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第 155 章

小货郎 桃花白茶 5341 字 5个月前

第155章

纪彬回家了几天,又见了不少人。

重新翻了翻账本确定家里一切都好,这也就放心了。

上次算账还是去年年底,也就是永义十九年十二月,现在是永昌元年十月十一。

引娘还有点奇怪∶"怎么这会算账,是有什么事吗?还是需要钱?"

引娘虽然没接触过船务司的账本,但稍微算算就知道,那边的亏空肯定是巨大的。船务司肯定花钱如流水,而且还是必须要花的。研究物件,什么都要花钱。

纪彬笑∶"官府的船务司,咱们不给他掏钱。"说着纪彬道∶"那件事要来了。"

说到那件事,引娘瞬间明白,下意识握住纪彬的手∶"出海?"

"嗯,出海。"纪彬笑,"最迟也是明年三月,我估计二月就能出发。""这次出发不会去太远的地方,也只是试试而已。"

话是这么说,引娘还是担心的。

可她向来知道纪彬的想法,这件事他跟圣人筹划很久,肯定要去的。

引娘点头∶"需要我做什么吗?"

纪彬向来喜欢这样的引娘,笑道∶"不用,我就是担心你,所以出发前看看家里的东西物件。可看来看去,其实家里没什么需要他补充的。引娘自己,都能把家里操持得很好。

纪彬笑∶"等我把航线摸熟悉了,带你也去海上看看.怎么样?"

那时候估计他已经掌握安全的航线,而且知道怎么规避危险,到这引娘也更放心。

引娘立刻点头。

只要能跟着纪大哥一起,去哪都行。

两人一边说话,一边翻账本。

今年的最挣钱的买卖,显然已经变成船运。

而船运又让酒坊跟刺绣坊利润翻了五倍,这还是他们做不出货的情况下。般来说,不管汴京还是江南,他们的酸果酒跟珠绣贝绣,永远不缺买家。所以说各处都很挣钱。

真的很不少了。

刺绣坊的纪彬没看,说好是引娘的私账。

酿酒坊则看得仔细些,毕竟是里长家做的账。但纪彬的名气越大,声望越高,他家就更加不敢作妖。

以前还能拿拿里长的架势,可现在里长见了纪彬,都要想行礼的,纪彬身上的虚衔有时候也不怎么虚。

现在对上大部分人,也没人觉得这是什么虚衔,主要还是人厉害,那什么都厉害了。

所有铺子作坊船运加起来,今年到十月份,一共净利润是七十三万,其中船运占了大头。就算去掉他又新添了两条船,利润也是如此之多。

怪不得现在一窝蜂地去做船运,不过这也因为他选的商品好,否则不能赚这么多钱。

而棉花的收益是另算的,以前挣得特别多,他家大部分家产都是这里发家。可今年的棉花收益剩下三十万,跟之前比少了许多倍,可见今年的行情确实不好。但这点是纪彬早就知道,所以不会有什么怨言。

做生意本就如此,当初属于棉花的红利过去,现在则吃船运红利。没有一个行业是一直向前的,再厉害的行业也有冲到天花板的时候。

能做就做,做不了转行。

纪彬想的一直很透彻,不等纪彬说,引娘就道∶"咱们那三百亩棉花,明年就开始减产,按照圣人说的办。"

"十亩地,只种半亩棉花,咱们约莫种七百多亩的麦田,种三十五亩的棉花,绝对不多种。"

纪彬点头∶"对,这钱咱们也赚够了,不能顶着圣人命令不管。詹明那你放心,他肯定理解,而且这是咱们的田地,改种什么都可以。"

当初詹明想给纪彬田地的钱,算是他拿一半,但被纪彬婉拒,田地这东西是跑不了的。还是放自己手里稳妥,现在不管种什么,都是自己说了算。纪彬本人有时候很大度,但有时候账也算得清楚。

"而且这事有我们带头,邑伊县其他百姓也好接受。"纪彬继续道。

邑伊县种棉的人还是太多了,不过这样一来,估计很多人都会开始开耕荒地,只求能多种点棉,也就是限制私人拥有土地,才好解决这种事。

但凡改革都会出现问题。

这都是本地知县要做的事,事情做好了,加官进爵,做不好滚蛋。圣人的想法一直如此。

也不怕下面的人不卖力,再有随时暗访的按察使,可以互相监督。

引娘也同意,不过她也道∶"其实咱们邑伊县百姓都是赚到钱了的,你去年都在提这件事,他们肯定有准备。"

这个也是,纪彬不再担心这件事。等他明年离开的时候,有引娘操心就好。

家里桩桩件件的事情过了一遍,最后纪彬笑道∶"我看都蔡运家的琉璃瓦了,真的好看。

说到这个,引娘还很不好意思,她悄悄又拿出一个账本∶"你一直很忙,我也没来得及让你看。"

纪彬好奇,这账本比较薄,是什么新账吗?

打开一看才知道,这竟然是引娘设计的琉璃瓦售卖记录。

从今年三月份开始,竟然已经做了七八单生意,也赚了几十两银子。

引娘小声道∶"我知道这不算什么,但我真的很开心。"

对比家里万贯家财,这自然不算什么。

可却是引娘独自做的买卖,纪彬明显看到,有几家的名字还差不多,明显是一家用了好,又介绍了亲戚来用。

这就是好事啊。

纪彬正色∶"怎么不算什么,你真的很厉害,比我厉害多了。"

纪彬说这话真心实意,他觉得自己站在巨人肩膀上,可引娘却是没有的,她是古代女子,只是偶然得了机会就可以变得跟很多人不一样。

这样的引娘,非常厉害。

引娘以前也为这事开心,但有了纪彬亲口夸奖,这点开心变得更真切了些。不过她怎么会有纪大哥厉害,肯定是纪大哥为了让她开心才说的。

琉璃瓦是引娘独自做的事业,自然不同。

而且引娘开始做的,不止琉璃瓦设计售卖,还跟燕芷游计划开熏香铺子,就开在兴华府。兴华府交通便利,熏香也好卖。

两人都商量好了,燕芷游有技术,引娘有人脉手腕,对熏香也很了解。估计这是她要开启的第二份事业。

引娘如今也才二十,能有这样的本事,真的很不错。

纪彬笑着夸了好多句,这才把账本放下。

他跟引娘手里已经有五百六十五万两银子,这些钱在手里安稳是安稳的,可惜不能用来做蒸汽船,否则是真的露富。

在纪彬引娘商议下,今年出发去汴京之前,开仓施粥,接济百姓。

只是他们估计要去请人去隔壁县施粥,现在的邑伊县真正穷苦的人不算多了。今年也算多行善事。

纪彬知道,引娘有心为他祈福,毕竟是要出海。

大海对很多人都说对意味着危险,但其实也意味着机遇。两者并存的事,纪彬愿意为之冒险。

为了让引娘安心,施粥就施粥,这不是什么大事。

他们这边已经开始准备去汴京,出海的事,不少人还毫无察觉,甚至觉得这夫妻两个太淡定了。

明明外面都把纪彬夸得跟什么一样,怎么他俩一点也不着急呢。

纪彬非但不着急,还了解了一下谷夫子的科举情况。

今年新皇登基头一年,原本在纪彬家私塾教书的谷夫子决定去试试,没想到还真的考上了,名次还很不错。

比去年万举人的都好。

一时间,纪彬家私塾风水好的消息都传出去。两个夫子科举都考上了,一时间来应征的秀才特别多。

引娘做主留了两个学问不错的,分成两个房间上课,只是这夫子不稳定,倒是让他们挺头疼。甚至万夫子,谷夫子都住过的那个客舍,都被很多秀才想要租借,为的就是沾沾运气。

纪彬也是哭笑不得,也不过是凑巧而已,哪有那么多运气可言。

但不管怎么说,纪家私塾因为这两件事,好学之风盛行,而且还有不少学问不错的人过来应征。可算是一件好事。

反正纪彬瞧着,家里一切都好。还是家里舒服,什么都自在。

话是这么讲,但到十一月初,纪彬就要再回海太城了。

主簿写了几封信找他,都是在讲船务司盈利的事,好像他们这次盈利的有点过于多。

特别是无烟煤的销售,那订单多的,主簿都不敢接,纪彬见此,只让他给圣人写信,官府肯定有人能处理,找他没用!

蒸汽船不是回来了一条,让蒸汽船送信,很快就能得到回信。那又不是他家生意。他出出主意可以,出力不成。

无烟煤卖得那么好,这件事并不奇怪,谁让无烟煤技术先进,质量还高,还没有熏人的气味。最重要的是,经过处理之后,煤放在一旁不容易自燃,经久耐烧,好得不得了。他又派人沿途送出去那么多。

总有家族能发现这无烟煤的好处,那些家族一买,都是上万斤的购入。眼看又到十一月,正是对煤需求的时间。卖得好不奇怪,卖的不好纪彬才要问问情况。

主要是纪彬不想掺和到朝廷赚钱这件事上,上次他带着蒸汽船去汴京,可是直接被户部尚书拉住聊天,那叫聊天吗,就差问他要不要去户部任职了。

去吗?肯定不去啊。

管个船务司都不能让他经常回家,真去户部了,他估计海都出不去。哪有现在这样自在,没事还能给自己放个长假。

估计整个南军国所有官府部门里,就他们船务司最自由,说放假放假,说休息休息。没办法,谁让他手下大佬多,大佬们也任性啊。

只是船务司主簿那边确实有事找他,纪彬也只能暂时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