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飞星令牌,一张字条

徐行虽然还是有些不太放心,但暂时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只好把身上的书放在旁边较为干燥的地方,握着砍柴刀,踏进了水池里面。

自从学了《柴山十八路》,徐行无论到哪里,都要带着他的砍柴刀,除了可以抽空练习刀法以外,更是可以防身。

池水果然不深,仅仅只是到徐行的膝盖位置,而且并没有什么危险。

徐行瞪大眼睛,在池中找了片刻,甚至伸手在池底捞摸,接连捞出来好几块石头之后,才终于摸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东西。

拿出来一看,是一个小小的椭圆形的令牌,通体银色,大约只有七八厘米长、三四厘米宽的样子。

之前徐行看到的那道银光,估计就是它不知道什么原因,在水里折射出来的一抹反光。

令牌的正面刻着两个篆字,徐行看了半天,连蒙带猜,才认出是“飞星”二字。

在令牌的背面,刻着的就是正常的隶书了,上书“卓胜”二字。

徐行暗自琢磨:“飞星?卓胜?这似乎是一个名叫‘飞星’的势力的身份令牌……”

随即,将目光望向张成堆起的那个石堆,又想道,“这个死去的人,难道就是卓胜吗?”

眼见来到洞窟已经耽误了不少时间,也不知道这令牌会有什么用处,徐行随意将令牌收进怀里,拾起两本书,快步走了出去。

出了洞窟,又等了二十多分钟,徐行发现,绳子居然还没有放下来。

这让徐行心里有些发毛了:“怎么回事?这么久还没有放下来,该不会是想把我丢在这崖底吧?”

好在,又过了十来分钟之后,绳子终于下来了。

绳头上还绑着一块石头,跟着一起垂落下来。

徐行再次把绳子绑在自己身上,攀上悬崖。

上去之后,徐行才知道,原来他们已经把绳子下放三次了。

前两次把绳子放下去之后,拉上来的却都是空绳。

起初还以为是徐行出什么事了,后来,还是张大婶发现海风太大,觉得应该是绳子下垂的过程中,被风吹偏了,导致徐行在崖底根就等不到绳子。

于是,才有了第三次在绳头绑着石头放下来。

张大婶和张成相聚之后,两人都十分高兴,回到渔村之后,张大婶又拿出许多银钱感谢村民们,然后便准备回返。

不过张成却是打算先回郡府府衙报到一趟,销了自己的死亡档案,向上司告假之后,再一同回家。

张大婶也知道这是正事,即便心中对府衙有所不满,也不便阻止。

当日黄昏时分,徐行等人便坐着马车,来到了南城郡的府城。

府城的城墙,看起来比县城的要高大气派许多,行人往来不绝,叫卖声此起彼伏,纷纷攘攘,热闹非凡。

一行人先在一家客栈订好房间,然后张成去府衙报到,而徐行却是因为第一次来到类似中国古代的大城市,想要在这府城里转上一转。

张大婶觉得累了,叮嘱了他们几句,便在客栈里歇息。

徐行出了客栈,先是买了几个糖人,又买了几个烧饼,走在路上,一边吃一边随意四处打量。

一路漫无目的地走着,忽然一个与徐行年岁差不多的乞丐来到徐行的面前,张口说道:“你是叫徐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