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第 144 章

小货郎 桃花白茶 6217 字 5个月前

第144章

多少人都夸纪彬是纪财神,樊城主终于见识到了。

在纪彬手里简直能把这些东西变废为宝,直接成为最最好用的物件。

在纪彬指点下,兴华府漆盒需要数量激增.原本只有两家漆盒作坊,其中一家还是兼职在做,但现在都开了正儿八经的作坊。

只是漆盒成本确实不便宜,就算是纪彬拿货,小号的也要一钱银子,中等的五钱,最大的一两。并非故意要价这么高,而是如今海外木头稀缺,现在又不跟之前通商,只能用之前走私进来的木头,其实都是官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有一家漆盒准备试试本地木头了,可能质量差点,但至少不会没有原料,也都是方法,对纪彬来说,能用就行。

虽然纪彬出现,这些盒子要价不高,可一次买一千多漆盒,对海太城来说,还是两个字,没钱。

兴华府晁知府知道樊城主是为了给本地加收入,而且海太城好歹是他的下属,晁知府出现先垫付这笔钱,以后海太城再还。

他们这边如此和谐,倒是让巡盐使有些不适应。

朝堂中难道不应该你跟我斗,我跟你斗,就算樊城主是晁知府下属,也不应该答应这么爽快啊。他当然不问出来,可晁知府自己解释了∶"反正海太城迟早会挣钱的,时间早晚而已。"

迟早会挣钱?

这口气不是太大了,虽说海太城也有码头,可修码头的钱是圣人特批,圣人自己的私库,以后这码头盈利,说不定也是圣人的私产。

这样一来,海太城还能靠什么挣钱?

靠那个属于官府的船务司吗,人家船务司只是开着海太城,又不用给本地交税,兴华府都管不了船务司,那海太城还能管?

反正巡盐使没看出来。

晁知府看着当官比他久的巡盐使,啧啧几声∶"还是年轻啊。"

年轻?

巡盐使睁大眼睛,自己比晁知府都大几岁!当官也多几年!

晁知府看着货单上纪彬的名字,心道,这就是挣钱的保证,你看不出来也就算了,不要耽误别人。

现在的兴华府虽然没那么有钱,但接济一下海太城还是可以的。以后两个城市相辅相成,一定能把本地民生搞得很好。

别的不说,看着兴华府逐渐稳定的漆盒市场,又有不少百姓因为漆盒多了收入,这不就是好事吗?

凡事不要只看眼下,还要长远来考虑。

这些话晁知府也懒得说,他也看出来巡盐使一直盯着他们这些人,盯就盯吧,他也好,樊城主也好,纪彬也好,都没有半点私心,都想让这两个城镇的百姓生活好起来。

这有错吗?

在几方合力推动中,海太城又雇了不少手脚轻巧的女子过来分羽毛。

按照颜色种类来分,先用两片竹纸夹着,但又不能压上去,否则羽毛的蓬松感就没有了。这活特别细致,但也是按天付钱,官府付钱。很多女子都愿意过来做这份活计。

而且因为府衙没有其他地方,直接开辟了侧边的院子,直接跟官府小吏一起,在府衙干活了。反正海太城这么穷,大家凑一起做事吧。

纪彬从船务司抽身来做这件事,还被很多人形容,他一定长了八个脑子,不然怎么能把这些事处理得井井有条。

纪彬真不知道八个脑子的人长什么样,他现在就看着凑够二百漆盒,再雇百里船把一百盒羽毛献给新皇。

一百盒也就几百片而已,顶多是盒子值钱。剩下的一百盒当然给到平老板,让他帮忙卖个高价。

相信新皇能理解自己靠他打名气,毕竟割的是富人韭菜,新皇估计还乐见其成。等这些羽毛销量打开,他们这五十斤羽毛,就又有销售方法。

也不是所有羽毛都用漆盒来卖,当然分成高中低三档,低的也按斤卖,绝对让轻羽社所有成员都买到价格合适的羽毛!

这听着就不是什么好话。

可樊城主一手包办,等到漆盒一凑够,立刻雇小吏兵士去汴京给新皇送礼。这只是头二百盒而已,后面还多着呢,没看做漆盒的人都在赶工!

可惜纪彬不知道,他这一手倒是让汴京想买漆盒的人欲哭无泪。

这盒子原本就好看精致,不然平老板给卢益赖亚的订单上也不会订了几百个。

几百个漆盒,兴华府做漆盒的工匠们就没接到过这么大单子,可几百个的单子还在路上,因为纪彬的原因,他们就先接了一千的单子。

原本就这两个作坊做物件,如今数量激增,肯定有人买不到啊。

反正买不到的人不是纪彬对了!

至于汴京那些眼巴巴等着漆盒的老板们?跟他纪彬又有什么关系!

顶多跟平老板关系好,先匀他几百个。

原本在兴华府无人问津的漆盒,谁能想到一拿出去,竟然是这样地光彩照人,还特别抢手。

其实南军国各地有很多这样的东西,只是没机会拿出来而已。这片土地上厉害的东西可太多了,有心挖掘的话,哪哪都是机会。

运送漆盒的百里船跟纪彬家船队擦肩而过,并不知道对方都在记挂着漆盒。

八月下旬,运送漆盒的百里船终于到了汴京,而纪彬家船队也距离兴华府越来越近。

不得不说,船快了就是好,百里船比纪彬家船只速度快了一倍有余,所以晚出发还早到。这装着漂亮羽毛的漆盒直接以船务司跟海太城的名义送到新皇手中。

原本按纪彬的意思,只说海太城就行,可樊城主却使劲摇头∶"不行,没有纪先生的名字,圣人什么时候看都不一样啊!"

这是大实话,南军国各地进献到汴京的东西那么多,圣人还能个个第一时间看?肯定不行。反而报了纪彬名字,倒是可以提前送到圣人手中。

上次纪彬用百里船几百斤深海鱼,虽然味美,倒也不是很新奇。这次又送什么东西?

别人好不好奇不知道,新皇是好奇的。

内侍检验过没问题,呈到新皇面前,打开的时候,连内侍都惊讶一瞬。

内侍见过的好东西不知凡几,能让他惊讶,肯定不凡。

只见小臂长的红色漆盒里,里面有着黑绒内衬,这上面放了一根火红炫目的尾羽。一眼看过去,如同凤凰的尾翼一般,实在是漂亮至极!

再看海太城城主写的文书,甚至讲了个故事。

说清晨早起,朴实的渔民到海边打渔,刚走到水边,就看到凤凰回头,凤凰并未伤人,只是留下一根羽翼作为惊扰渔民的礼物。

渔民一看这东西,立刻呈给府衙,府衙商议再三,觉得是天降兆,凤凰羽翼也只有皇后才配拥有,所以紧急送了过来。

新皇听完这份文书,脸上表情想笑又不敢笑,如此离谱的故事,约莫是纪彬说的吧。还真给呈上来了。

不过这尾羽确实漂亮,也有几分凤凰模样,实在华贵无比,确实只有他的皇后才能拥有。至于是不是吉兆,那海太城樊海钧说是吉兆,就是吉兆。

"请皇后来勤政殿,同朕一起看凤凰羽翼。"

有新皇这句话,那这些羽毛也算被定性。是好事!是吉兆!是漂亮物件!

其他的先不管,但漂亮是真漂亮,送来的一百盒羽毛每个盒子里的都不尽相同,送到后宫各人手中,无论是做成首饰,还是做画,做摆件,那都是可以的。

那个最大的赤色"凤凰"尾羽自然还是皇后所有,也让后宫众人知道皇后的地位。

现在的皇后,也是当初的太子妃,她私下忍不住对新皇道∶"这个纪彬,每次都有新花样。"

偏偏送的还不是名贵物件,既不用劳民伤财,东西还很实用。

新皇却摸摸胡子,开口道∶"等着看吧,送朕东西是假,肯定还有后手。"

新皇都快习惯纪彬每次都有后招,不过他明白纪彬这人,绝对不会越雷池一步,更不会冒犯他。不得不说,纪彬这人真的聪明得过分了。

果然,在海太城进献凤凰羽翼的第二天,汴京城南货店就出现不少海太城的羽毛,这些羽毛精巧地摆在最里面的柜子里,不是尊贵的客人都不能过来看。

南货店还说了,最上等的自然是在宫中,这些被淘汰下来的一般货色才能售卖。

好家伙,一句话直接堵住大家说他们买卖进献物件的罪名。

其中被特意吸引来的,自然是轻羽社的成员,那位最厉害的康梓焓,也是轻羽社社长,但他此时却并未出现。

毕竟是大家,他不太相信什么顶好看的羽毛,难道比他手里的还好看?

他画羽毛画出名,也对各种羽毛十分感兴趣,但他觉得,自己手里的鸟羽已经是天下一绝,绝对没有比他那边更好看的物件。

可是轻羽社其他不少人是到了的,可惜只有少数人能看到羽毛。

但每个看到的人,都是目瞪口呆地出来。

作为轻羽社的社员,一眼就能看出来羽毛好坏,可如此品种繁多,又漂亮又干净的羽毛,简直作画神器!

南货店的伙计看着这些人掏腰包,这才喊道∶"一个人最多只能买五盒,但你们人太多,挑到什么盒子,里面装的什么物件,他们是不保证的,若是同意,那就来买。"

"小盒子羽毛五两,中等的十两,大盒子二十两!""谢绝还价!"

什么东西?不让看盒子里的羽毛什么样子,随机买一个?而且价格还这么贵?

只要有人想张口还价,那伙计就道∶"原本就是献给宫里的东西,先不说个个都打开之后,羽毛堆积灰尘就不洁净了。再说这轻羽买一盒少一盒,哪有时间给大家挑选,反正我保证,这每一盒都好看,只是符不符合你们审美,那就不好说了。

这样一来,别说轻羽社的人了,就连来凑热闹都要止住脚步。谁会买看不到的东西。会吗?

樊城主也问过纪彬这话。

纪彬只道∶"盲盒这东西,有钱人一买就停不住的。"

盲盒什么玩意?

樊城主根本听不懂,可纪彬只等着他家船队靠岸,根本懒得解释∶"等百里船跟派出的小吏兵士们回来,你就知道了。"

盲盒,连现代人都能收割的东西,古代人有钱人根本抵挡不了的!

暂时会有人觉得疑惑,谁会买看不到的东西,但渐渐就知道里面的乐趣是什么。

你知道这里面大概是什么东西,但买的时候却充满惊喜,打开的一瞬间才会知道自己买到的什么。

品质高低,全看你的运气。

但买一个还不够,必须多买几个,最好拆出不同的样式,每次拆包装都带着惊喜。

所以售卖的一百个盲盒,不对,一百个轻羽漆盒都用蜡条密封,是个非常轻薄的蜡纸。按照纪彬的说法,这样可以保证里面羽毛的完整性,也因为这样,所以不能随意打开,只能按照盲盒的方式卖。

等售卖规则全都说出来,震惊的可不止在场凑热闹的人了。这消息在汴京所有爱好羽毛,爱好羽毛画的人耳朵里就跟惊雷一样。其中的大家康梓焓还是不屑一顾,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一点意思也没有。

但有个想讨好他的成员买了个大号的盲盒给他,这完全是讨好的意思。

很多人跟康梓焓的想法一样,先不说这些轻羽漆盒是淘汰下来的,而且还不让人看里面是什么东西,要是买到好的也就算了,买到不好的呢?

小号轻羽漆盒也要五两呢。大家的钱都是白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