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日子里一直忙里忙外的探春等人,更是心生悲凉——天幕上所说元春之死,根本是一个无解的死结。

它不像是以前天幕说过的“大家族弊病”,又或是贾府“寅吃卯粮、入不敷出”。它甚至不能依靠约束子弟、避免犯错来规避。正像天幕所说的那般,这时再想着“退步抽身”,也已经晚了。

探春咬着下唇,心想那之前大家为了扭转乾坤所做的一切努力,岂不是都枉了。她陡然见到凤姐的目光朝自己这边转过来,两人视线一碰,顿时都是心中酸苦,各自低下头去。

但就在这时,鸳鸯突然快步走,来到贾母身边,手中捧着一大叠银票,递到老太太手中。贾母扬起头,哑声呼唤贾政: “老二——”

贾政不敢怠慢,忙来到老太太身边,俯身听训。

"眼下还有个死里求活的法子,"贾母望着沉沉的天色,此刻大约是子时三刻,还未到丑时,荣国府除了荣禧堂跟前的这片宅院还有灯火人声之外,其余地方都是死寂一片。

贾母将手中那一大叠银票尽数递到贾政手中,道: “我前日里吩咐你留心的,戴、夏那几个大太监的外宅,现在就赶在所有人之前,先去那里打点。"

贾政一来没想到老太太前些日子让自己打听那些竟是为了今日;再者,当他就着黯淡灯火看见那些银票的面额,也不由得倒抽一口冷气——老太太这怕是把这些年里攒下来的棺材本儿都拿出来了。

“带琏儿一起去!他比你更会唬人。”贾母喘着气吩咐贾政。

贾政恍然,知道自己是个老好人,但此去戴、夏那两家,显然需要威逼利诱,贾琏比自己更合适。然而此事又需要荣府能做得了主的人出面,他这个贾母膝下的嗣子明显要比隔房的侄孙更合适些。

想到这里,贾政便猜老太太早已将这一切都预想过,有了安排——想到这里,贾政不由得精神大振,用发颤的声音应下: “是,母亲!儿子这就带琏儿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