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准备出兵

兵道争锋 倚夜听雨 2138 字 2022-09-13

听到这话,甘章心理默默的感叹了一句,岂止是一百万,在自己开展新兵试炼后,经过自己手的新兵就超过百万了。

他们全部都经过了军事化的训练,留在汉中成为为汉中工作的工人,要知道汉中工人基本上都拥有继承天赋,而且是洗白了的继承天赋。

这天赋在平常的时候看不出来,但真需要他们时,不论是补充到任何李适体系下的军队,都能快速的掌握这个军队相应的天赋,而这能力可就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

甘章从这里自然也就想到了王二宝的身上,自己在开发汉中建设蜀地天桥,弄出了这么多看起来是白板,实际上能在李适军团体系中快速转职的大量半成品。

那么王二宝呢,他又练出了多少兵!

他走得是组织类路线,没熔炼一说,那他一直带着的工程兵的协力天赋又到哪一步了。

所以,甘章真不怕蜀地的世家与富豪闹起来,只是希望他们在蜀地的富豪与世家闹起来的时候能够别大开杀戒。

毕竟要这蜀地的天桥成功跨越了汉中,沟通了长安与成都,那很多蜀地的问题都将不会是什么问题,而杀戮终究只是解决一时的问题。

至于这么说的原因,主要是叮嘱郅都,因为郅都是法家的,杀心贼重的那种法家。

而很快甘章便带着五万的秦地军团向陇西而去,准备在武威、张掖一代进行布置,从而防备匈奴,如果匈奴真的袭击河西走廊,那甘章也能快速的派兵支援。

紧接着收到了这个信的是韩知兵。

现在韩知兵的驻地是在渔阳郡,这里既是他的封地,也是他的屯兵地点。

所以韩知兵也能够根据需要给自己以权谋私,李适自然也知道韩知兵所做事,不过对这件事情,李适也是怀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为不论韩知兵把渔阳经营的再好,等他分封诸侯王时,经营好的渔阳那自己就笑纳了。

如果说,李适与匈奴最繁荣的商品贸易是河套附近的商贸城,那渔阳就是整个中原最兴盛的奴隶贸易所在地。

为什么永济渠短短的五年时间就完成了,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能够从渔阳这里购入大量奴隶,把他们的命填入到永济渠中,毕竟建设到底是要用命填的!

当然,还有一点匈奴贵族那边表面上也是禁止出售其他草原民族的。

因为李适当初想出来的,从匈奴这里收购劳动力,对匈奴人来说,其他草原民族算人吗?

当然不算。

所以他们把人这些劳力卖给李适,能够换到茶叶与丝绸,自然是非常满意。

不过这种劳力购入只是持续了三年,匈奴出现一个叫做中行说的汉人,相当受冒顿信任。

中行说指出这是李适的毒计,只要匈奴进行这个贸易,那匈奴就永远不可能消化草原上的民族,那匈奴想整合草原的力量便了了无期了,所以禁止与大汉的人口贸易。

而明面上的人口贸易虽然被禁止了,但可不代表这件事情彻底落下帷幕了。

毕竟这条产业链已经建立起来了,匈奴贵族已经见到这条产业所带来的利益了,尤其右贤王摩柯,对他来说,这东西是他跟大汉交易的硬通货,怎么可能说舍弃就舍弃。

冒顿虽然在明面上毁了这条产业链,但又不给从事这行业的人找到其他工作。

所以匈奴族中的一批人就开始暗中进行继续贩卖,甚至因为在匈奴不方便做这个就套了一层东胡的马甲。

而属于劳力贸易的体系,也渐渐向着西域与辽东地区发展,至于贸易城自然是见不到了。

而且因为匈奴明面上禁止劳力贸易,这就让劳力的价格反而涨了。

这让匈奴中干这个人就更多了,纵然是冒顿有心打击,但这种对匈奴本族各个阶级都有利的事情,想要彻底杜绝掉,几乎是不可能的,至少以匈奴现在的执行力绝对不够。

所以,冒顿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中行说暗中收集证据,等到自己想要对谁动手的时候,这些证据至少是一个能够清洗政敌的理由。

而对韩知兵来说,因为渔阳这里的劳力贸易慢慢的发展,连带着属于他的封地也开始飞速的发展起来。

虽然韩知兵不是很懂这些事情,但对于自己封地有利的事情,韩知兵自然不会拒绝。

而这时候,随着李适的信息传来,韩知兵也马上召集了自己麾下的将领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