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鱼不服 天堂放逐者 996 字 2022-09-14

作者有话要说: 张仲景大大是真的了不起。他是汉末三国时期的人,出身士族,做过长沙太守。当时大战死了的人不及时掩埋,就闹瘟疫,赶上天灾百姓彻底没活路。经常一个村子都死光了。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张仲景立志行医救世,走了许多地方,收了诸多医方,著有伤寒杂病论等好几本医书。希望百姓得病与瘟疫流行的时候,想救他们的人能有方子治病,让百姓有一条活路。所以他被尊称为医圣。

第232章 尝有歧路之旅

孟戚最初给李元泽以及心腹谋臣留下的印象, 是“能打仗, 但少有出奇制胜的良策;有远见, 但做事不死板, 用兵极是稳当”,这不就是镇守后方保粮道运粮草的好人选吗?除了年轻,没别的缺点了。

真相是那时孟戚兵法大半是自学的,虽然倒背如流亦能融会贯通,但忽然麾下多出几百上千人的性命让他负责, 前方十几万大军又仰仗着他护送的粮草,敢不稳妥吗?这就是个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差事, 结果干得太好被误会了。

不过错有错着,最初楚军并非天下起义军里最强的一支, 粮草所受的威胁不算很大,半吊子兵法水平的孟戚恰好借着这个后方的差事, 向诸位同僚学了许多东西。

李元泽的谋臣们也很赏识孟戚,毕竟年轻人多毛躁,都想着建功立业。先锋官的活儿人人抢,像孟戚这样踏踏实实蹲后方还愿意学本事的,打着灯笼才找到这一个。

按照史书的说法, 随着战势推进, 天下格局初定,李元泽身边的十四功臣也逐一露面,彼此结下深厚情谊。

对孟戚来说,有些人跟他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主要是因为他学得多, 学得快,又擅长举一反三,不久后大家就没法教了。众人便觉得孟戚是出身寒门,又无名师,才被耽搁了,英雄惜英雄,有志之士也惜同辈佼佼者,加上同帐为臣有共同的抱负,很快众人就改口跟孟戚平辈相交了。

这是靠本事得来的地位。

起初李元泽还派老将、谋臣与孟戚一起押运粮草,后来干脆放心地让孟戚镇守后方,顾守整条粮道。

这份功绩,谋臣名将心知肚明,外人不甚明了。

乐阳侯朱晏曾笑称,孟戚当得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敌人抢粮草失败了不会宣扬,楚军也不会傻乎乎地到处吹嘘自家有个守粮草特别厉害的将领。

孟戚把营地守得稳稳当当,针插不入水泼不进,更不受敌人挑拨,哪怕敌人挖地道(胖鼠:逗我?)都没用。陈朝军队有几次已经到了孟戚驻扎的军营外,因实在看不出破绽,又感到杀气阵阵,不愿送死只得原路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