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有着五年之久,江南盐税的收入降低了五成。”赵裕深深的喘了口气,他也不容易,好不容易登上帝位,还没有来得及享受作为一国之君的欣悦,得来的却这么一个烂摊子。

若是别的倒了罢了,可是国家的总收入锐减,那意味着什么,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他着急,愤怒——可是却毫无办法,刚刚登基之时,国政不稳,内有太后干政,外有权臣弄权,他不想被架空,就必须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努力。

而他派去江南的两任巡盐御史,最后的脑满肠肥的回来,盐税的收入不但没有丝毫增加,反正还在逐年递减。

于是他想到了林如海,钦点为江南巡盐御史,而林如海好像要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很快事情就有人眉目。

林如海的最后一道奏折秘密送进宫中的时候,已经明确的表示,他可以控制江南盐税,并且还有前几年留下的那笔理应属于国库所有的盐税银子的下落。

但是,没有给赵裕丝毫喘息的机会,林如海重病的消息传来了京城。

赵裕派出自己的心腹进入江南,想要见林如海最后一面,以及追查那笔银子的下落,顺便接林如海的那个所谓的女儿进宫,可是——他派去的人,不但没有见到林如海,就连那位他已经答应封为皇贵妃的林若玉姑娘,全部死在途中,唯一的活口也没有能够说出什么,就饮恨而终。

事情发展到了这里,赵裕再笨也知道,这些幕后的黑手势必在官场宫中都有着眼线,否则,他们不会如此的清楚他的一举一动。

但是林如海一死,所有的线索都到此中断了,赵裕想要再追查,也无从查起。这事情就只能搁下,幸好,第二年江南的盐税就有所回升,虽然不高,但至少已经比原本好很多了。

如果不是出来元春这档子事情,这沉寂五年的旧案,赵裕也不想再翻出来。

但是,元春死了,被人勒死在自己的寝宫凤澡宫,赵裕不想皇家颜面扫地,元春的死他想伸张,原本是想要偷偷的委派贾政追查,可是最后却发现——这人过于迂腐,实在不堪重要,想来想去,无奈之下,只好自己来一趟江南。

可是连他自己都不没有想到,他刚刚到了江南不久,就频频遭遇刺客袭击,最凶险的一次,差点连命都丢了。

幸好林黛玉援手,否则——这次他这个堂堂帝皇至尊,就得把命搁在江南,永远也回不去了。

林黛玉听到这里,终于多少有点明白了,原来林如海的死因真的不简单,居然涉及到了江南盐税,如此大手笔的动作,绝对不可能是单独的某个人做出来的。

官商勾结,江南的盐税势必得如同铁桶一般,才可以把堂堂帝皇玩弄于鼓掌之间,而知道陛下来了江南,居然敢公然行刺,那么——这等居心,自然和造反无疑。

如果赵裕这次真的死在江南,谁是最大的收益者?

林黛玉皱眉,细细的想去,但原本的正牌林黛玉对于宫闱之争并不熟悉,她的一颗心,就用在了那个花花公子贾宝玉身上了,哪里还分得出心来关心别的?

林如海的死似乎都在她的心中淡忘,她唯一惦记着父母就是想着有父母护着的好处,免得寄人篱下,仰人鼻息。

想到这里,林黛玉只能叹气,赵裕这个皇帝做得也够辛苦的。

“只是我不明白,这事情怎么又和我那大姐姐扯上了关系?”林黛玉问道,事隔五年,有谁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皇宫中杀死一个贵妃娘娘?为什么,难道是灭口?可是,元春知道了什么?

“五年前,元春一直侍候在我身边,她并不是选秀进宫的,而是作为太子伴读的性质,跟随于我,当我登基后,她就一直跟随在我身边,帮我整理奏折等等,令尊当年的那份秘密奏折,她也知道。”赵裕苦笑道,具体的说,是他害死了她,如果她不知道这些,也许就不用承担这样的命运。

第14章 画像(1)

林黛玉沉吟不语,半晌皱眉道:“就算如此,你也没有根据就把她的死和先父扯上关系,说不定她是死于宫中的争宠之争?”历朝以来,后妃的争宠可不是普通的激烈,有嫔妃死于宫中也不算什么稀奇事情。

林黛玉并不知道赵裕的后宫如何,但前世的经验却告诉她,帝皇家的妃子,也只是表面光鲜而已。

“她死后,我的上书房也被人折腾了一翻。”说到这里,赵裕的脸上浮起一丝怒气,堂堂皇宫居然闹了贼,这还得了?

“丢了什么吗?”林黛玉好奇的问道。

“就是令尊的秘密奏折,以及那位林若玉小姐的画像。”赵裕说道,反正今天他也是豁出去了,该说的,不该说的,全部都吐了出来,事实上他心中也苦,想要找个人好好的倾诉一下,可是偌大的皇宫,他找谁说去?

“接连有着五年之久,江南盐税的收入降低了五成。”赵裕深深的喘了口气,他也不容易,好不容易登上帝位,还没有来得及享受作为一国之君的欣悦,得来的却这么一个烂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