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长安少年游 明月倾 902 字 2022-09-14

“东宫伴读言君玉,冒用侍卫腰牌,私自出宫,脊杖二十。”萧景衍神色冷到极致:“来赔罪的是段长福哪个干儿子?”

“是朱雀。”云岚垂首道。

“叫他滚过来。既然是净卫发现的,就交给净卫来处刑。”

-

羽燕然飞身一跃,上了亭子,伸手抓住言君玉胳膊。他从来只和言君玉斗嘴开玩笑,第一次这样严肃,趁落地前低声道:“你老实一点,忍一忍就过去了。”

言君玉不说话,只是震惊地看着萧景衍。

救下自己的是只见过一面的太子妃。而他连夜赶回来,原来是为了打自己一顿?

玲珑也吓得不轻,本来看热闹的,也不敢看了,正想偷偷溜走,只听见萧景衍冷冷道:“玲珑。”

“我,我在。”

“告诉叶璇玑,我在思鸿堂等她。”

第94章 江南云台高议正纷纷

夜太深了。

赵弘博进宫已经七年了。他是江南人氏,世家公子。入宫那年才十二岁,对于家乡的记忆已经模糊了,记得最清楚的,是自幼读书的族学,在江宁小有名望,叫做“云居书院”。

他刚读书的时候,是江南文脉最衰弱的时候,朝中党争已经结束,江南派的官员纷纷落败,江南世家元气大伤。李相辞官后,一品大员全是北人。入仕无门,所以文坛也一片凋零,那些已经成名的大儒,有寄情山水的,有寻仙问道的,还有干脆沉醉温柔乡养起歌女乐伎来的。

哪怕是过去多年,只要提起那几个年份,江南人都会想起那段阴暗的时光。甲子和丁卯,连着两次科举,殿试三甲里没有江南人。大儒们纷纷辞世,没顶的危机似乎就悬在江南文坛的上方,如同沉重的乌云,许多年后,赵弘博仍然记得春闱放榜那几天,学堂夫子脸上的阴霾。

而郦道永的名字,就在那时候跳了出来。

开国百年,一篇《江南赋》,占尽风流。这是夫子当时点评的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