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升官

刚一躺上床没多久,小石头就滚到他怀里,暖烘烘的,笑呵呵说道:“爹爹,我们一起睡。”这是当初答应他的条件之一了,在顾宅,小石头是和小鱼儿睡一张床的。

顾青云抚着他的头发道:“乖,明天还要早起,快睡吧。”他从这里到翰林院,骑马要差不多一个时辰,明天更要早起。不过被窝里暖暖的,这是有儿子暖被窝吧?

“爹爹,你觉得和我睡好,还是和娘亲睡好,还是和弟弟?”小石头不知从哪里掏出欧夫子送给他的木雕,一边把玩一边问道。

顾青云闻言,哭笑不得,拍拍他的背部,笑道:“当然是和你娘了,我怕你尿床。”好吧,这么一说,他就想简薇和小鱼儿了,也不知道简薇今晚睡得好不好?肚子里的孩子还闹腾吗?

比起小石头和小鱼儿的乖巧,这个孩子最为闹腾,不知道还是不是男孩?毕竟这么活泼。

“爹爹坏,我才没有尿床呢。”小石头嘟起嘴巴,“我最喜欢和爹爹、娘亲一起睡了。”

顾青云微微一笑,把他手中的木雕拿开放好,把他的一双小手放进被窝里,又看了一眼快要燃尽的蜡烛,道:“快睡吧。”等他睡得迷迷糊糊、半梦半醒间,突然一个激灵。

他终于明白欧夫子的那股阴冷的气质像谁了!顾青云想到内卫的那些人,是广大官员最为痛恨的,他们是天子的爪牙,暗地里的眼睛。内卫直属于皇帝,只有皇帝能调动,全国各地不知道有多少内卫的探子或下线。当初能建立新朝,内卫就立下大功,建朝后还继续存在,只是由暗转明。

内卫相当于现代的情报局或国家安全局,这让顾青云想到平行时空的锦衣卫,幸亏这些内卫只有监察职权,没有抓捕的权力,否则就和锦衣卫、东厂西厂差不多,那样的话更吓人。即使他自认为没有做任何违法的事,可他还是怕被牵连栽赃、怕一不小心就触雷。

这些年被查出有问题的官员,有小道消息流传,据说大部分都是内卫查出来的,这更让官员们对此机构讳莫如深。

顾青云进皇宫时,偶然见过内卫的头子,对方不苟言笑,阴气深深的,气质让他印象极为深刻。

欧夫子的气质有点点相像。

他一下子就清醒过来,仔细思忖一会,还是觉得太过于敏感,应该不是真的,不明白自己怎么会突然想到这方面来了。

而且就算是真的那又如何?自己还是得当做不知道。

想到这里,顾青云不再想欧夫子的事,开始平心静气,争取早点入睡。

一年后,顾青云升为从六品史官修撰,分到自己手中修史的任务加重,不再是打杂了,而是可以一定程度地参与进去,这让他比以前忙了许多。

不过即便如此,还是得每两天去皇家书院上一次课。

让他失望的是,他接到同事张夫子的消息,说还是没能在当地找到姑姑和外公外婆家的信息。

有了失望,还有希望。他再一次当爹,这次简薇生的是个粉雕玉琢的女儿。

顾青云看到这个女儿时,心里很是高兴,却又开始担忧她的未来。

简薇取笑他:“女儿还那么小,你就想到她嫁人的事了。”

顾青云摇头:“女儿不同于儿子,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可女儿嫁人是一件大事,不说我们现在就要为她准备嫁妆,单是她以后的夫君就得好好找。”脑子里却把自己认识的人家想了一遍,看他们家的小郎岁数合不合适,性子如何,上不上进之类的。

“子茗家生的儿子好看又乖巧,可惜差了辈分,还是近亲。至于庞喜林家的孩子,我已经两年没见,不知道性子如何?以前他可是个泼猴。还有谦竹师兄家里的孩子,大了几岁,离得远……”顾青云拿出一张纸,列出自己好友们的家庭情况后,总觉得不是这个不合适就是那个不合适。

唉,还是儿子好啊,不用担心他以后的婚事。至于女儿,虽说要宠,可不能宠成傻白甜。顾青云想起某些事,觉得女儿教导得腹黑一点更合适。

简薇见状,和连氏说起这事的时候还哭笑不得:“夫君也太着急了,囡囡还不到六个月,他就开始折腾,等以后长大了还得了?”

连氏这些年有孩子绕膝,心情甚好,看起来更是慈眉善目,一听简薇的话就笑道:“青云做得对,可以的话,囡囡的夫君从小就看好,长大后就不用着急了。这年头,好的小郎君大把的人盯着。最好是青梅竹马,以后夫妻的感情好。”她和夫君就是如此,从小一块儿长大,一起经历过兵荒马乱,好不容易才安全活下来,感情极深,要不然夫君不会在她生不出男孩时,不想让她伤心,无论他爹怎么逼,都坚持不肯纳妾。

她看看囡囡的五官,和外孙女长得很像,以后应该也是清秀佳人。

只是一想到小石头和小鱼儿精致的五官,集合父母的优点,她还是觉得有点遗憾:这孩子如果长得像她哥哥们这么好看就好了,女孩子还是长得好看一点更吃香,更得夫君宠爱,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

不过一想到她自己的女儿和简志远,又想想青云和外孙女,她又开始怀疑:其实万事无绝对。

又两年后,顾青云二十九岁,这时,方仁霄已六十四岁,如今朝廷的律法有修改,规定二品以下的官员六十五岁就得致仕,如果身体不济的话,通过申请,还可以提前致仕,不像前朝,可以做到七十岁。至于二品以上的,可以延长到七十岁。

方仁霄的身体保养得不错,不过他也渐渐觉得精力不济,加上今年生了一场小病,通过认真考虑后,想到顾青云和方子茗都已出仕,不想再在官场打拼,就转到礼部去,相当于养老,等拖过一年,再正式致仕。

为何现在不致仕?因为致仕后没有俸禄领,除非是皇帝特别关照,否则是一点退休工资都没有的。

顾青云知道这事的时候很是郁闷,难怪有些官员会晚节不保,如果之前没有多少积蓄的话,致仕后不单单权柄不保,生活水平更会下降,除非本身就是大财主、大地主,或者经营有道,如果后辈弟子出息还好,否则真的会担忧自己的晚年生活。

对于方仁霄转到礼部去的决定,顾青云举双手赞成。毕竟户部太辛苦了,事情太多,很容易做错事,方仁霄在户部时经常下班很迟,尤其是年中和年末时更是要加班。他辛苦了一辈子,现在转到礼部会轻松一些。

唯一让方仁霄可惜的是,他的品级依然没变。大家都知道他去礼部几乎不用干什么活,就等着致仕了,所以没打算去走关系。

等方仁霄到礼部后,五月份时,顾青云发觉自己已经在翰林院待满六年。又一批庶吉士要参加闭馆考试,等顾青云等人忙完此事后,他发现自己又升官了。

顾青云直接升为正六品的户部主事,此时和他同一批的二甲、三甲进士,最高的就是正六品了,其他人还在正七品上待着,三年一考评,目前大家都在各显神通,想往上升。

当然,和庞喜林一比,他的进步就不明显了,探花郎那才叫升得快呢。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