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第52章

温浦长立即意识到是自己嘴瓢了,怪只怪这两日总能梦到谢潇南在梦中唤他岳丈,且他回回见到谢潇南,都觉得少年各方面的都极其优秀,若是这样的人能做他女婿,他真是把一口牙都能笑掉。

只不过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谢家这高枝,温家就是挤破了头也攀不上。

虽说是失言了,但温浦长却不打算认错,他佯装凶厉道:“怎么,我说错了?你自己去外面转一圈,听听别人是怎么说你的,他们现在管世子叫温家女婿,真是奇了怪了,世子才进城两月有余,我温家就莫名其妙多了口人,你说,昨日你与世子一同在环城河中泛舟喂鱼,是不是又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

温梨笙紧紧的攥着右拳头,咬紧了牙关,一副使出了全身力气的模样,从牙缝里挤出话来:“那怎么能怪我,昨日是我好心带着世子的亲朋好友在城中游玩,他们想要泛舟,我便也一起去了,谁知道在河中遇见有个脑子不大好的人冲我们那小舟上扔鱼食,导致鱼群撞了舟,我们才没站稳摔在一起的!”

温浦长一时半会还真没掰开她的手。

他气喘吁吁的放弃了,指着温梨笙道:“我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松手!”

温梨笙来气了,摘了扳指往床上一拍:“拿去!不就一个破扳指吗,我不稀罕!”

听得床上砰地一声响,温浦长吓得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连忙将墨玉扳指捧在手掌心里仔细查看,嘴上骂道:“你个小兔崽子,眼睛让眼屎糊严实了是吗?这么贵重的东西你也敢砸,万一砸坏了你就等着抱着温家祖宗的灵牌上街乞讨吧!”

温梨笙也不是傻子,她方才是把扳指捏在手心里有手指骨在床上重重的敲了一下,就是专门吓唬温浦长的,她仰着脸就故意与他唱反调:“什么贵重的东西,跟我在路边买的也差不了多少,谢家的东西又不全是宝贝。”

温浦长得了东西,也不再与她争执,害怕她反悔上手来抢,于是赶忙一边往外走一边道:“井底之蛙,等哪日你进了谢府,你就知道谢府里藏了多少宝贝了。”

“奚京的谢府太远,我去不了!”温梨笙大声喊。

温浦长道:“也是,温家烧八辈子的高香,你也未必有机会去。”

温梨笙道:“爹你若是争气些,挣个一品的朝廷大官当,说不定也有机会与景安侯结交呢!”

温浦长道:“那温家要烧十辈子的高香。”

说着他走出了温梨笙的房间,余下温梨笙坐在床榻上,眼眸出神的盯着某处一动不动。

鱼桂走了进来,见她撇着嘴出神,以为她是被温浦长抢走了扳指而不高兴,在旁边站了片刻后她小声道:“小姐你也别伤心,咱们温府捏在手里把玩的宝贝也多得是,若是你想要我现在就去库房给你挑个贵重的手持,让你捏在手里玩。”

温梨笙双眼无神,也不知道这话听进去没有,呆愣了片刻之后忽然伸出了手指头数着:“父、祖、曾……”

她抬头问鱼桂:“往上数十代怎么称呼来着?”

鱼桂愣了一下:“我知道往上九代是鼻祖。”

“九代也行。”温梨笙双手合十,朝天拜了拜:“求求温家鼻祖庇佑我爹将来能挣个大官,让我体验一把官家子弟的威风。”

不过很快温梨笙又放弃了,摇头叹气道:“没希望的。”

外人常说温家算是毁在温浦长和温梨笙手里了。

其实温家按着族谱往上数几代的话,在当时也是十分有名望的大家,书香门第且家资洪厚,读书人嘛,走到哪里都是被人尊重敬仰的,可惜的是温家似乎与官途没什么缘分,做生意倒是能挣很多钱,但温家人就是想读书考取功名。

从温浦长爷爷那时候开始,温家就已有败势,沂关郡又常年遭受萨溪草原上一些游牧族的入侵和占领,温家当时也被残害得严重,死了很多人,家产也被争夺散尽,导致后来的温家有很长一段时间的艰难日子,活下来的人也寥寥无几。

温浦长年幼的时候,一双鞋要穿很长时间,直到脚长的太大了冲破了鞋面漏出个脚指头,才勉强捡了别人的鞋换新的。

不过后来谁也没想到,温浦长是温家头一个一步步考出沂关郡,考进了奚京,最后摘得状元魁冠的人,也没想到他回郡城之后,心安理得做起了大贪官。

温梨笙就更不用说了,温家世代都是读书人,只有她一个是当山匪好苗子。

所以温家现在仅剩的两个人都很有自知之明。

温梨笙在屋内叹气:“我爹这谄媚贪官,哪有能力爬到那么高的位置啊?”

温浦长在屋外惆怅:“还妄想着世子当女婿呢,沂关郡里有个能看得过眼的人娶她都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了。”

父女俩小小的闹腾了一下,温梨笙见天色还早,就又躺回去睡了,而温浦长收拾收拾,在去官署之前先去了一回谢府。

谢潇南应当是没有睡懒觉的习惯,他起得很早,温浦长登门的时候他正在慢悠悠的吃着早膳。

他露出些许疑惑的神色,放了筷子起身前往正堂,同时下人也将温浦长引了进来。

温浦长合袖行礼:“见过世子,一大早登门叨扰,望世子见谅。”

谢潇南说道:“无妨,温大人请坐。”

这一声温大人,让温浦长几乎是立马就想起了自己在梦中的场景,谢潇南一身大红的喜袍对他垂首唤道:“岳丈大人。”

那声音和语气,与现在简直一模一样。

温浦长有稍微的走神,站原地没动,谢潇南疑惑的看他一眼:“温大人?”

温浦长连忙回神,尴尬的笑了笑而后坐下,从袖里拿出锦布包得好好的扳指放在桌上:“这是笙儿先前从世子手中拿走的扳指,今日送还于世子,我来时仔细检查过了,并没有任何损坏的痕迹,笙儿先前做事无礼,世子莫怪。”

谢潇南的目光落在锦布上,看了好一会儿才问:“是她说要还的?”

温浦长先是点头,而后疑问道:“世子可是有什么事吗?”

谢潇南的声音有些低,颇像是自言自语似的:“她昨日还跟我说不会归还。”

“啊?”温浦长吓一跳:“她真说了这种大逆不道的话?”

谢潇南看见他的神色,眼眸轻弯的笑了一下:“温大人不必在意,令爱的性子本就比寻常姑娘活泼,这些小事我并未放在心上。”

其实谢潇南是真不觉得有什么,这个扳指是他出生的时候先帝赏的诞生礼,说贵重也确实贵重。

但与温梨笙先前拽着他自打出生起就随身携带的护身玉乱跑,他在后面追撵一事相较,这个扳指还真不算什么。

也正是因为那事,从来不在脖子上戴东西的谢潇南把护身玉编了绳挂在了脖颈上。

温浦长要是知道了,肯定当场气得头发都炸起来,指着温梨笙上蹦下跳的斥责。

谢潇南想到这,眼中的笑意又加深了些许。

温浦长鲜少见他这样笑,只以为是扳指还回来了他高兴,于是也不再多留,起身告辞前往官署。

他走之后,谢潇南站在桌前,又看了那锦布包着的扳指片刻,最后将锦布解开,就见墨玉飘着白烟的扳指裹在其中,泛着润泽的光,他想了想,而后戴在了手上。

玉是温凉的,似还残留着体温。

温梨笙闲了两日,没等到闽言上门,就先等到了单一淳出事的消息。

这日,混世小队里的阿诚急冲冲的上门求见温梨笙,说是有大事要禀报。

温梨笙心想着,这小子惯会一惊一乍的,每次都说是有大事,但实际上都是些芝麻大点的事,于是倒也没着急,啃着果子慢悠悠的晃去了大门口。

就见阿诚急得满头大汗,看见她之后立马就迎上来喊道:“老大老大,出大事了!”

温梨笙道:“什么事啊?”

“你还记得先前你在千山书院念书的时候,跟你有些交情的单一淳吗?”阿诚问。

“知道啊,怎么了?他又在什么地方吃饭付不起银钱了?”

阿诚跟单一淳是相识的。

单一淳初来沂关郡的时候,捧着个破碗在街头乞讨,浑身脏兮兮的,那破碗只收银钱不要饭食,谁若是往他碗里扔馒头还是什么的,他就会勃然大怒。

阿诚就是当时见他可怜,好似饿得皮包骨了,就往他那破碗里倒了一碗浓粥,单一淳当场把碗盖在了阿诚的头上,两个人在街头大吵一架。

巧的是温梨笙正好从那里路过,那时候混世小队还没有八个人,温浦长也没给他们赐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她对阿诚还是很倚重的,于是站出去给了单一淳些银子解了围,得知他会武功之后,就跟他说千山书院还招夫子,让他去试试。

后来单一淳真去试了,然后从街头的乞丐,变成了书院里的武夫子。

“不是!”阿诚急声道:“我方才听说单一淳住的地方着了大火,他身上烧着火从屋子里冲出来,等到周围的人端了水来扑灭的时候,他已经烧得没个人样了!”

温梨笙闻言,脸上的那股子满不在意瞬间消散了,拧着眉头沉声道:“你说的都是真的?”

“千真万确千真万确!”阿诚道:“我知道老大与他有些交情,所以赶紧来把事情告诉你了。”

这消息来得太突然了,温梨笙根本反应不过来,忙道:“我先去看看。”

温梨笙知道单一淳住在何地,因为他先前是个乞丐,在沂关郡无亲无故的,加上两人交情也算不错,所以之前过年的时候,温梨笙带着沈嘉清一起,提了酒和肉登门拜访,给他送了点温暖。

他住的地方在郡城很偏,不过离千山书院近,所以平日去教学也方便。

温梨笙连马车都不坐了,直接让人牵了马来,挑了一些人烟稀少的道路前往单一淳的家,因着要避开人群多的闹市,她绕了很大的一个圈子才到。

单一淳住的屋子也不大,两间房带一个小庭院,破是破了些,但自己一个人住也足够了,温梨笙过年的时候还带了工匠去给他的屋子修补了一番,加固了墙体和房顶。

此时去看,那带着庭院的小屋子基本被烧毁了,墙体被烧得焦黑,瓦顶碎裂洒落一地,塌陷的墙体露出屋中简洁整齐的家具,但大都被大火烧得面目全非,俨然成了一处废地。

温梨笙的脑子“嗡”地一声,好似有些耳鸣。

屋子前围了许多人,杂七杂八的议论着什么,温梨笙听得不太分明,她盯着那烧毁的屋子往前走,脚步显得仓促而踉跄,来到人群边,她力道有些重地拨开了人群,就看见屋子前的一片空地上,盖着一张深色的布,像是铺在床上的褥子,盖得不严实,露出了烧得皮开肉绽的小腿和焦黑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