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蜀地的问题

兵道争锋 倚夜听雨 2128 字 2022-09-13

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计划,对蜀地进行彻底的改造,否则我暂时更倾向先维持原状,让中原先行回复。”

听到李适的话,张九章开口道:

“我们虽然没打算对蜀地进行行动,但可以先对蜀地进行渗透。

在汉中与蜀地招募士兵进行训练,方便让他们以后在蜀地建立屯田营,安排教社进入汉中与蜀地地区,开始渗透底层的权利,同时也有助于我们了解蜀地情况。

虽然这些安排不能解决蜀地问题,但这些有助于我们将来解决蜀地问题时打铺垫!”

“好,就按照九章你说的来!”李适听到张九章的话,倒是认可的点点头。

虽然自己的想一口气把事情解决掉,但张九章这种正常的行政手法,一点点向蜀地进行渗透,终究是没有错的。

甚至等到这股力量积累到一定程度,说不定直接就把蜀地给按住了。

可以说是堂堂正正的阳谋,只不过这股力量的积累与解决太需要时间了。

更大可能是,在有限时间里,那些派遣过去的军屯,很可能会被蜀地本身给吸收消化。

“既然准备掺沙子,其实我们可以换种玩法!”陈知白思索了一会儿,站出来说道。

众人的目光全部都向着陈知白看了过去,很是显然,陈知白就是适合出主意。

“大建兴国,就是大王用来对付异族的那一套政策,实际上也可以用在蜀地!”

陈知白从容不迫的道,“我们可以假装说要修缮蜀中到关中的道路,在现有基础上进行修缮也好,直接用军团攻击来砸山开凿也好,我们自然而然需要大量人力资源。

如果是拥有户口的,那我们正常对待,如果没户口的,我们可以把蜀中百姓重新编辑户口安置在汉中开拓,为将来谋划蜀地做准备建立一个榜样就好!

汉中与蜀中相隔不远,有汉中作为榜样,将来我们着手处理蜀中时,相信蜀地的抵抗力量会弱小得多,因为说到底他们想要的是割据,而不是真正的分裂!”

李适听着陈知白的话若有所思,说实话,李适明白自己对蜀地的想法有几分的偏颇了。

因为蜀地一开始想要的就是成为类似国中之国的待遇,他们承认李适的统治,也愿意上交税负,但他们不希望李适插手管理蜀地。

这种想法如果过个几百年也许是那种大逆不道的想法,但在这个由战国转变向统一的特使时期,在偏远地区有这么一群人是很正常的。

他们不是不拥护李适,因为他们手上的武力根本就没有办法与李适对抗。

但他们不想接受郡县制度,因为秦末大战没有波及他们,但大秦的覆灭让他们好不容易挣脱掉了束缚着他们的郡县枷锁,现在哪怕天下归一,他们依旧不愿意重新接受郡县。

而事实上蜀地这种封闭的环境,贯穿了整个两汉,不论是公孙述,还是刘备,能够以蜀地一地与整个天下僵持,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蜀地这种残留的封闭环境没有被彻底根除。

当然,如果李适愿意,直接派兵过去,然后狠狠的犁一变,自然就什么都解决了。

但李适连项策羽都愿意放过,如果不到万不得已,肯定不想要对蜀地起兵灾的。

而且陈知白的话也提醒了李适,自己最擅长的本来就不是什么军事,而是内政!

所以能够用内政解决的,就别用军事来解决,而且李适也已经想到了办法。

为什么在自己的时代好像亲戚的味道好像淡了很多,好像每家每户都自己过日子去了。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各家各户在改革发展的浪潮中基本上都饿不死了。

是的,饿不死了就足够了。

任何家庭在正常情况下,都能以家庭为单位抵抗经济风险,所以古代那种宗族或者亲戚互助模式自然而然就被新时代给淘汰了。

但在古代因为生产力不足,一般百姓想独立生存真的很难,尤其对蜀地这个封闭环境,几乎山沟沟一片土地一个部落,更是需要大家一起抱团才能在土地里刨食。

所以,如果不希望派兵进去直接把蜀地的杀得血流成河,那就要想办法让普通百姓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