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您听听……"

王夫人听见天幕这样损自己,连忙向贾母剖白——无论是金钏儿还是晴雯,都好端端地去了宝钗那儿,天幕的指责也就不成立了。

贾母忙念了一声佛,然后厉声训斥道:“老二媳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天幕的用意在于点醒,你我、琏儿、凤哥儿、宝玉……不都被这么狠狠教训过吗?"

王夫人顿时讪讪地缩了回去,不敢再说。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多半是王夫人的原型是与作者关系非常密切、非常亲近的人,而且很可能就是母亲。】

王夫人转头去看宝玉,宝玉只低着头,不管与母亲视线相遇。

【兰兰再举个栗子:在贾环使坏用灯油去烫宝玉的脸那一次,那时宝玉从外头进来,“命人除去抹额,脱了袍服,拉了靴子,便一头滚在王夫人怀里。王夫人便用手满身满脸摩挲抚弄他,宝玉也搬著王夫人的脖子说长道短的。”3】

【无论是哪一位读者,看到这里,都会觉得这是一副温馨的母子相处图景。而对这一段,脂砚斋的评价是,“慈母娇儿写尽矣。”3可见王夫人就算一无是处,于母子天性之上却并无亏差。只是因为,曹公才会用比较委婉的笔法,一面掩饰着,一面又将她所作的恶一件一件都摆在读者们面前。】

【关于王夫人兰兰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跑题哈,其实只是想要说明一点:《红楼梦》是

一部拥有自叙性质的作品,因此作者不可避免地在行文时夹杂了对人物原型的情感,他不可能做到百分百的客观。】

【对李纨也是一样,曹公对李纨除了同情,也有嘲讽与贬损,这是多半因为,曹公认为其原型的所作所为,本身就有值得嘲讽与贬损的地方。换句话说,就是大家心里可能都有个解不开的疙瘩。】

【在给出结论之前,兰兰先带大家一起看看关于李纨原型身份的几个疑点:第一,兰兰刚才提到过,李纨每个月拿二十两银子的月钱,是书中妯娌凤姐每月工资收入的四倍。】

众人也不懂什么是“工资收入”,都胡乱当做“月钱”来听。

【按照凤姐的说法,李纨的月钱本来是十两,后来老太太、太太说李纨寡妇失业,又有个小子,就把她的月钱提到了二十两,足以和贾母、王夫人比肩。】

【但事实上呢,李纨吃穿完全可以靠公中,不需要自己花钱。贾兰读书,有专门供贾兰家学里吃点心或是买纸笔的钱。所以李纨基本上是大观园中收入最高的,虽然不像王熙凤那样,另有外快。二十两的月钱,对于一个孙辈的媳妇来说,是一个高到不可想象的收入水平。】

众人听着都有些发呆:李纨只有收入而不用支出,她……确实是偷着富。

【第二,是李纨不用承担管家义务。这个我们在之前谈红楼打工人的时候就讨论过,李纨只有在凤姐小月不能理事的时候,才与探春和宝钗这两位一道,在大观园中理过一次事。】

【这其实是非常别扭的安排:凤姐明明是长房的媳妇;住在荣禧堂的是贾家二房,而李纨是二房的长媳,为什么不是李纨来掌家理事呢?】

【而且,从文化教育水平和素质上来看,李纨明显要胜过凤姐不少。李纨读书识字能够评诗,而凤姐要靠彩明才能读花名和在花名册子上记名字。李纨是比凤姐更合适的管家人选。可是荣府内为什么不是由李纨管家,而是由单独住在外头小院子里的隔房媳妇王熙凤来管家呢?】

【梦里九重天:不是因为李纨守寡吗?】

天幕上,萧兰兰笑着摇头反问——【如果说寡居就不能理家,那么为什么后来又请李纨出山了呢?】

【……:那会不会是因为兰小子年纪太小,李纨要养儿子没时间管家?】

【很棒的尝试,但是呢,荣国府公子小姐们的标准配置是:“每人除自幼乳母外,另有四个教引嬷嬷,除贴身掌管盥沐两个丫鬟外,另有五六个洒扫房屋来往使役的小丫鬟”4。李纨毕竟是一个封建时代的贵族少奶奶,她与繁琐的家务劳动是绝缘的。如果她想管家,那么一定是能找到时间的。】

【小伙伴们,在贾家这样一个封建大家族里,李纨如果不愿为王夫人分忧管理家务,甚至是可以被称作“不孝”的一种行为。但她就这样主动放弃了管家的责任,而且贾母、王夫人等还坐视了她的这种对家务“一概无见无闻”的行为,完全不认为不妥。】

一时间评论区渐渐安静,似乎人人都在等待萧兰兰说出真相。

【至于李纨的原型究竟是什么人,这就要回到兰兰早先问过大家的一个问题。在整本红楼梦中,大家看过李纨与王夫人的直接互动吗?很少,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