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道理

受此影响,白烨的六十五岁大寿没有大办,但送礼的人络绎不绝。与此同时,庞喜林的妻儿也回到京城,还上顾家来拜访。

顾青云见了庞庭深的弟弟庞二郎一面,发现他的资质是没有庞庭深好,中上水平,但为人肯努力,性格稳重,这让他想起以前的自己,因此对他还是很有好感的。

看来庞喜林很会教孩子,孩子们都是他在教。

等他们一家走后,顾青云从简薇这里了解到庞家对这门婚事的看重,心里颇有些不自在。问顾景,她还说不清楚自己的感情,说是随缘,反正她不强求,于是只能暂且按下来。

顾青云工作依然忙碌,只是他如今对业务已经极为熟悉,倒是忙而不乱,不用再经常加班,于是开始花费大量的空闲时间去编写适合教火炮手的算学书,通过和火炮手的交流,里面的知识点都是他们日常用到的。

未来的海战对士兵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像以前目不识丁的士兵已经很难适应战场上的变化,所幸自己这片土地上的人一向重视教育,不说其他,单说农民只要多收几斗米都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学堂识字,想将来摆脱种田的命运。

等蒸汽机时代到来,科技含量大增,那时候国民的受教育程度极为重要,希望这个国家不会落后。

如果有个士兵书院就好了?顾青云觉得那一天并不远,只要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又有外国的刺激,肯定有那么一天的。

平行时空的明朝资本主义处于萌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那个阶段特别虚弱,因此被文明程度更弱的满清打败。

顾青云认为,过不了多久,夏朝一定能比平行时空的明朝更加繁荣,这次如果没有外部力量的侵略,结局一定不同。

就算这次战争失败了,只要朝廷没想过闭关锁国,没有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国人肯定会吸取教训,反打回去。

顾青云还发现如今市面上翻译外国的书籍逐渐增多,不止是他对别国的文化有兴趣,还有一帮志同道合的人和他有同样的想法。

每每想到这些,顾青云就觉得未来可期,他们这个时空的人应该不会再遭受百年的屈辱,自己的子孙后代能活得更好。

时光转瞬即逝,一转眼就到了年底。此时天气冷,战事早已停止,之前的几个月各有胜负,是局部战争,规模不大,双方更多地是相互试探。

面对戚将军稳打稳扎的作风,朝中自然有人不满,弹劾的奏章一天比一天多。这个时候就看得出戚将军的人脉关系了,有几位大臣的周旋,加上皇帝本人按下不提,反对的大臣只能无可奈何。

不过这场战事让大家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没有海洋,他们的财富至少会少一半,朝廷的税收也会大幅度缩小。

因为战争的爆发,海外贸易缩减,大多数人都不敢再冒险出海,于是沿海一带的货物滞销,作坊停工,让那些商户们心疼得嗷嗷叫,所以才有大臣想让战争快点结束。

不管如何,如今是过年的时候,战事只能暂时告一段落,等待明年再看。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