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族田

顾青云就让顾三元在城门口那里等自己。

“明天我家摆酒,你记得去。”顾青云叮嘱道。

“我去喝杯酒就走,免得你说我抢了你的风头。”方子茗取笑道。

顾青云仔细看了他一眼,点点头:“很有可能,谁让你长成这样?”他还属于那种普通人的俊,方子茗就是特别俊美,加上他头上进士的光环,去的话肯定很多年龄不同的女人议论和偷看。

爱美是人的天性嘛。

两人聊了一会,到了城门口才分开。反正大家以后还有大把时间可聊,不急一时。

回到家后,赵玉堂早就到了,两人早就约好下午见面。

见到赵玉堂,顾青云很是高兴,说了别后的情况。

“你儿子和女儿呢?怎么没带来?”顾青云见只有他一人,忙好奇问了一句。

“他们外婆身子骨有些不爽利,内子就带着他们去外家服侍了。”

“病得可严重?”难怪赵玉堂没有在他回来后就来找他,顾青云问,“我这里从京里带了些好药材回来,你看是否能用上。”

“不用,她这是老毛病了,家里都有药的。”赵玉堂内心很是感动,他之前还有点不安,他们虽说是多年的好友,可顾青云已经是进士,身份差别很大,本来还以为两人之间会有隔阂,没想到他对自己的态度一点也没变。

想到这里,赵玉堂的态度就更加放松了。

“青云,你怎么就那么厉害呢?这么年轻就考中进士了!”赵玉堂今年已是而立之年,嘴唇上面已经留有胡子,身材看起来依然健壮,神态沉稳。

顾青云莞尔:“没办法,这是个人天赋问题。”说着就笑起来,继续道,“说笑的,主要是我运气比较好。”

赵玉堂摇摇头,中气十足地说道:“不,我就是觉得读书真的看天分的。你看我,都三十岁了,去年才在院试中考取秀才,名次挂在最后,差点就没上,要不是我去县学苦读几年,就更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考中了。”

“那你现在还想继续考举人吗?”顾青云又问。他考中秀才的事,自己早已知道,两人一直保持联系,每次他在京城写信回来,都是写几封一起,有他爹娘、岳父岳母、何谦竹、赵玉堂的,偶尔方子茗也寄信的话,两人就共同承担邮费。

“我现在不好在县学读书,我爹这几年身子骨不太好,加上我读书又花了一大笔钱,儿子也已经启蒙,过几年就可以下场,到时要花的钱就更多。”赵玉堂笑道,“我儿子的性子和我一样,喜欢学武多过习文,不过不管怎样,我都要摁住他考中一个秀才才行,我都能考,他怎么不能?”

顾青云点点头,知道他现在在接手家中的生意。

他还知道,虽说赵玉堂还会继续读书,可他要忙于生计,以后考中举人的希望很渺茫。不过没办法,赵玉堂是家中独子,他爹身体不好,家里只能由他来抗了。

等赵玉堂走后,顾青云就把他的两个堂弟叫来,开始考校他们的学业。

趁着他在家,赶紧教给他们一些知识,比如怎么在考场上让自己保持冷静,平时怎么学习,哪本书最重要等。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顾青云还是希望自己的堂弟们能在科考上有成绩的。

六月十九日,顾家办酒席庆祝顾青云考中进士。一大早就先举行了盛大的祭祖仪式,在外面的顾家族人没有特殊情况的话,都要赶回来参加。

男人和男娃们在祠堂里面,女人们站在外面。

祭祖的气氛肃穆庄严,整个过程除了听到顾伯山的声音,其他人鸦雀无声。

看着顾伯山和顾季山等几个族中老人虔诚的样子,还有其他族人兴奋自豪的模样,顾青云才真正感受到古代一名进士对于一个家族的影响力。

只要一人有突出贡献或成就,其他族人就自然而然依附过来。再加上有族谱、宗祠、族田,宗法、血缘关系就能得以强化,族规、家训在族人眼中就具有权威性,可以约束子弟,力往一处使。

顾伯山在祭祖时就和几位老人商量,想把他办的私塾改为族学,让族中子弟免费读几年书,能识字会算数,之后有天分的就继续读,没有天分的就可以出去找活干。

只要能识字,找点活干还是比较容易的,不一定要困在林溪村种田。

其他林溪村的人想要跟着他读书,还要继续交束修。

大家都同意了。

“可是这费用……”三叔公颤颤巍巍地提出,“这是得买族田啊!”

“对的,每家每户都要出一点银子,大家量力而为。”顾伯山慢悠悠说道。反正顾家现在只有五房人,除了他和弟弟家,其他三房都没什么钱,他也不指望了,只是告诉他们一声而已。

顾青云垂下眼眸,这些事大爷爷早已和他说过。

果然,大家都很赞同买族田。族田分为祭田、学田、墓田、义田等,顾名思义,祭田就是出产主要用于宗祠祭祀的族田,学田主要用于族学开支的,都属于族里的共同财产。

因为银钱有限,就先买来做学田,让孩子们读书才好,其他的族田等有银钱了再慢慢买。

买了族田后,顾家就能成为一个有凝聚力的家族。以后别人提起林山县顾家就是专指他们家,在整个县城都有极大的影响力。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