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第 94 章

小货郎 桃花白茶 5892 字 2022-09-03

纪彬其实看见晃过的刀剑,所以把引娘带回来,不用管就是了。他们睡他们的。

到底是个小插曲,他们也是赶了三天的路,很快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早,昨晚发生了什么就知道了。

是几个喝醉酒的人碰上另外几个喝醉酒的,直接打起来了,听说是动了刀,早上起来还能闻到淡淡血腥。

不过这个酒楼的伙计一脸平常,似乎经常发生这种事。

伙计还看了看纪彬他们的表情,发现别说是独臂男人,跟这个领头的俊朗男人,就连他们身边带着的女子们都是没什么反应。

就算有些微微错愕,那也只是错愕,倒是一点也不惊慌。纪彬笑∶"知道了,晚上还是不要吵闹的好。''说着引娘给了个散碎银子,这伙计连连道谢。

只能说不愧是兴华府,确实太乱了。

换了有谭清刺史在的春安城,衙门的捕快只怕早就出动,还轮得到伙计在这试探。

原本是打算慢慢逛逛,但经了这件事,四个人都打算快点办完事就回去。

只是纪彬有些可惜,他原本是想带着引娘好好玩玩的。

等出了酒楼,准备去买珍珠的时候,纪彬道∶"等天气暖和了,我们去汴京,或者去江南看看。"

"到时候才是真正出去玩。"

引娘反倒安慰∶"没事,昨天晚上的月亮就挺好看的。"

燕芷游看看他们俩,忍不住笑∶"你们俩在哪都是一样,反正眼里都是对方,去哪不是去啊。

纪彬也笑,倒是没反驳。

四个人去买珍珠的时候,店里的掌柜已经准备好了。

那富商骆金川提前打过招呼,还派了个管家跟着,保证他们四个不被骗,还要好好招待。这店里放着各式海里的东西。

有专门养着的各色海鱼,还有各种各样的珊瑚礁,就连海草也是长得极茂盛。各种漂亮海贝更是到处都是。

明显是专门卖海物的店面,走进来就能闻到海洋气息。

这是其他地方看不到的店铺,对没见过大海的人来说,处处透着新奇。

说实话,这店铺算不上豪华,别说比不上平喜楼的装潢,就连春安城杂货店的装潢都比不上。可这里的物件,就足够吸引人了。

引娘一来,就被海贝做成的风铃吸引,明显想要买一串回去。

燕芷游也差不多,她虽然见多识广,可这种完全是海物的店面,也是头一次来。再说骆金川介绍的店面,自然是整个兴华府最好的。

只是如今客人不多,店里只有纪彬他们四个,所以伙计们也殷勤,而且看他们四个衣着不俗,肯定是贵客。

不用说纪彬跟引娘,柴力平日的穿着也不差,如今有燕芷游在身边,自然也帮他操持了衣裳物件。

反正纪彬知道,柴力还没成亲,身上的银子已经给了燕芷游,也怪不得燕芷游对他上心。

有骆家的管家带着,这个名叫海坊的铺子掌柜亲自出来迎接。

得知纪彬就是想买珍珠的,立刻带着人去侧厅歇息,又差小厮去拿珍珠盒子。

这珍珠盒子红漆制成,大而精致,放到手边都觉得好看。

纪彬多看了两眼,海坊掌柜连忙道∶"这是本地特有的漆法,有这样的漆器十分有古意,而且整面平整,还能看出木头本身的纹理。"

纪彬点头∶"是很不错,这木头不是本地的吧?"

引娘也看过来,这盒子不算太沉手,可质感绝佳,木头平而整齐,确实不像本地的。

"应当是海外的杉木。"燕芷游道,"这样的木头估计非常高大,取了中间的一段做成。''

海坊掌柜见他们识货,连声道∶"诸位贵客说的都不错,这确实是海外的木头。海外的树也不知道怎么长的,高有一二十米,三四十米的都有。"

"取中间一小段,做成漆盒,平整光滑,再有兴华府特有的漆器手法,不论是色泽还是手感,那都是绝佳的。"

这样的盒子里装着的珍珠,必然不是凡品。估计价格也不会便宜到哪去。

海坊掌柜打开盒子,继续介绍∶"这些珍珠是从海边直接收的,凑了许久,也只有这十七颗珍珠最大,您可以瞧瞧。"

说着,盒子缓缓打开,只见里面天然珍珠放在黑色绒布上,这珍珠果然珠圆玉润,颗颗饱满,散发着天然珍珠特有的光泽。

若是说小珍珠,那是不值什么钱的,但这样十七颗拇指大的珠子,甚至可以当贡品送到汴京,虽说不上极大,但好在大小均匀,这是最难得的。

海坊掌柜笑∶"不是夸口,这些珠子放到汴京,那也是数得上的,若是用来做头面,绝对的压箱底的。"

十七颗珠子,想做什么都行啊。换着头面做都不觉得亏。

不说十七颗了,随便买个两三颗,那都是够了的。

纪彬看了看引娘∶""要不买下吧?"

引娘也看他,虽然没说话,但意思很明显。

哪有这么买东西的,都不问价格的吗?万一坑人怎么办。

纪彬见她不说话,笑着对海坊掌柜道∶"全都买下来多少钱。"

全都买下来?海坊掌柜都傻眼了。

他还以为贵客买个七八颗都已经不错了,哪有上来就包圆的。

谁知道海坊掌柜还没说话,柴力反而开口∶"东家,您不能全买了,要给我留点。"

柴力很少这么说话,但为了自己未来娘子,肯定要争一争的。这样的珍珠添做聘礼,一定会让人喜欢。

纪彬看看引娘,再看看燕芷游,又看看柴力,啧了声∶"早知道只带引娘出来了。"这话就是肯让了。

燕芷游也笑,柴力这时候倒是不闷了。

那边海坊掌柜是真的有点没想到。

要知道他这东西好是好,但很难卖出去啊,毕竟太贵,所以一直在压箱底,现在局势不稳,兴华府又乱得厉害,其他地方富商都不愿意过来,所以卖不上好价。

这骆家是介绍生意照顾他的吧!

掌柜连忙道∶"一颗是二十两银子,十七颗便是三百四十两。""我们再送两个这样的漆盒,供四位来分。

价格一说,沉默的反而是纪彬他们四人。

一颗,二十两?是不是有点过于便宜?

海坊掌柜见他们不说话,还以为自己价格说高了,心里暗暗发苦,上百两的买卖,自己就应该再还个零头的!

谁知道没等他说话,其中两位女子已经在拿荷包。

引娘燕芷游两人,都是见过不少好首饰的,自然知晓这珠子的价值,反正买了就不亏。两人商议了下,引娘拿了其中九颗,燕芷游拿了八颗,让掌柜的给分别装好。这些珠子拿回去,绝对能做套体面的首饰。

骆家的管家跟着,似乎看出纪彬他们的意思,笑着道∶"这里靠近海边,东西卖不上价是正常的。"

"这珠子若是放在其他海岸附近,价格肯定会翻一倍。那些收珠子的商人不太爱来兴华府,所以东西也就便宜。"

纪彬引娘同时想到昨晚酒楼那场打架,似乎有点明白为什么人家收珠子的商人不爱到兴华府了。毕竟这地方乱,鱼龙混杂。哪的珠子不是收,要来这里自找麻烦。

纪彬忽然意识到,兴华府的情况似乎比他想象中还要复杂。

拿这些珍珠说,放到其他海岸附近要翻一倍。再到汴京那边了,能再翻四倍。

纪彬觉得自己一点也没夸张,毕竟他也是去过汴京给娘子买首饰的人。

明明上次救谢阁老的时候已经见识过了。如今又是刷新认知。

买了最想要的大珍珠之后,剩下的小的珍珠则是按一斤四十两的价格卖,怪不得海坊掌柜觉得大珍珠卖贵了。

听完小珍珠的价格,两个价格确实很不一样。

引娘多买了几斤,一个是她想让刺绣坊试试用珍珠做刺绣,还有正好也要送人。

她家现在认识的人那么多,家里基本都有女眷女孩子,那个女子不喜欢漂亮的珍珠呢。做成简单的耳坠都是好的。

纪彬则挑了十几条海鱼,又买了几株珊瑚,等冬天出了门的时候在家养珊瑚养鱼也挺好的。再有就是研纸的海贝多减些。

这些海贝是专门用来铺平纸张,把平时用的纸张按压平整,不管是私塾,还有谢阁老那边都用得到。

他们这一上午,直接花去一千二百两银子。

海坊老板看着纪彬他们,就跟看见财神爷一样,他家这铺子,三月不开张,开张吃一年啊。不对,两年都能吃到了。

纪彬见他说得夸张,笑着道∶"您家铺子也算大的啊,也不必这样自谦。"等纪彬说完,果然得到他想要的话。

海坊老板苦笑道∶"说是兴华府最大的铺子,那也只是矮子里面拔将军罢了。咱们兴华府里,除了做海盐生意的厉害,其次就是卖鱼虾的。我们这种想做首饰装饰的,都不重要。"

说完,海坊老板顿了顿,似乎有话没说完。

其实很好理解。

毕竟大多数人日子都过不好,哪有闲情逸致买这种东西,有钱都买必需品去了。倒是在繁华的地方,人们物质充足,首饰珠宝等等,才能抬上价。若这个铺子平移到江南汴京,甚至到宿勤郡,都能日进斗金。

说到底还是本地治安太差,民不聊生,内部消化不掉,外部不敢过来。于是就有这么尴尬的局面。

怪不得那骆家是有匪气在的,只怕没有匪气的人户,在这都生存不下去,更不要说组什么商船了。

上午买了珠宝首饰,骆家的管家又差人回家中寻了几个得力的护院,明显是保护他们的安全。纪彬自己都笑了,他到底怎么选的,竟然选兴华府当散心的地方。实在是失误。

引娘也跟着笑,凑到纪彬耳边道∶"其实也挺有意思的,我不怕的。"

纪彬看着引娘眼中隐隐地兴奋,倒是忘了,她也是个胆大的女孩子。

买了珍珠,自然就去买海鱼海虾,谁料骆家的管家直接道∶"这些在海边最不值钱,我们老爷说了,等您回去的时候,他给您装几百斤回来,您就放心吧。"

好家伙,直接装几百斤,这是感谢他家棉花吗。

纪彬也知道这是本地特产,确实不怎么值钱,也就直接谢过管家。

既然珍珠,海鱼海虾都搞定了。

那就剩最后一项,要去兴华府当地牙行看看,雇些人回家。也不知道好不好雇。

正在给纪彬他们打包的海坊掌柜听到这话,忍不住抬头看看他们∶"方才我说兴华府好做的买卖,一个是海盐生意,一个是鱼虾。"

"其实还有个买卖,比鱼虾更好做。"

"那就是在兴华府买人,你们肯定能买到称心如意的婢女小厮。"

纪彬听到买人两个字微微皱眉,不管是他,还是引娘,都有些不适。

虽说这在古代很常见,但听到海坊掌柜把人跟鱼虾并列,总是很不舒服的。在他口中,似平人不是人,而是牲口一样的东西。

谁料骆家的管家也点头,明显是赞同海坊掌柜的说法。

等管家带着他们一行四人去本地牙行的时候。

眼前的一切让纪彬忽然意识到,不管是管家还是海坊掌柜,都能轻而易举地说出买卖人这样的话。

因为牙行里面的人,似乎过得还不如他家狼大狼二。

十几个瘦小干枯的人被麻绳绑在一起,眼神呆滞,像是空洞了一般,他们显然很久没吃东西,没有力气,也没有能力观察周围一切。

就连鞭子抽在身上,仿佛也是不疼的,这环境脏乱不堪,身上衣服只能蔽体,在将近十二月的天气里长满冻疮。

这就是他们要雇的人吗,怪不得知县夫人说,把他们买回去,其实是对这些人来说是解脱,这话竟然是没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