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第 211 章

今日宫中一片混乱,所以哪怕出宫时已经过了晚膳时间,萧应离也没有用膳。

王府的管事早有准备,很快就为他们殿下跟客人整治了宴席。

这一次,府中的御厨大展身手。

他终于没有再只按殿下的要求做朴实粗犷的西北风格食物,而是做了一桌的精致淮扬菜。

陈松意一上桌,就看到桌上熟悉的精致菜肴。

坐在主位的厉王见了她的反应,对她说道:“上一次在我这里用早膳,忘了你跟我们不同,比起西北,应该更习惯江南口味吧。”

秦骁没上桌,他早吃过了。

此刻站在厅中,他尽职地贯彻自己亲卫的职责,极力争取新任军师跟她小师叔的好感。

他眉飞色舞地道:“知道军师是江南人,殿下交代了,军师若是再留在府上用餐的话,一定要让最擅长做淮扬菜的关御厨发挥一下。”

“是,是。”胖乎乎的御厨站在一旁,为自己终于能在王爷面前大展身手而高兴。

在秦骁的示意下,他介绍了一番自己的拿手好菜,然后期盼地等着他们品尝反馈。

“动筷吧。”

萧应离抬手请道。

虽然是第一次跟王公贵族坐在一起吃饭,但游天没有丝毫的不适应。

萧应离一说,他就动了。

陈松意于是看着他,等他的评价。

等他把食物咽下,萧应离才问道:“如何?我家厨子做的菜合不合先生胃口?”

“不错。”游天很客观地点头,道,“不愧是御厨。”

然后才对很讲礼仪,让长辈先吃的师侄道,“快吃吧。”——别饿坏了。

他们在厉王府等主人回来等到现在,他还好,还吃了一些茶点。

但她却是一直在跟秦骁谈事,确定着厉王的布置。

“先生喜欢就好。”厉王看向御厨,笑道,“赏。”

“谢殿下!”御厨脸上的肉笑得抖了两下,高兴地退出去了。

这一桌丰盛的宴席,个人吃,一点都没有剩下。

像每一个初见游天食量的人一样,萧应离也受到了不小的震撼。

陈松意解释:“这是我们师门修行的功法缘故。”

而小师叔只是平日在山上吃得少了些,受的影响重了些。

也多亏了他跑下山这几回,吃了那么多粮食跟肉,才让他的身高往上涨了一截。

现在他跟陈松意站在一起,要高出她一个头了。

厉王开了个玩笑:“无碍,我们厉王府养得起。”

因为知道游天的医术了得,而对皇兄的身体跟两天后要前往东郊皇陵的安全考量,所以他邀请游天这两日留在自己身边。

游天既已经答应了陈松意,会跟她一起帮厉王对付草原人,那现在她需要他去哪里,他都配合。

于是她一点头,事情就这么定下了,他留下。

等用过晚膳以后,萧应离又让人送了一把刀上来。

他拔刀出鞘,让陈松意看过,然后送给了她。

等她伸手接过,他才温声道:“你还没有趁手武器,我看你应该是用刀的,卫国公送的刀虽好,但却太过显眼,你应该不会想带着出门。这把刀是我打造的,用的是我封地出产的金属。”

陈松意再次拔出了一段刀身,看到上面映出自己的眼睛,忍不住道:“好刀。”

百锻成钢,这是一把好刀,而且配上刀鞘很是低调。

在它出鞘之前,谁也想不到它会如此锋利。

她见之心喜。

就算是她的父兄也好,也没有得到过厉王殿下亲手锻造的刀。

若是让刚刚去找回乡的工匠打造了一把新枪的风珉知道,一定会嫉妒一辈子。

“谢殿下。”

她把刀重新归入鞘中,看到上面已经绑好了稳固的系带,于是利落地背到了背上。

她要归去,游天要留在这里。

在席间对兄长他们说的借口,意外成真了。

小师叔送她到门边,陈松意要让他止步,不必再送。

游天却抢在她开口之前对她说道:“姓萧的太会收买人心,能让天下人都对他们萧家死心塌地。”

犹豫了一下,他才道,“你不要太过为他豁出性命……”

“我不是为他。”陈松意见到小师叔肩上沾到的叶子,于是伸手为他拂去,然后才道,“我是为我自己,为这天下许多人。”

她说完收回了手,在游天愣住的时候一个起跃就落到了墙上。

对着游天一点头,她人很快就不见了。

……

翌日,城外。

城门一开,一支西域商队就带着他们的货物从京城离开。

他们的马车堆放的货物远比他们预想的要多。

甚至为了能拉得动这些东西,他们还不得不多买了两匹马。

当这支队伍走到城外一座亭子的时候,等在那里的裴云升站起了身。

跟商队里那个能说中原话的西域商人交流过后,双方互相确认了身份,然后他就坐上了他们装载货物的马车,在这个寒冬的清晨,跟着这支商队一起出发了。

各家勋贵子弟在被风珉从京兆府捞出来以后,都被家里好好地训斥了一顿。

本以为这一次又要被禁足一段时间,没想到第二天风珉就向各家递了帖子,邀他们出来。

这一次,他不是要去撵猫斗狗,吃喝玩乐,而是准备去向城外的流民施粥。

“都拿出个章程来。”京城最好的酒楼里,把他们解救出来的风珉开了一桌宴席,“要出多少钱、出多少人、要做什么,还有你们家有没有人想要参与一回,或者捐一些钱的,都快点确定。我不在京城这段时间你们也胡闹得够了,该做点好事了。”

对风珉的话,他们都十分言听计从,因为发现照他说的做了以后,不管是家里也好还是京城的百姓也好,对他们的容忍度都有所提高。

一开始他们跟着他做这些事,只是为了换取点自由度跟零用钱。

后来想起来,也会自发地去一回,却不完全是奔着那两样去了。

潜移默化,算是风珉对京城的这些祸害最好的改造。

就像现在他一提,他们便一个接一个地道:“我田庄今年的产量不错,我出百石黍,百石麦。”

“我跟他一样,再加两车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