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第 57 章

小货郎 桃花白茶 5593 字 2022-09-03

第57章

年后走亲戚这几天,纪彬跟引娘到哪都备受尊敬,跟去年完全两个模样。两人也只是笑笑,还跟之前一样,没有表现出不同。毕竟不管其他人怎么样,做好自己就行了。

可他俩到哪,都有人问同一个问题。

那就是你们酿酒坊,刺绣坊什么时候招人啊?

刺绣坊好说,只要会刺绣,随时都能试试,每个月二十号去考核一下,看看绣技到什么水平就行。可以说刺绣坊的活全靠勤奋,多劳多得,做得越优秀越赚钱。这些大家都是知道的。

但酿酒坊不同。

酿酒坊那里,只要有把子力气,都是能去的。

而且看看人家过年收到的年礼,什么鸡鸭,还有红包,过年休息的时候还有月钱。这种好差事去哪找啊。

有些人家哥哥去了酿酒坊,恨不得把全家都带上。

但这显然不行,按照纪彬的话说,不能没人种地,若是大家都不种地,全靠酿酒坊,那肯定不行。所以纪彬也就说了,纪滦村里,家中若是有两个能出力的男子,那只能去酿酒坊一个,而且保证自家田地不荒废。

若是有四个,那就能来两个。反正保证土地不荒废就行。

这条规定也是从春安城回来之后,纪彬跟里长商讨最久的事。

因为这条规定一出里长家四个儿子,势必有两个要回家,可等纪彬分析出利弊之后,里长也明白过来,若是因商废农。

不论是知县还是刺史,都不允许的。而且自家不领头如此,下面村民更是有样学样。

其实也简单,就是里长家在酿酒坊领月钱的人少两个,他们还可以照样帮忙,只要照顾好自家的田地就行。

至于里长内部怎么分配利润,那是他们的事。

说服里长之后,这条规定也慢慢公布出来。

众人一琢磨,纪滦村一共有三十五户,一共一百五十三口人,能分出来去酿酒坊做工的,满打满算大约有二十七八个男人。

而酿酒坊一共要招三十三个人。也就是说,还有六个名额,会招外乡人!

村民们自然有自己的智慧,推算出来有六个名额的空缺。

大家都明白的,纪滦村的酿酒坊,肯定先招自己村里的人,然后再招其他村的人。

现在有机会,谁都想试试的。

毕竟在家也是干活,出去也是干活,谁不想多挣钱啊。

至于说家里土地不能荒废这一点,根本不怕好吗,谁家还没几个兄弟啊。若是自己能出去干活,土地免费给兄弟们种,大家都好!

所以纪彬去堰河村走亲戚的时候,几乎被围住了。

好在大家似乎有些怕他,并不敢靠太近,引娘则在自己身边,这些人只能欲言又止。

引娘也没想到,回趟娘家竟然是这种情形。其实她跟娘家人经常来往,跟家里人还算自在。

至于去年欺负过她的大姐,二嫂,四嫂,如今个个都很老实,在她面前半句话都不敢多说。引娘看着,也觉得差不多了。

毕竟这事已经过去大半年,她气性没那么大。

或者说,早就不把她们说的话放心上,因为她还有很多事要做,并不在意这些东西。在引娘的劝说下,纪彬也算抬抬手。

毕章上次宣老娘当众赶她们走,还拿竹子打了几人,回家后更是不准宣家大姐回娘家,二嫂四嫂不准出门。

家里好事也不会带着她们。

至于宣家二哥跟四哥,平日虽然对引娘一般,但也从未想过欺负自家妹妹。现在又看人家纪彬多厉害,她们两个还上赶着去欺负人,反正各家都闹了许久。

她们这几人是没面子也没里子。惩罚也够了。

毕竟已经过去这么久,纪彬若是再抓住不放,岳父岳母那也不好看,还难免让人说引娘刻薄。为这些人落个这样的名声,不至于。

见纪彬点头,宣家气氛明显更好了,宣家大姐更是松口气,这大半年里,除了中秋回了一趟娘家之外,其他什么时候都没回来过。

就算到家门口,也会被自家二弟四弟劝走。

毕竟纪彬跟六妹家生意越来越好,他们全家靠着纪彬赚钱有光,怎么会让她回娘家。要是让纪彬知道,那可不好。

没有娘家人帮衬,宣家大姐在夫家的日子更是一般。这是肯定的,毕竟在乡下,娘家人是最大的依仗。

好在现在都结束了,他们一定对引娘特别好,就跟五妹五妹夫那样。他俩问纪彬引娘借钱养鸡鸭鹅,趁着过年卖禽蛋,买牲畜,不知赚了多少钱。多让人羡慕啊。

如果她们当初对引娘好些,说不定也能借来钱,又或者好好做刺绣。村里其他人做了那么多刺绣,听说都很赚钱。只有他家什么光都没沾上。大姐的婆婆都不知道埋怨了多少次。

现在终于冰释前嫌,他们一定会对引娘非常好的。

纪彬跟引娘来走亲戚的时候都是骑马来的。走的时候也是骑马离开,来回时间一下子缩短。怪不得都喜欢买代步工具啊,就是方便。

不仅是引娘娘家的亲戚要走,自然还有纪彬这边的,纪彬还是照例,只让人给他爹送去东西,都是最实用的,谁都挑不出理。

这下两人的亲戚走完,原本以为这么就结束了,谁知道不晓得哪的远房亲戚都来他家拜年。有些人连纪彬他爹都不认识,但总说祖上是有亲的。反正就是换着法地攀亲。

纪彬跟引娘招待倒是招待了,但想借钱的想蹭个活干的,统统拒绝。

几次下来,上门的人也就少了,毕竟纪彬油盐不进,引娘倒是好脾气,但什么话都是听听,绝对不点头,讲到为难的地方,就说自己也有难题,说开年要修房子想借钱。

等送完这些"远房亲戚"离开,纪彬跟引娘已经学会打太极了!两人一边笑一边准备开年的东西。

天气渐渐暖和,估计等过完正月十五,该开工也就开工了。

柴力在正月初六那天就回了纪滦村,显然是觉得过完年,要回来继续工作。

刺绣坊反正是已经开门了,照样烧着暖和的炭火,还点着碗口粗的蜡烛,等着绣娘们去做事。酿酒坊也在清点东西,然后准备开工。

在他们准备的时候,纪一飞跟徐杰已经坐上去春安城的牛车,又去春安城杂货店了。纪一飞跟徐杰在春安城做工的事,多少人都羡慕得不行。感觉他们出去几个月见识都不同了。

反正百戏游人来的时候,纪一飞竟然能说得头头是道,大部分演出他在春安城都看过的!多让人艳羡啊。

邑伊县的杂货店也准备开门,算起来邑伊县这个杂货店到这个月十五,刚好开门一周年。这个店是纪彬杂货生意的起点,也是他最看重的地方。

新的一年,要开始赚更多钱了!

当然赚钱之前还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去赴宴。

上次柴尺告诉过他,王知县要请他吃酒的。

过完年正月初九那天,知县又派人送来请帖,说正月十六请纪彬去家里吃酒,这样更正式了。特别说明了,纪彬不能带任何礼物,否则不能上门。

但纪彬总觉得有什么事,所以十五号干脆带着引娘来邑伊县看花灯,顺便问问情况。

引娘都来邑伊县了,当然是跟巧晴蔡姐姐他们一起玩。

柴尺也知道纪彬目的,一边逛灯会,一边跟纪彬说他知道的情况。

年前的时候柴尺还不清楚情况,也觉得知县请纪彬吃酒有点奇怪,但过年期间跟县衙的小吏们喝酒,算是知道点情况。

事情出在王知县十一月去春安城述职,不像刺史知府这种,要有皇上召见才会年年去京城述职。下面知县每年都要去上级那评定考核的。

去年谭刺史去了京城,今年不用去了,所以王知县也见到了刺史大人。

没想到的是,在春安城下面那么多县城里,此时唯独夸了邑伊县,还夸了王知县。这可是在谭刺史的宴会上夸的啊,坐在的都是下面的知县。王知县被单独赞誉可是大事。

如果只是这些也就罢了,更重要的是,宴会过后王知县跟另外两个知县被留下来,单独告知一件事。

那就是宿勤郡的知府大人年后要例行巡查,今年巡到邑伊县跟另外两个县。

等到二月左右,宿勤郡知府就会正式出发,到时候宿勤郡几个重要官员都会随行,巡到春安城下面的时候,谭刺史自然也会跟着。

此次巡查的地方甚大,估计要从二月巡到四月,他们邑伊县正好是巡查的最后一地。

知府大人?要来他们邑伊县?!还是最后一个地方?

王知县吓了一跳,好在刺史安慰,这只是随机抽选的,并没有特殊含义。巡查这事时常都有,让他们不用担心。

而且让他们几个知县过来,确实是让他们提前准备,但自家县城不管好的坏的,不必隐藏,让知府大人看看实情就好。

这话是什么意思?!王知县百思不得其解。

好的坏的不用隐藏?

不过王知县找纪彬过来,倒不是为这件事,他只是单纯跟纪彬吃酒而已,毕竟因为纪彬,他在刺史那很长脸。

而且能挑中邑伊县巡查,能让刺史跟知府看见,这已经很了不起了。不怕上司检查,就怕上司看不到他们在做什么。

再说,过了今日之后王知县也会陆陆续续请县里其他商户到家中,纪彬也不是最特殊那个。只不过头一个被请而已。

以往都是县里黄老板跟荆高庄荆姐先过去。

不管怎么样,柴尺打听来的消息很有用,那就是王知县只是照顾县里的商户而已,并没有其他意思。

但纪彬听柴尺说完,眼睛却直接亮了。这么好的机会要是不把握住,岂不是太亏?

在柴尺说王知县不知道那句,好的坏的不用隐藏的时候,纪彬就明白过来。

刺史的意思明明是,别只让知府大人看好的啊,再看看县里为难的地方,说不定大手一挥就拨款了呢。

什么建桥修路,再或者修缮县学,又或者把慈幼院,也就是古代的孤儿院收拾收拾,岂不是美哉。

他们邑伊县再赚钱,能有宿勤郡有钱吗?这是撸上面羊毛的好机会。要学会哭穷啊。

在柴尺安慰纪彬的时候,纪彬已经有了个可怕的想法。

那就是劝王知县带着知府大人走走下面崎岖的泥路,当然了,这样是有风险的。

可是想到春安城发展,想到谭刺史上任之后修的官路,就知道谭刺史是个好官,定然能明白其中的意思。

谭刺史都那么提醒了,可见是有商量余地的,而且这个结果会很可喜。

就看王知县敢不敢做了。

而且柴尺也说过,王知县也恨不得把全县的路都修了。

当然了,他去吃酒的时候也只能点到为止,不能多说话。

至于做不做,全看王知县自己的,他虽然很想让官府修路,但也想过安生日子。

就算是这样,纪彬旁敲侧击的时候,也是出了一身冷汗。

这是古代,是动辄可以要人命的古代,官员跟普通人之间犹如天堑,半句话说错,谁知道会发生什么。

好在纪彬跟王知县也打过许多次交道,知道这位虽然平时会收自己让柴尺转送的东西,但大是大非上还是很认真的。

等纪彬从知县家中出来,回到自家杂货店,看着天上挂着的圆月。圆月可真圆啊,谈事可真难啊。

但纪彬明白,王知县已经明白谭刺史话中的意思。毕竟自己稍微提几句,作为官员的王知县,心里就有数了。

当然了,纪彬假装没看到王知县刹那的慌乱,估计今晚睡不着的该是王知县了。

他肯定也在思考,到底是给即将巡查的知府大人,刺史大人,看邑伊县好的一面,还是也看看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