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第 140 章

小货郎 桃花白茶 5955 字 5个月前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第140章

既然要开船厂,纪彬也不藏着掖着了,直接更让李大有些震惊。

纪彬是怎么知道的?

他家那个秘密,原本没人知晓才对啊。

这件事还要从前知府谈家父子在的时候说起,那会纪彬就很好奇,以李家的造船技术,去哪都是可以的,为什么一定要留在兴华府。

就连骆家都有心思离开,为什么李家不走。

整个南军国只有三家私人造船厂,李家属于三分之一,他们若是愿意,很多地方主动欢迎他们过去。

这个疑惑一直在纪彬心里,直到去了边境,新皇给他解惑。

甚至不敢去前朝的造船旧址,也就是海太城船厂旧址。

这件事到现在也过了一百多年,按理说没人会知道先朝在海太城有船厂,也没人想到李家如何。

船厂李家,原本是前朝工匠,身上有个一官半职,但只是小人物,所以前朝覆灭的时候反而活了下来。

一秒记住m.26ksw.cc

之后前朝的船厂没了,他家也销声匿迹,知道今朝稳定,他家先祖捡起造船的手艺,平日里低调得很。

但这李家主心里对谈家父子身份也有些猜测,毕竟百年前的事,也没人能记住,除非翻前朝史书,可前朝的东西又在皇家秘闻。

双方算有个牵制,谁都不敢轻举妄动。

可京的人或者说皇家人手里的资料却不一样清楚地记载前朝的事。

根据新皇猜测,那十一皇子,也就是谈家父子应当也对这事一知半解,但完全可以拿这个来威胁李家,不让他们离开,并且一直造船。

并且保证,绝对不会因百年前的事牵连李家。让他们安心。

毕竟是前朝旧人,李家不敢声张也正常,但要是被当朝皇帝宣召入官办船厂,等于直接洗白他们的身份,让他们以前的荣光也好,以后的安危也好,都有了保障。

所以才有了纪彬当时的疑惑。

新皇给纪彬解了密,也告知他李家应当还有前朝船只图纸,若是南军国官办船厂有需要,可以前去问问。

反正李家的底纪彬都很清楚,这会看见李大的表情,就知道自己说对了的。

但纪彬还是道∶不管你跟李家主如何商议,新皇都不会追究你们之前的身份,至于愿不愿意加入南军国的官办船厂,就看你们的了。

对新皇来说,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却让李家隐姓埋名这么久。

不过说起来,这片土地上,随便扒出一个家族,其实都有可书写的故事。谁让他们这块土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他如果去管办船厂,以后再也不会有人拿他祖上在前朝官办船厂说事,等于永绝后患。不提这一点,就说能跟官府沾边,这是荣耀,是祖上有光,是重现祖上的辉煌。

当初李家祖上不过是个船厂工匠,如果他现在加入,肯定不止是工匠的身份。这还不是重现祖上辉煌,那什么是?

虽然纪彬给了选择,但纪彬明白,以李家主的眼力,自然会立刻跟着他去海太城。

原因很简单,现在的李家船厂有李家大公子负责,一切运行正常。

原来这真的是个福星财神爷?

最后还是陈乙开口∶你还不赶紧回家问问李家主,东家后日就要启程去海太城。

这种家族门户里,最注重的就是这个。

李大这人虽然莽撞,但心里却有些见地,方才急忙忙找过来,也是气纪彬不拿他当朋友。可一听纪彬这些话,表情立刻都变了。

原本说好引娘一起过去,但家里商会屡屡来找,引娘也只好先回邑伊县,而且还是陈乙一起回去。

引娘回去是照顾家里商会跟铺子作坊。陈乙回去,则是必须要说亲了。

今日刚把船队送走,家里仓库还需要慢慢收拾,还有心里不安的作坊坊主会过来找人。所以纪彬自然不能直接离开。

直接定在七月五号去海太城,这两天有什么事都给处理了,然后他就能过去了。

反正纪彬算着,怎么就剩他自己了?看来就他最闲了!

这话当然是开玩笑。

他家催了好多次,可陈乙都以自己跟在东家身边挺好的,用这个理由拒绝。

最近纪彬身边的事情总算忙完,他也推无可推,只能回去,算起来陈乙二十二,在现代年龄还小,在古代也算大龄青年。

还好那边有柴力在,纪彬跟柴力的关系自然不用说,他手下的兵士也是能调用的。毕竟是官办船厂,调兵士帮忙都是小事,那边兵士也一二百人呢。

希望新皇快点把剩下的官员送过来,让他手里能用的人多一些。

不过去海太城的人选也定下来,首先是纪彬,然后带着工部三个官员,他们每人还有两个长随。再带一个李家主。

他们这一行人就要去海太城开荒了。

引娘汴京一行发现了,她们家刺绣坊想要比过江浙蜀绣那些技艺,还需要沉淀个十几年时间。但她用珍珠海贝取胜,也不是不行。

虽然都是刺绣,风格却是不同的,扬长避短,找出自家刺绣的特色,自然也能从各个绣法中找到自己的出路。

抱着这样的想法,纪彬已经在纸上写写画画,开始盘算新厂规模了。

引娘则收拾了五车的珍珠海贝,准备运到纪滦村刺绣坊,她来都来了,肯定要给刺绣坊进点货的

这些想法刚开始还不成熟,可她也去了那么多地方,见了南军国顶级豪门的闺秀,谈天说地中,想法渐渐成型。

反正引娘给纪彬说这些的时候,纪彬只是笑,忍不住道∶我原本以为你是个学霸,没想到是个商业天才。

以前的纪滦村刺绣坊,只需要比过宿勤郡的刺绣就好了。

现在走出宿勤郡,走出兴华府,去了汴京,江浙,就要更突出自己的特色。

引娘跟陈乙都是骑马回家,有陈乙保护,纪彬还更放心了。

他们身后则是跟着几车珍珠海贝,这些支出也都是在刺绣坊账上,纪彬根本不过问,说好了是娘子私产,他肯定不问啊。

这些话虽然古怪,但猜猜就能知道其中的意思。

让引娘羞了个红脸,可也说明她相公在夸她,说明刺绣坊走这条路是没错的。

自从年后纪彬引娘出门,再回来之后,就没怎么见过它们两个,偶尔露一次面也很快就会离开。倒不是跟纪彬引娘不亲近,而像是有事。还比较重要的事。

这次引娘回家,也会多关注一下,有事就会跟纪彬这边说。

但每次引娘拿着银票出去买东西的时候,不少人都投来羡慕的眼神。这就是纪彬东家的娘子,真厉害啊。

不过引娘这次回来,还有件事,那就是注意一下狼大狼二。

兴华府杂货店还跟往常一样,有纪一飞李栋照看,不会有什么事。只是纪彬挑了一车日常用的物件,准备拉到海太城。

他虽然去海太城次数不多,却知道那边是个什么情况,物资不准备好了,估计过得会更加艰苦。

毕竟跟着他们四五年的狼,从小狼患到威风凛凛,还出过很多力的两头狼,总是担心的。

引娘他们离开,纪彬这边也收拾东西准备走。

首先他根本不敢假冒官办船厂,必然上面有命令。可他家的安全,真的能保障吗?

当朝可是执行海禁的,他家造的小船漂亮,大船更是好,那都是可以出海的船。

他们这边收拾东家。

李家则是闭门不出,李家主认真听李大说完,先是激动,随后冷静下来,开始分析纪彬说的是真是假。

前朝旧人,这名字怎么听都不好,也就是他家地处偏远,就这样还被之前谈家人给揭穿了。弄的李家主早早退下,让李大接管,算是服软了。

这又来一次,李家主心里都嘀咕。

虽然最华丽最大,甚至可以架武器的船,那些图纸他都没有,可他手头的,那都是结实耐用,能出海的。

如果朝廷翻旧账怎么办?

确实,当朝官府不知道可不可信,但纪彬是能信的。

他们这些人实打实受过纪彬恩惠,能不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还是李大道∶爹,我倒是觉得纪彬可信。

提到纪彬,李家主态度也软下来。

等李家主再回家,李家大公子立刻围上去,只见他爹眼里闪过泪光。

收拾东西,明日就去海太城!

我去找纪彬聊聊,只要他说的是真的,那我立刻跟他过去,前朝旧址我也知道,咱们家祖上都有记载。李家主咬牙,万一搏出个名声呢。

还能去掉前朝旧日人的称号,多好。

纪彬明明说话不多,却让他心潮澎湃啊。

这边人选已经定好,虽然纪彬手里的人还是不多,但个个都是极为厉害的人。

去海太城!跟着纪彬一起建新厂!

南军国第一家官办船厂,就要在他们手里建起来了。

这段时间里,他们着重研究了那份图纸,甚至还亲手做了实验,只是打铁技术不够好,没有汴京那边的焦炭可用,冶炼技术自然差点事。

所以他们三个还请纪彬写信,让纪彬请求汴京拨些焦炭过来。

李家主甚至把之前不敢拿出来的海船图纸都包好,随时准备给到纪彬。

那边三个工部的技术大佬也已经收拾好东西。

现在这个时空的南军国,朝廷那边自然是有焦炭的,大多是三司制造,只有汴京门户能用。除了冶炼货币,冶炼武器之外,也有一部分拨做熏香炭火。

之前纪彬给引娘买过,小小一指头,却是极昂贵的价格,不过那是两三年前了,不晓得现在是什么价钱。

焦炭这东西用处非常大,其实就是原煤再加工的产物。

纪彬那个时空的西汉都已经开始用煤来炼铁,发展到宋代,就已经有了焦炭的出现,宋史里都有焦炭冶炼的记载,而且是大规模的运用。

三位技术大佬一提出需求,纪彬立刻写信上去,连讨价还价的步骤都没有。

惊的这三位有点不适应!

毕竟是宫府的东西,能买来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