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完毕,阿帕基点点头,他来到福葛身边,用手指弹击指板,为福葛示范。

福葛照做。他不可避免地想起了纳兰迦演奏跳音时的样子。男孩手指贴键片刻后快速击下,指尖从键上灵活跳起,装饰音亦颗粒分明。

“好了。之后是乐曲。让我来听听看,上节课布置的……”

“阿帕基,我想演奏一下之前的曲子。”

福葛插话。阿帕基被打断了,但他没有生气。他只是哼了一声,转身坐回沙发上。

“也行吧。不过你最好是拉出点不一样的东西来,不要让我失望。”

福葛闭上眼睛。他长叹一口气,架起弓来……

迟缓且沉痛的慢板琴音,如回荡在圣堂里的低声吟咏,郁郁而来。

这是布鲁赫的希伯莱晚祷。这首曲子是由作曲家将希伯来古老圣歌加以变奏,从而谱写而来的幻想曲,又名科尔尼特拉——在希伯来语中,意为“一切誓约”,是犹太人晚祷祷词的前两个单词。

犹太教徒每晚入夜都会祈祷。他们虔诚赞美着祖先雅各于夜晚睡梦中得到的天启赐福,深切反省自己是否配得上这浩浩神恩。与其他庆贺顺遂喜乐的民族不同,他们用忏悔的心情来度过一年中最神圣的日子:犹太新年和赎罪日。

主题旋律在低音区反复吟诵,正如完整的祷词会被反复念诵三次。神啊,我有罪,有罪,有罪……如泣如诉的音乐浸满了难以名状的悲伤,变得越来越沉重……

渐渐地,情绪转变了。一直庄严肃穆、缓缓而行的曲调,褪去了软弱的哀伤,逐渐变得明朗起来。深刻自省之后,人们心中迸发出了坚定而激情的信念。悠长委婉,安宁如歌的琴音里充满了希望,那些悔恨与迟疑,都被辉煌灿烂的神光尽数驱散了。

对不起,纳兰迦……我……

福葛也如虔诚教徒一般,在心里反复念诵着自己的祷词。他柔和地演奏着这纯洁神圣的主题,眼前浮现起了落日黄昏。钟声响起,晚祷结束了,喃喃细语被轻风扬开,散在空中……罪人们得到神的谅解,心灵复归平静。

在幽寂崇高的气氛中,曲子亦像祷词一般渐渐销声匿迹了。福葛放下琴弓,眼前早已被泪水模糊。他擦干眼泪,看向阿帕基,阿帕基不知何时站起身,背对着他。

良久,阿帕基转过身来,神色柔和而悲悯地望着福葛,轻轻地拍了三下手。福葛在他眼里读出了深深的触动。

“……看来,你有新的感悟了。演奏得非常好。”

“谢谢……我本想跟你们申请,在一周后正式演奏会的时候,加演这一曲……”福葛低头,摩挲着琴身,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