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第 53 章

他们也就是衣服比镇上的鲜亮一些,脸色依旧是蜡黄的,时不时的还要摸摸肚子。

甚至这里的乞丐也没比镇上少。都挤在角落里,或者躺在地上气息奄奄,或者看到人就伸出一双黑漆漆的手,像是县城里的疮疤。

看着那些皮包骨头的乞丐,安以农仿佛看到了几个月后满地饿殍。

这场饥荒影响的绝不只是一个村,一个镇或者一个县,逃荒的人死伤无数,留下的人也各有悲哀。

问过路人后,他专门跑到达官贵人居住的街道,在后门喊着‘卖蜂蜜,新鲜百花蜜’。喊了一个上午无人应。

就在他口干舌燥开始犹豫要不要卖酒楼的时候,终于有一户人家开了门。

“卖蜂蜜的,过来。”

安以农立刻走过去:“这位老爷,是这是纯正的百花蜜,爬了许多山路才找到这么一点。”

“我验验,没掺糖浆吧?”

“哪儿能啊?”安以农开了罐子,用木勺子舀了一点,“您尝尝?您这样的人物,不知道用过多少好东西,我哪儿能拿坏东西骗您呢?”

他笑着,身上找不出一点现代的,曾经被万人追捧的歌手的影子,完完全全就是个为生活奔波的普通古代少年。

系统心酸得不行,背过身去:它宿主本该站在舞台上,光芒万丈。

一向拿得起也放得下的安以农不觉得这有什么,他还在推销自己的蜂蜜。

两斤半的蜂蜜,最后卖出去三两半的银子,管事的看他蜂蜜不错,笑着说百花蜜可以做点心吃,正好家里少爷最近没什么胃口。

那一瞬间他的心情稍稍有些复杂,他在这里生存,而人家还在挑剔生活质量。

不过安以农很快就平复了情绪,带着三两半的银子,脸上都藏不住笑:多了这些钱,未来就多了一层保障。

安以农去买了粮食,粮食价格又上涨了,原先一两银子能买六十斤,但现在二两银子才能买五十斤,杂粮、陈粮都有。

就这还供不应求,安以农差点被买粮的人挤出去。

至于蜂蜡,他卖到药铺去,直接换成各种药丸子和药膏回来。

回去的路上,安以农正好遇到北方来的皮货商人在卖皮子,就用一两银子买了些不值钱的羊皮碎料和一块灰色兔皮。

都是皮毛一体的碎料,兔皮做个帽子,小的羊皮能凑成背心和护膝,大的两块能做双雪地靴。他还向商人要了些皮绳,用来缝制皮衣最合适。

推着独轮车走小路回来,安以农特意等了会儿,等到天黑才进村子,然后卸下粮食和皮料。

他拿出之前村长给的袋子,舀了约莫五斤的碎米,然后趁着夜色把粮食还给了村长:“昨天运气好,遇到一窝蜂,这是还您的。”

村长看了看,五斤的碎米:“给多了。”

“不多,叔公借的粮食帮了大忙。”安以农就把放着粮食的袋子交给村长儿媳妇,“您就收下吧,孩子也要吃呢。”

一屋子的人都眼巴巴看着,村长也知道家里快没吃的,也就收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