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宫(上)

檀郎 海青拿天鹅 1932 字 2022-09-06

赵王神清气爽,从榻上站起身来,道:“摆驾太极殿。”

众人应下,于是殿内殿外几十人,前呼后拥地引着赵王的步撵,往太极殿而去。

与秦王逼宫的时候相较,太极殿虽然依旧恢弘,似乎黯淡了一些。这些年风风雨雨,政局不定,宫室修缮也大不如前。我瞥见柱子和屋檐下,已经有好几处朱漆彩绘剥蚀了,这在从前是定然不会有的。

作为殿中将军,耿兴是殿上一众侍卫之首,立在御座之下,颇有气势。我则与别的卫士和内侍一道站在角落里,往殿上观望。

这殿上的百官,也已经换了一轮,除了几个与赵王为伍的诸侯王,大多数人皆相貌陌生。我听一旁的内侍议论,说有几位诸侯王对赵王的官职分配不满,只派了国中的长史来。

堂堂太极殿,沦落到这般田地,也是开国以来绝无仅有。

耿兴立在殿中,神色间颇有些不安定,时不时朝我瞥一眼。

我看着他,微微笑了笑,示意他莫急。

这场宫变,我之所以找耿兴,是想着一来尽快结束,二来少死些人。

不过好意归好意,天下的事,从来不是凭着好意便能顺利。

故而昨日,不管耿兴会不会照我想的做,我都已经想好了办法。

会出现的情形无非是两类。

其一,是耿兴如我所愿,在王霄带领北军攻入宫城的时候,不让军士抵抗。

这当然是好,不过如果这些军士若仍对赵王有忠心,抗命维护赵王,耿兴也没有办法。一个弄不好,他们若反将耿兴杀了,那便相当冤枉。

故而为了配合耿兴行事,我还须弄些手段。

太极宫除了是皇帝的起居之所,还是召见群臣的地方。历任皇帝,凡受诸侯和使节觐见,上次秦王逼宫,豫章王假扮皇帝见秦王,也就是在这太极宫之中。

赵王要逞天子威仪,召见谢浚,自然也不例外。

内宫禁卫除了护卫皇帝,也管着宫禁内的火烛之事,如果有那么一把火,能在威胁宫室的同时又威胁到赵王性命,那么耿兴自然能够顺理成章地命令军士去救火和救赵王。

这样的地方,除了太极宫,没有别的去处更合适。它的宫墙颇高,除了各处宫门,没有别的办法能出去。如此设计,自是为了保卫皇帝的安全,但一旦封堵了宫门,这太极宫便如一只铁瓮。这把火,只要在四扇宫门的地方点起来,不但赵王跑不了,他手下那一干等着接见谢浚的诸侯大臣也一个也跑不了。

其二,是耿兴果真对赵王死心塌地,得知北军造反冲入宫城,仍然令禁军抵抗。

这样的话,那太极宫的火就要再加一把,不仅四面宫门,连太极殿和寝殿等宫室都一并烧起来,真正危及到了赵王的性命。如此一来,耿兴别无选择,只得让人全力救火。

我希望他不要让我走这条路,因为这样的大火颇是无情,必会吞噬不少人的性命。

不过从他去见白庆之以后的表现看来,他不会让我失望。

所以在昨日深夜,我从房中溜出去,往太极宫的各处宫门的门楼上走了一遍。因我身上穿着禁军的衣裳,宫门的卫士只当我是新来的,没有多理会我。

我掏出火药的药瓶,将火丸扔到门楼里,慢悠悠走开。

这种火丸,是我在海盐的时候闲来无事做出来的,比当年烧慎思宫时所用的又更方便一步。

它不需要亲手点火,只须暴露在日光下,只要温热得当,便会自己烧起来。

这般时节,尚有些凉,但连续几日都是晴天,大约不必到午时,火就会起来。这门楼都是木制的,那火遇水不灭,会烧得颇为壮观。

而王霄和我之前议定的动手时机,正是午时。只要这边火起,耿兴将禁军都召来灭火,到了午时,宫城空虚,北军趁势而入,可速战速决。

我望着外面天色,心里盘算着,时辰应该快到了。

正当我想着这些,一个内侍匆匆上殿来禀报,道:“大王,谢长史已随范长史入了雒阳。”

赵王在座上颔首,神色平静,道:“知晓了。”

未几,一个禁军将官忽而从殿后急急走出来,绕开御座,走到耿兴身旁,对他耳语几句。

耿兴面色微变,忽而看我一眼,随即走上御座,向赵王低语。

赵王面上亦露出诧色,随即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