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三大层级,转述知识

但是“缸中之脑”这个当代西方知识论中最重要的怀疑主义假设,也无愧其地位,起码那真理之门就被他吊上了。

而他当时给出的第一个解释“我思故我在”,后面继续推演上帝存在与外部存在,正是这个恶魔假设问题雏形里,笛卡尔给出的答案。

可这自然不够!

他最初能够从真理之门的手上解脱出来,笛卡尔的“形而上学”解释不过其中一环。

林奇第二步给出的是普特南的解释,也是他在大厅告诉诸多法师的推理——

我知道我不是缸中之脑,如果我是缸中之脑,那么“我是缸中之脑”这句话是错的。

而在真理之门内,林奇还给出了一系列回答——

诸如维特根斯坦的论述——我知道我不是缸中之脑,因为“我不是缸中之脑”是我们最确定的底层信念,我没有理由怀疑它。

也有摩尔借助新常识的实在论——我知道我没有被恶魔欺骗。

而不变主义者布莱克则借用诺齐克的知识条件论——我知道我不是缸中之脑。

语境主义者德娄斯的折衷方案——在日常语境下,我知道“我不是缸中之脑”,在怀疑主义语境下,我不知道“我不是缸中之脑”。

最后,他还补上了关键的一刀——奥卡姆剃刀原理。

因为这个假设,本身就是不必要的。

假设一:“地球遵循万有引力定律围绕太阳转动。”

假设二:“地球遵循上帝创造的万有引力定律围绕太阳转动。”

表达的解释一样,可后者多了实体“上帝”,便能够依据原理将其剔除。

不然的话,林奇都可以在蓝星开设他自己的“飞天意面神教”。

面对与真理之门的交锋,从来都不是灵机一动,靠着“一句巧妙的解释”来取得胜利。

林奇背靠着整个西方哲学数百年发展的积累,才勉强从中挑出一条看似曲折的路径,求取到了一线生机。

只是这些太过累赘,他就没给众人解释。

提出一种解释是他灵机一动,天赋如此。

连续提出多种,那就是这小子真的是“真理之门”替身了。

不过,这些都不是他真正翻盘的关键一着。

看着漠风蠢蠢欲动的眼神,林奇面对这位引路人,也不忍期盼,只是些微的透露一二,“实际上,我们对世界的观察有三个层级。”

“感觉层级,看到、听到、触到,取决于感官为大脑收集的信息。比如吃饭,我们便能判断这好不好吃。”

“观察层级,我们通过其他人提供的素材,为自己的大脑收集信息。诸如观看一本法术原理书。这个层级我们依赖其他人提供的信息,结合感觉层级得到信息,做出判断。”

“转述层级:我们通过其他人的主观描述,为大脑收集信息。例如看法术评鉴,聊天时谈论共同认识的人。这些信息不仅不能通过自身感觉器官收集,甚至连还原真相的实验都无法做出。”

漠风法师显然没预料到林奇会如此拓展,不禁问道,“那你得出的?”

林奇叹息,“虽然这个结论有些好高骛远,但显然无比致命。”

“通过真理之门成为传奇法师的,终究只能在传奇的范畴,而无法突破至高等精灵魔法的十一环之上。”

“因为我们的传奇知识,都是真理之门转述而来的。”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