和硬羽下面的软绒分开来。

许是刘氏知道探春想要为这村里多开拓点营生,刘氏一边忙活一边与探春闲聊。

“三姑娘许是不知道,这些鹅毛每一根都是能卖钱的。这种长长的尾羽可以做羽毛扇,短一点的卖不上价钱,但可以做个毽子送给孩子戏耍,她们都喜欢……"

探春正出神地看着青儿拽鹅绒,见她将除下的软鹅绒都扔在一铜盆的热水中,那热水表面很快便浮起了薄薄的一层油花。

"这鹅绒晒干了,可以混在棉花里一起填被子……"这话令就像是闪电般在探春脑海里迅速划过——

那天上仙人,穿着一格一格纵横缝纳的衣服,站在北风呼啸的室外,一点儿都不觉寒冷。"羽绒?羽绒服?"

探春忙问刘氏: "只能混着和棉花一起填被子?做衣裳不行吗?"

刘氏想了想道: “倒是不太成,那绒填进去会到处乱滑,一会儿滑到这里,一会儿滑到那里,填了绒的衣裳,一穿上身,绒就全滑到底下去了。"

探春至此,才终于确定她真的从天幕上又获得了一种全新的灵感:天幕上仙子的那件“羽绒服”,特地将布料纵横缝纳,不也就是为了不让那填在里头的绒乱滑乱动吗?

“再说了,"刘氏却还未说完, "这鹅绒还好些,如果用鸭子毛,就会有一股子鸭骚味儿,用开水烫过了也去不掉,时间久了就怪难闻的。太太小姐们想必闻不惯。"

谁知探春竟向前走上两步,来到那只铜盆跟前,顾不上烫手,从里面捞了一小把鹅绒出来,凑近鼻边,闻了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