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第 127 章

如果天悲殿那几个法师活过来,估计会被气死。

辛辛苦苦筹办的佛诞节,现在什么都没有了,连大象都被牵到琼林苑,很难不说礼部不是故意的。

而且琼林宴就在四月初六,跟原定的佛诞节就差两天时间。

若不是三殿下弄走那群法师们,两边还要斗法,现在就则剩礼部一家独秀,以苏菀最近接触的礼部官员来看,不说多敬佩谢沛,反正很有好感。

单凭这点好感,对一个争权的皇子来说就很有用。

苏菀摸摸荷包里的梵语金珠,天悲殿事发之后,她还没见过谢沛,这东西一直没机会还。

不知道这次琼林宴他会不会来。

只听说事多缠身,根本抽不出空,想想也是,这种场合,圣人也不会让他过来。

毕竟近几年有才学的学子都在这,让谢沛过来,是方便他招揽吗?

苏菀也就随便想想,她们坐着马车,跟着四司六局的厨司人一起到琼林苑,这里毕竟不是皇宫,凡事都松快些,只要把东西收拾好,也能在皇家园林转一圈。

反正今日头一次来,各处都在张罗东西。

只是到明日,就要开始准备食物,不能随意走动了。

要说不愧是皇家园林,亭台水榭,假山假石,园林的花也开得极好。

如今的四月份,正是赏花的好时节。

宴会在这样的院子里,从中午开始一直唱祝到深夜,到时候不仅有美食,还有宫廷雅乐,更有各个官署送来的贺礼,东西多不多不说,反正听着就很体面。

苏菀听着流程,怪不得人人都想当进士,都想赴琼林宴。

十几年寒窗苦读之后,就能有这样的风光日子,谁不感叹。

苏菀说的时候,跟她熟悉的光禄寺官员叹口气:“我们当年高中的时候,也是这么认为,但这可是他们最后风光的时候。”

毕竟刚“升学”的新生是有优待的,琼林宴过后就要有遴选,有外放,有赐官。

多少品阶的官呢?

八品九品就不错了,也是朝中最小的官职,就算是状元榜眼探花也是如此。

苏菀听得好笑,不过这也算人生一个重要起点吧。

各处宴会按部就班做事,其实并不杂乱,每个人做什么,光禄寺这边心中有数,这种职责分明的指派,也让琼林苑跟隔壁会武园井井有条。

苏菀所在的白案也在指点的棚子下面开始做活。

因为所派的宫人多,在临时搭建的彩棚下做事也是常事,而且可以更方便光禄寺的人管理。

厨司这边的管事人也和善,面对这样大型宴会也是手到擒来。

还对临时拨调过来的宫人们表示感谢。

白案的苏菀,上什的李蓉蓉,再有甜食司的几个嬷嬷。

大家都是有手艺来的,所以原本厨司的也给些敬意。

特别是苏菀,谁让她一看就跟光禄寺的几个官员非常熟悉,礼部总部几个大人看到她也问话,甚至问她最近读到哪一本书了有什么问题,还说就算事情多,也不能中断读书。

苏菀面对古代版劝学只好一一回答。

她哪敢啊!

在内宫都带着从礼部拿来的书本,毕竟她也发现了,若不是听长官的话读书,也不会那么快发现儒释之间的矛盾,更不会做之后的事。

这让苏菀自己都觉得,多读读这个时代的书,作用真的很大。

苏菀如此好学,大人们自然高兴,对她也是看小辈的目光。

如此种种,厨司的人还好奇,她是不是哪个官员家的女儿,过来体验生活了?

不管怎么猜测,苏菀这边确实轻松很多。

她又是个做事认真的,身边很快就有不少关系不错的人。

被拨过来的人里不止李蓉蓉等人熟悉,苏菀发现卫钧也在其中,只是他表情不算好,也只是使眼色,等到晚上休息的时候再说。

等到卫钧晚上再找苏菀,这才知道发生什么。

竟是又丢东西了。

这次跟卫钧没什么关系,而是另一个地方的小太监,也是去年收起来的物件,今年说什么都找不到,一年查验的时候,也没验查出来。

可这个小太监运气就没那么好,没什么师父帮忙,只能典当自己所有东西,好减少刑罚时间。

这会卫钧在的帐设司里都是愁云惨淡。

要说宫里丢东西,虽不是常事,但也不会一次丢这么多。

这跟卫钧虽然关系不大,但他还是十分气愤,估计想到自己当初的事了。

卫钧低声道:“上次我看管的东西被盗之后,我就一直在想,我做事也算牢靠,四时验查从未偷懒,为何东西就丢了,细细深究了,师父才告诉我,宫里丢东西是常有的事。你们不是靠近东安里门对吗?过了宫道,对面是大坊市,南熏坊?”

“那里面有黑市!”

“倒卖的都是宫里的东西!”

“有是宫里贼人偷的,有的宫里不受宠贵人们自己托人拿去倒卖。我看管的那些东西,多是被卖到那些地方了!”

竟是如此。

那南熏坊确实极大,里面店面也多,不过那竟然还有黑市?

不过想想也是,俗话说灯下黑,这种事也时有发生。

而且皇宫东西那么多,人也那么多,验查不到的时候太多了。

更不用讲外宫诸司里还有造纸的,造瓷器的,制药的,若那这些倒卖,比偷东西都轻松,还不好追查。

谁让皇宫人多,疏于管理,自然滋生黑色的诞生。

当初西外宫附近还有商家跟宫里总管勾结,这有黑市,倒也没那么奇怪了。

“但我听说倒卖之中,有一个最离谱的东西。”卫钧其实早就想说了,一直没找到机会,“就是西膳房的饼夹菜!或者说是西膳房的面食!就你教出来的,那边卖的可好了。”

“南膳房则是上什,也有人偷偷拿去卖,以宫廷美食的噱头,跟着东西不同有贵有贱,但至少是原本食物价格的四五倍。”

这也太夸张了?

苏菀越听越觉得离谱,怎么做的饼子也有人买。

不过想想也是,有些人明知道东西不值这个价,但就是要买。

跟野生动物一样,很多研究都说,野生动物不如饲养的好吃营养价值也差不多。

可就是有人不信,那能怎么办。

就是要跟人与众不同,就是要买。

卫钧也只是说说,那黑市也不是他能追查的,能在皇宫旁边看起来,背后必然有人,他不会试图蚂蚁撼大树。

苏菀差不多同样的想法。

只不过以后要保管好自己的东西,管理的东西也要时时检查,出了问题都要处理,不然就跟卫钧一样,时隔那么久才发现,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丢的。

一看就是做这事的老手,肯定要小心防备。

卫钧过来也是这个目的,一个就是找人倾诉一下,另一则告诉苏菀,在这园子里也小心,不要弄丢东西,也不要多东西,否则肯定会出问题。

苏菀谢过卫钧,这才回住的地方,临时来出差住的地方肯定没有尚膳监好,但被褥也算干净。

丢东西这事只是个小插曲,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这事已经过去。

接下来这几天里,大家都在忙碌宴席的事,苏菀要跟着做倒数第二道的汤面。

主要做面食的一共四位厨娘,也做四种汤面,到时候供客人们选择。

其实最后的饭食最难做。

前面什么点心,凉菜,热菜,蒸菜,汤品,都吃得差不多了,也就只有少数人为了溜溜缝,稍微吃点面,让胃里没那么不舒服,让喝了酒的众人吃口饭食,也好舒服一些。

而汤面又是即时性的东西,放的时间长还会不好吃。

所以很多宴席上,最后的汤面基本只有一个出路,那就是魂归垃圾桶。

可这汤面又很重要,面食在天祥国北方一直重要,甚至有些宴席会只做新鲜有趣的面食,而半个宴会。

有个当朝宰相就特意办过凉面宴,估计很多人都想不到。

大家都不怎么吃,但又要做的好。

难就难在这一点。

这次宴会模式,中午的宴席是由国子监祭酒,翰林院派出的老先生,再请些有名望的大儒坐镇。

他们挨个讲话祝酒,讲一次话,喝一杯水酒,度数跟水没什么区别,否则宴会失态可不好。

下面坐着新科进士三百人,领头肯定是前三名。

讲一次话,喝一杯酒,学子们起身称谢,感谢圣人赐宴,感谢大儒赐教。然后开始上一道菜,看一次宫廷雅乐歌舞表演,这一轮结束。

期间大家也可以交谈,但不能随意走动。

这期间圣人会赐下诗,书,袍,等等物件,都不算贵重,但每样都有其说法。

诗那就是圣人做的诗句,大家还要夸一夸,圣人虽然没来,这话却会传到他们耳朵里。

书则是劝勉,不要因为中了进士就得意,以后求学之路还长云云。

一直到上到十二道菜,越到后面越松,等所有大儒讲完,就可以请新科进士文采好的人做恭和诗。

状元榜眼探花必然要被点名作诗。

接下来就宽松了,等到下午,所有大儒们都会离开,晚上的宴会则是新科进士们自己玩乐,允准他们放纵一日。

没了大儒们,也没了其他官员们,大家也会放得很开。

算起来,就是中午那顿宴席不好熬,剩下的还好。

苏菀他们要做的饭食,也分两种,一个是中午正式宴席,所要做的四种汤面便是这里端上去,一人一小碗就行。

晚上的饭食则是做好放到桌子上,供大家随意取用,有些像自助餐了。

而且这些饭食跟中午大差不差,只是饭食做的分量大点,够大家用就行,其中点心果子也不能少。

不过根据光禄寺跟厨司以往的经验来看,晚上他们都在喝酒,甚至有些胆子大的进士,还敢弄点烈酒过来。光禄寺的官员们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做不知道。

谁醉酒的窘态要是被全程记录的画师跟记录官们记下,那就不管他们的事,他们还乐得看热闹呢。

流程知道了,要做的事情也知道了,其实这样分工合作大家还不累。

不愧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四司六局,就是厉害。

虽说正式宴会在四月初六,今日四月初二,但苏菀他们这边的四碗汤面肯定要提前做出来,让光禄寺的人尝尝。

大多数菜品都有规定,就后面这些可以灵活调换一下。

而且所有菜品都要提前做出尝尝,看看有什么不合适的,味道不好的,及时更换。

提前过来的目的也是如此,不仅要提前准备菜品,还要试菜。

虽说来这的人都为行业中佼佼者,但该试还要试,这也是流程的一部分。

到苏菀这边,她也在想,什么样的汤面是可以解解酒,而且稍微放一放也能吃的,至少不会稍微一耽搁,就不好吃了。

这边可供使用食材不少,很多早早上市的食材也能供应到这里,毕竟是从圣人私库里出钱,还是要稍微大方一点。

等于花的不是国库里的钱财,户部可管不了那么多。

为什么从圣人私库里出,这也算有点讲究,原本的科举之后是没有什么科举四宴的。

但考中的进士却会相互邀请聚会,还能结识一起登科的进士们,既是庆祝,也是社交场合。

大家一起凑钱来办宴会,也算非常热闹。

各省的鹿鸣宴,就是举子们的宴会也是如此。

其实很好想,到现在很多人大型考试结束之后,也会找着好友好好吃一顿。

慢慢的,各地学政开始组织宴席,所用钱财由当地官员来出,或者学政来出,有些囊中羞涩的举子们也能参加。

京中这边的新科进士们,就有圣人出钱办宴会,没看宴会的场地都是皇家园林。

所以光禄寺花这份钱可是绝对不含糊。

圣人也不好多说,谁让这三百进士以后都是他的臣子。

所以苏菀看到新下的番茄之时,也是尤为惊讶,虽说这番茄青红青红的,但确实是番茄啊。

要说吃过酒之后,吃什么面最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