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第55章

温梨笙这个问题问得很认真,导致台上的中年女人愣了好一会儿。

为什么要有心仪的郎君?

男婚女嫁,天经地义。

“男人升官发财,女人相夫教子,这不是亘古不变的定律吗?”女人笑得有些尴尬:“姑娘何以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不是。”温梨笙扬了扬手,脸上的表情让她看起来有一种可爱的无辜:“我的意思是,你是觉得我这模样找夫君很难吗?”

平心而论,站在灯笼下的温梨笙一身雪白的衣裙,乌黑的长发倾泻而下,雪纱下套在纤细腕子上的墨玉金镯若隐若现,面上带着微微的笑意,有一股子令人一见就心生喜爱的灵动。

明眸皓齿,顾盼生姿。

且出身富贵。

这样的姑娘,整个沂关郡都未必能找出第二个,女人一愣,忽而道:“你是不是那个,温家的……”

温梨笙笑容一下子加深,看起来有些得意:“你认识我?这些日子我虽然老实了不少,但看来我在郡城里的知名度还没下降嘛。”

女人顿时为自己的眼拙懊恼,马上说道:“原来是温大小姐,怪我眼睛昏花了,得罪得罪。”

温梨笙好脾气的笑笑:“无妨,我只是路过。”

她要走了,攥着手里的小兔子灯,一摇一晃的往前走了几步,沈嘉清照例跟在后面,杜瑶也动身,接着就是鱼桂和跟在最后的席路,一众人跟在她身后。

谢潇南的目光随着她动身而移动。

走出一段路之后的温梨笙突然停住,然后转头望向谢潇南,隔着七八步的距离与他对上视线。

其他人也一起停住了。

温梨笙看见谢潇南站在灯笼下,有一半的侧脸背着光,嘴唇抿成一条线,神色晦暗不明,她想起前两日还说要喊他一起玩的话。

温梨笙不是单纯的贪玩,只是想着在这团团圆圆的好日子,谢潇南一个人在沂关郡无亲无故,一定也会感觉孤单。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他或许也只能站在谢府的院中,对着圆圆的月亮思念远在奚京的亲人和朋友。

所以温梨笙想把他叫出来玩,至少大家都在一起,他的孤单或许能减轻一些。

不过她现在才发现是自己想岔了。

谢潇南就是谢潇南,这个人是年纪轻轻就扛着大旗从边疆打到皇都的人,是亲手将梁旗折断的人,不论他是反贼还是如今的景安侯世子,他的能力是不会改变的,他从奚京来到此处是有任务在身,没时间去体会孤独或者不孤独。

这里的所有热闹,节日,风俗与他都没有关系,他虽然在沂关郡,却一直都是一个外人。

温梨笙冲他灿然一笑,水雾蒙蒙的眼睛弯成月牙,她说:“世子爷,我先走了喔。”

谢潇南看着她,没有做出回应。

温梨笙也并不在意,转身踩着地上细碎的光影,雪纱裙摆轻轻飘动间走进了一片热闹之中。

坠在最后面的席路也转头,学着温梨笙笑道:“少爷,那我也先走了喔。”

谢潇南冷冷的眼刀甩来,席路连忙溜之大吉。

温梨笙彻底走远了,谢潇南在人群中看不见那一抹白色后,他收回视线,听见身旁的施青青说道:“世子方才问我爹四月到五月之间有没有在施府,我方才仔细回想了一下,四月初郡城边上的廉县河坝崩裂,我父亲被郡守指派去处理,所以四月到五月皆不在家中。”

谢潇南听后反问:“你不在郡城施家,是如何得知的?”

施青青道:“父亲曾从我所住的地方路过。”

谢潇南没有再回应,他已经知道了想要的答案,周围一片喧嚣吵闹,让他莫名的感到不悦。

想回谢府。

施青青见他不说话,便唇角一翘笑得温柔腼腆:“世子,我们郡城每年逢庆节都会在环城河边放天灯,要一起去看看吗?”

谢潇南闻言看了她一眼,清冷的眸光落在她满是笑意的脸上,而后道:“不必,没兴趣。”

说完他抬步离开,甚至连一句客套话都不说。

施青青看着他的背影,只觉得他那雪白的衣袍在人来人往的人群中,像是落在黑暗之地熠熠生辉的明灯。

飞蛾扑火,在这种地方,谁不向往那一盏明灯呢?

只可惜这盏灯,似乎已经照在了别人身上。

施青青轻轻叹一口气,目露惋惜。

温梨笙从台子边离开之后,开始漫无目的地在路边闲逛,视线划过琳琅满目的贩摊,来来往往的年轻男女,突然感觉索然无味。

这些风景她年年看,以往不觉得有什么,不知道怎么的现在突然觉得没什么意思。

沈嘉清走在她旁边,轻轻撞了一下她的肩膀:“梨子,前面有比赛猜灯谜的,要不要去玩玩。”

温梨笙踮起脚尖朝前面看了看,心想着反正也很无味,倒不如去玩点东西,便应道:“好啊。”

两人并肩过去,拨开站在前方的人群,温梨笙高高的举起手:“我也要参加!”

人群中的一大片空地里,站着几对男女,男女中间摆着一张桌子,桌上放着笔墨纸砚。

主持这个游戏的依旧是个女人,一般这种撮合姻缘的游戏都是女人主持,毕竟做的是“红娘”的事。

那女人见温梨笙主动举手,便笑吟吟的将她和沈嘉清邀请到中间的位置:“来来来,正好还有一个空位置。”

温梨笙往那最后一个空位走去,冲鱼桂招了招手,鱼桂就拿出银子递给女人,这种游戏并不是白白参加的。

女人收了银子,笑着来到沈嘉清和温梨笙这一桌前说道:“两位来晚了,我将规则再说一遍,这桌上摆着的纸就是给你们用的,前几轮你们互相出谜题然后解答,若是谁答不上来,就要给对方一个小物件,头饰耳饰手饰品任何东西都可以。”

“后面呢,则是回答我准备好的谜题,若是答不上来啊,可就要给我银子咯,一题答不上来是十文,两题答不上来是二十文,以此类推。”

温梨笙听了倒觉得蛮有趣的,于是点头表示明白,但等女人走后,她对站在对面的沈嘉清道:“咱们稍微改一下规则怎么样?”

沈嘉清道:“你想怎么玩?”

温梨笙看着桌上摆着的墨笔,坏坏的一笑。

很快女人就敲着一面小锣,宣布游戏开始。

第一回合是女子先出题,温梨笙想了想,而后提笔在纸上开始写,站在中间的女人不徐不缓的发布指令:“姑娘们写完之后将谜题给公子,让公子们将答案写在纸上。”

若是男子将正确答案写出来了,那此关便算过,但若是没写出来,男子就要拿一样东西给女子。

第一轮的结果出来之后,人们看见其中有两个男子将随身的玉佩和锦囊递给了姑娘,唯有最后一桌的姑娘拿起了墨笔,在对面的少年脸上毫不留情的挥墨,在他脑门上画了一只小王八。

“……”

女人惊诧地走到两人身边,看了眼沈嘉清额头上的小王八:“这……姑娘,你为何要在这小公子脸上画东西?”

温梨笙理所当然道:“他没答上来我的题啊。”

沈嘉清举着纸抗议:“你这谜题那么长,我怎么解答啊?”

纸上写着: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若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

温梨笙搁下笔耸耸肩,看着他头上的小王八轻笑:“谜底是萤火虫啊,你自己答不上来的。”

沈嘉清握紧拳头,对女人道:“快点敲锣,我要给她出题!”

女人惊了一跳,连忙再去敲锣,开始了下一回合。

于是众人就看见,旁边的几对男女情愫旖旎,男子温声轻笑女子低头害羞互赠物品,而站在最边上的少年少女却一笔笔的在对方的脸上画下各种各样奇怪的图案,两人的脸上基本没有一块干净地方了。

突然温梨笙惨叫了一声:“沈嘉清你这王八犊子,你笔上的墨滴在我衣服上了!”

沈嘉清反驳道:“谁让你乱动!”

温梨笙将笔抢过来,挥手一甩:“我给你衣服上添点色。”

沈嘉清劈手夺回,也学着一甩:“我给你也来点。”

温梨笙的脸上已经满是墨笔,画着各种小狗小猫小王八小兔子,将两个脸颊和脑门占满,鼻尖上则画了一朵扭曲的花,两条眉毛还被墨笔给贴心的描了几遍,粗得堪比两根筷子。

而沈嘉清也好不到哪去,起初还有几个像模像样的图案,画到后来温梨笙脾气来了,将他的脸一块一块的涂黑,他答不上来的题比温梨笙的要多,好些个汇合下来,一张白俊的脸基本上被涂成全黑的了,说话的时候露出白白的牙齿。

两人脸上没地方画了,隔着桌子比划了起来,墨笔在对方的衣服上洒落,留下大大小小的圆点。

鱼桂和杜瑶见了,急忙上去拉架,席路在旁边已经笑得眼泪一把一把的流,人群顿时哄闹不停。

好不容易将两人从人群中拉走,鱼桂又给女人赔了些银子,此事才算作罢。

温梨笙和沈嘉清就这样顶着奇怪的脸大摇大摆的走在街上,尽管所有路过的人都投来奇异的目光,但两人压根不在意。

杜瑶在旁边,偷偷瞧了一眼温梨笙满脸墨痕,鼓着腮帮子有些生气的脸。

方才她和沈嘉清上去的时候,杜瑶还感觉有些失落,但现在她却觉得没跟沈嘉清一起参加方才的游戏,简直是她今天晚上做的最对的选择。

啊不,是这一年来最对的选择。

沈嘉清此时一张脸已经黢黑黢黑的,完全看不出任何表情了,若非是灯照在脸上,他约莫能在这夜色中达到隐身的效果。

不过尽管是这样,有时候走在人边上他突然开口的话,也会把人给吓一大跳。

温梨笙走了一段路情绪就下去了,看见路边卖的有糖人,她又和沈嘉清兴颠颠的跑去买,两人刚在糖人前站定,就吓走了两个正要来买糖人的孩子。

温梨笙这才看到摊前有个熟人,正是前些时候在山水居所见的胡书赫,他穿着一身淡蓝色的锦衣,发上戴着白色的小玉冠,看起来颇有世家公子的风范。

“胡书赫。”温梨笙出声喊他。

胡书赫转头,就看见一高一矮两个人站在边上,衣服上墨迹点点,再往上看,那一张脸简直不能看,完全没有一处能让他辨认的地方,胡书赫不敢认人,没吭声。

沈嘉清跟他是有梁子的,皱着眉头不满:“你怎么在这?”

胡书赫这下听语气,给认出来了,往沈嘉清黢黑的脸上瞧了几眼,欲言又止。

温梨笙道:“胡公子也来吃糖人啊,看来咱们的品味差不多嘛。”

胡书赫的糖人正好做好了,他从摊主的手里接过,随手递给了旁边站着的小姑娘,对温梨笙道:“温姑娘说笑了。”

跟这两个人品味一样,他倒还不如直接承认自己没品味。

温梨笙歪着脸看了看胡书赫身边的小姑娘,眉眼与胡书赫有几分相似,想来是他妹妹,只是那小姑娘拿着糖人倒没急着吃,而是有些胆怯的看着温梨笙那张鬼画符的脸。

温梨笙与她对视一眼,突然咧着嘴做了个凶巴巴的鬼脸,咆哮一声:“啊呜——”

小姑娘顿时吓得一激灵,害怕地抱住了胡书赫的腿。

温梨笙哈哈的笑出声,问胡书赫:“这你妹妹?真可爱呀。”

胡书赫摸了摸自家妹妹的脑袋,神色如常道:“看来温姑娘今夜倒是玩的尽兴。”

她点点头:“还行吧,不过没有发挥我的全部实力。”

胡书赫瞥一眼沈嘉清那张全黑的脸:“温姑娘谦虚了。”

简单客套了两句,胡书赫就拉着吓得一直抱着他腿的妹妹远离了这两个神经病,不过走之前还是很贴心地说:“前方的路边有卖各种面具的,两位可以去看一看。”

温梨笙和沈嘉清买完了糖人之后,从前方路过,就看到了胡书赫方才所说的面具摊,上面挂的有半包脸和全包脸的,思及两人脸上没有一处干净地方,于是都选了一种画着青面獠牙的全包脸面具。

虽然这凶兽面具与温梨笙一身雪白的衣裙完全不搭,但也好过顶着一脸王八兔子招摇过市。

只是这样一来,糖人就吃不成了。

温梨笙咬下一块含在嘴里,顺着人群往前走,来到了放天灯的最大聚集地,环城河岸。

往年放完天灯之后,温梨笙就会回家去了,这次比往年要快一些走到这里,温梨笙也不打算继续逛了,便让鱼桂买了天灯。

每逢春节、上元节、端午节、拜月节这四个大日子,沂关郡的人都会在这一日放天灯,不论贫穷贵贱,都想把自己的祈愿寄托于天灯传达给天上的神仙。

温梨笙每年的愿望不是吃喝玩乐,就是希望温浦长不再按着她的头让她去念书,但今年对着天灯再提笔的时候,她犹豫了一下。

恍惚间闪过的念头,就是希望谢潇南以后别当反贼。

等她回过神时,天灯上已经落了笔,写下一行字:

河清海晏,万物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