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第 129 章

小货郎 桃花白茶 5373 字 2022-09-03

第129章

就连宣老爹家,纪老爹家也有不少人过去拜访。

宣老爹那边自然会直接推辞,纪老爹这边则是里长跟里长夫人压着,不让纪彬继母惹事。算是不用纪彬操心。

他还是连夜去兴华府吧!至少躲躲清静。

至于边域打仗的事跟纪彬已经没多大关系,这次跟正赤部落交战,是太子谢阁老早就预料到的,而且一直在做准备。

粮草充足,现在棉衣棉被都有,再加上各地征兵名额充足。打嬴是肯定的,重点是什么时候打赢,打到什么程度。

这些纪彬决定不了,他能决定的只有兴华府百姓们的生活。还是赶紧过去看看吧!看看兴华府的基建怎么样了!边域那边等消息就行。

在去兴华府的路上,柴力一直很沉默,要上任了,他才有要离开东家的真实感受。纪彬也宽慰了几句,他们以后又不是不认识了。再说柴力当官这是好事啊。以后他还能让柴力罩着他呢。

这话一说,燕芷游先笑了,认真道∶"不可能的,虽说你没有官职,但你比很多人都要厉害。"就说现在宿勤郡的知府见了纪彬,那也要客客气气的。否则旁人都不会同意。这就是名士的好处。

纪彬笑,他要的也就是这个效果。

不当官怎么了,不当官依旧有他的路子可以走。

等他们到了兴华府,看着不太熟悉的城门,陈乙惊讶道∶"竟然开始修补城门了,我们不过离开一个月,这里变化好大。''

他们当时是九月十二离开,现在十月二十三回来,一个多月时间,兴华府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这跟兴华府不吝啬钱财请人做事也是有关系的。

按照纪彬的话说,现在船运买卖正火热,不要说慢慢修建了,快点修建,百姓们才能快点挣钱。

王巡查一律贯彻太子的指示,自然是听纪彬的。

刚开始纪彬还觉得自己说的是不是太多,可王巡查的态度说明一切。那就是都听你的!太子都说了听你的没错!

要说这是纪彬离开之前的态度,现在又回来,王巡查心里竟然有些复杂。

以前他是看在太子的面子上,对纪彬态度极好。现在谁的面子都不用看,纪彬也是极为厉害的人。

王巡查忍不住道∶"本以为你是回家探亲的,没想到离开一个多月,竟然做了这样大的事。

这样大的事,自然指的是百万棉衣送边域。

好好的普普通通生辰宴,到他手里,就成了让百姓叫好,边域暖心的事。

普通人看到的是纪彬如此有能力有魄力。

可官员们看到的,却是纪彬一呼百应的能力。

这天下间做官的不少,当将军的也不少。

可能做到,提起倡议,天下各处都有人响应的,那可不多。

纪彬如今也算一个。

他的声望会随着边关的胜仗越发提高。所有人都会记住纪彬的名字。

这让作为圣人亲信的王巡查都有些感慨。

但他毕竟也是当官许久的人,为人又刚正不阿,也只是心情复杂了一小会,再次感叹,那就是觉得南军国有如此百姓,实在是幸事。

可纪彬再次过来,已经没人会反驳他。

只要是纪彬提出来的,很多人都会无脑照办。

这让纪彬有点无奈,他就算是个机器人也有出错的时候,大家怎么能不提意见呢。既然如此,他也只有更加小心谨慎,把事情做得周密才行。

再次回到兴华府,大码头的进度比他想象中快很多,如今已经拓展一半,说不定年前就能完工。算起来从八月中旬开工,到现在十月下旬,也是两个月了,这样的速度还是可以的。建设自己的家园,这跟给别人做工不同啊。

再有骆家等船运人家,他们心心念念想让码头快点扩建,他们常做船运买卖的,最明白有个好码头,对他们来说有多重要。

所以也是出钱出力毫不含糊。

放在其他地方,这些商户们可能还会犹豫,但放在苦了许久的兴华府,这些商户们要多努力有多努力。

在之前的环境下他们都能做好生意,而且大清洗之后还能留下来,基本上都是不错的门户。

码头那边情况不对,但对比起码头街跟荒地村的情况,那还是差远的。

还是那句话,建设自己的家园,心情都是不一样的。码头还能说句是公众的。可自己的家,那是自己的!

码头街后面的普通民居,如今的泥砖瓦房已经盖了一排,两个月时间,刚开始是兴华府官府请的人在修建,最后后面的百姓们也等不及了,很多人家自己领材料,自己建。

谁不喜欢好好的房子,谁喜欢什么茅草屋啊。

因为大家盖的是自己的家,这动作之迅速,连宣老爹都感慨。

他之前还是带着自己的人努力盖房子,之后就是在各家巡查,看看哪家建的不符合规范,那就重新再收拾一下。

再有王巡查带着兵士们巡逻,码头街后面的民居也是整整齐齐。

荒地村那边差不多,六个村子,每个村子都有小吏带着兵士们巡逻,确保安全没问题,再说现在海边天气也好,大家干活动力也是足的。

一定要在年前有一个自己的家!就算是个小房子也是可以的!

家里人多的,勤快点的,现在都去自家的荒地上开始耕种了。

这种欣欣向荣的场景,看得纪彬有些触动。

百姓们的坚韧不拔,是最好的写照,他们即使吃了那么苦,承担了那么多重担,可给一点机会,他们就会生根发芽,在这片土地上努力活下去。

纪彬从兴华府走的海太城,柴力已经先一步到这里上任了,他在这里之后,,也是带着兵士们清理海太城,尽量让海太城有些模样出来。

这里的兵士现在多了些,但也不到两百,可这些人都是佩服柴力的。

当然解救兴华府的时候,也是有柴力在的。柴力的勇猛很多人都知晓。

即使他少了个臂膀,那又有什么了,多少人有着双手都没柴力厉害。

纪彬这次过来,柴力跟代理海太城的城主也来了。

此地太小,职位最大的也就是城主,跟知县的官衔一样,算是比较特殊的官职。南军国不止一个城主,都是比较小的地方,才会这么设置。

现在的海太城城主是王巡查手下代管,也在动员大家收拾荒地,收拾房屋。

之前统计的时候,海太城一共两千多人,因为兴华府在发展,能干活的基本都去了那边。现在留在这边的,多是不好行动的老人跟孩子。

等于就是留守老人留守儿童聚集地了。也就剩下一千多个。

好在人手,但也好管理,现在只要把主城收拾出来,大家都有地方住就行。穿衣吃饭分成两种,十四岁以下孩子,五十五岁以上老人,海太城这边可以暂时管着。其他年龄的男女则要自己想办法。

五十五岁在现代可能还能干体力活,但在古代,也差不多是白发老人,毕竟从小营养不良,吃饭吃不好,干活更是重得不行,自然老得快。

所以设定在这个年龄。

海太城的荒凉是没有人的荒凉。

但纪彬看向他们海岸线上的两个天然港口,海太城不会永远这样。

其中一个港口,再加上很好的位置,很适合建造船厂,另一个还可以做货运港口。这些地方都会发展起来的。

等到兴华府彻底起来,会辐射到这些地方。

纪彬这次过来,确定了主路的修缮,还有看了看房屋修缮。

这里还有在家照顾孩子的妇女,纪彬看着,对代理城主道∶"回头我介绍几个活计过来,你让他们先做着,至少能有点收入。"

这话当然是到城主府之后讲的,说是城主府也挺简陋的,整个城主府里也就代理城主,再加上五个办事小吏。

是真的很惨了。

也不知道哪个官员会被分到这里,估计都要怀疑人生了。

但一切百废待兴,一切都会好起来。

代理城主听说纪彬说的活计,立刻高兴起来∶"好啊,你看有没有适合孩子们的。"

这话一说,纪彬头疼,开口道∶"反正这里也没什么事,要不然开始扫盲?"

扫盲?

这个词让代理城主愣了下。

纪彬解释∶"这里人本就少,还有很多孩子,若是组织起来,让他们开始学习呢?"纪彬特意强调∶"不论男孩女孩,都让他们去上学,算是有个事情做。"

"而且既然把学堂办起来,那些老弱老者们也有事情做,让他们给学堂打扫卫生也好,做些吃食也行。"

"先围绕学堂,让大家都忙起来,不能只依靠官府的补贴。"

不是说不能给,也不是说现在兴华府海太城没钱,而是不能养成这个习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特别是这些孩子们。既然留在了这荒芜之地,也不能真的荒芜下去。

就算是老人,也要他们知道是有付出才有吃食,否则真的要养废了。

虽说兴华府那边的官学都没办起来,但不代表这里的官学不能先做。孩子们多,这就是希望。

代理城主看着纪彬,只觉得纪彬像是在泛光一样。他怎么随口就是一条妙计。

他一直在发愁海太城的人要怎么办,纪彬一过来就安排妥当了。

反正这里都是要官府扶持,那就上学!正好让大家都有事情做。

城主府这四五个人,正好分成五个私塾,开始教导孩子们读书,读书总是没错的吧。

有纪彬的批款跟帮持下,海太城这么穷的地方,竟然接连开了五家私塾,不教之平者也,只教常用字,不管是孩子老人,都能去听。

海太城总共也就一千多人,其中两百多个孩子是适龄读书的,五个私塾分一分,其实也不算多了。

私塾还雇了不少还能行动的老者,帮持着做事,还有一点点铜板可以拿。

海太城算是暂时安稳,等到兴华府码头建设好,接下来就轮到这里。不是纪彬不想一起修建,实在是人手不够。

现在修码头的人,连兵士都拉过去一部分,这才把速度提上去,实在是腾不出手了。

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先让海太城的孩子们学习吧。

而且教导的内容比较实用,这对他们来说都很重要。

纪彬还去柴力家中看了看。

有燕芷游跟着,这里自然是收拾的不错。

以后燕芷游在家调香卖到兴华府,柴力则去指挥营做事,而且燕芷游还离开以前的环境,在这也没人知道她以前做过什么。

其实对两人还说还更自在了。

柴力并不嫌弃这里兵士少,也不嫌弃地方小。能回到军营,有了官职,对他来说已经非常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