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建立新城

兵道争锋 倚夜听雨 2181 字 2022-09-13

毕竟整个大军的行军速度,不是由最快的军队决定的,而是由最慢的军队决定的。

不过,至少夺下了乌桓的领地,占领了西拉木伦河,自己也算是拿下了战略要地。

这条河流算是西辽河的源头,所以物资可以通过永济渠到蓟县,然后送到津口,再从津口出发走渤海到辽河,再从辽河把粮食运输到西拉木伦河。

虽然绕了一大圈,但这年头的水路运输成本就是比陆路运输要低得多。

这样乌桓所占领的这地区就变得非常关键了。

非常有必要在这里修筑一座积蓄粮草的城市,成为自己进攻匈奴的桥头堡。

至少自己下次北伐,不必再从蓟县出发,而是直接从乌桓这座新建立的城市出发讨伐匈奴,想来能够省去不少的事。

想到这里,韩知兵便找来陈豨道,“陈豨,我给你一万士卒,你挑选乌桓人为劳力在这里建设座新城市,至少在入冬前,用木头把篱笆和城市框架先搭建出来,然后种下冬小麦。”

“在这里建设座新的城市?”陈豨听到韩知兵的话有些难以置信。

“嗯!”韩知兵点头道,“这里地势开阔,水草茂盛,若开垦出来,而且看这温度,应该能种上一季粮食。

而只要能种植一季粮食,那我们明年就能够直接从这里出兵进军匈奴,比较起从蓟县出兵,不知道方便了多少。”

“遵令!”陈豨听到韩知兵的命令应答了下来。

陈豨算不上从底层出身,但至少在预备役中待过,可以说一步一步到了如今的地步。

而这些将领,若说多么精通种植那是不现实,但若说不会种田那就更是笑话了。

再加上现在手上有大量乌桓俘虏,陈豨也不客气,就按照当初俘虏营的制度管理着他们,让这些乌桓的俘虏们去开垦田地也就是了。

现在已经快要入秋了,一般上来说秋天时就要播种冬小麦,第一年开垦荒地陈豨也不指望能够种植出多少冬小麦来,自然是能种植多少,那就种植多少了。

至于粮食的种子则交给冯唐来负责,毕竟船支从津口到辽河几乎畅通无助,不过想要更进一步的进入到河道之中,那就必须要用小船了。

有的地段水流湍急,有的地段还有礁石与淤泥,需要对河道进行一定休整才能通行。

不过不论怎么说,至少这些地方都能靠人力资源去慢慢解决,而这就有投入建设这座城市的价值。

韩知兵把这件事情写在信鹰上后,便放飞了信鹰,让这信鹰向长安飞去。

韩知兵很清楚,这件事情虽然是自己提出来的,但想要在这里成功建城,到底还是需要李适的同意。

因为建立城池这种东西,需要的不仅是资源,更重要的还是人口。

人口才是一座城市的根基,如果没人口的话,就算将其建造起来,也不过只是空城。

随着韩知兵把这些事情处理得七七八八,重新整军后,韩知兵便带着十一万将士继续北上,向真正属于鲜卑的地方而去,他也想要看一看,匈奴到底会不会插手!

而韩知兵放出的这支信鹰展翅高飞,飞过千山万水,到底来到长安。

养鹰人取下韩知兵的信纸,便很快送到李适的手中。

李适看了韩知兵的信息后倒有些意外,手指开始忍不住的敲打起桌子来!

见到这幕,同样在内政厅中处理着政务的众人不由停放下了自己的笔看着李适。

“大王,可是发生了什么事?”张九章看着脸上带着几分犹豫的李适问道。

“韩知兵给我的信息,他已经顺利的攻破了乌桓,接下来他会继续进军鲜卑!

无论如何,他都会去尝试把匈奴给逼出来!”李适看着信上的内容开口道。

“乌桓已经被灭了吗,真不愧是韩帅,距离出兵,都还没有半个月吧!”陈知白感叹道,继而又对李适询问道,“如此的事情应该是好事才对,大王为何做迟疑的样子!”

“好事归好事!韩知兵在攻破了乌桓后在乌桓人的原址上重新进行建设新城,并且在下次北伐匈奴时,这座城市能作为桥头堡之用!”李适道,“至少还懂得知会我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