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长安少年游 明月倾 1804 字 2022-09-14

洛衡笑道:“琴都弹了,字还不敢写吗?”

这是言君玉第一次见他的字,这才后知后觉地想起来,他当初写“躔孛”给郦道永时,就做好了笔墨被流传出去的准备了,那甚至可能是他的字第一次流传到人前。说起来也巧,两次写字,两次都是为了东宫。

现在看来,他说的诗词字画无一精通应该不准确,因为他的字确实非常好,如果说叶椋羽的是林下之风,他的就是金戈铁马,极痩极美,却藏着凛然杀气。

他仍然裁了个小纸卷,写了三个字给郦玉递出去,十分浅显易懂:乞骸骨。

言君玉知道,乞骸骨是说朝中臣子年岁已高,向圣上请求退职,回乡终老。但这又跟伐檀什么关系呢?

他眼巴巴看着郦玉把纸卷递了出去,洛衡虽然神色淡定,但这事也算是天下读书人追求的巅峰,东宫礼贤下士请来当谋主,所谓丹殿执笔辅君王也不过如此,即使是他,也不免心潮难平,神色里既有雄心,也有决绝。再转头看见言君玉这呆样,不由得笑了起来。

“小言看什么呢?”他逗言君玉:“难道是也想要个小纸卷?”

“为什么你要用小纸卷呢?”

“省钱呀。”洛衡逗他:“我在教坊司可没这么好的澄心纸用,都是零碎纸片,轻易不写字,写了也要烧掉,当然是小纸卷最划算。”

言君玉本来是想问乞骸骨的意思的,见他这样说,不由得勾起他自己小时候的回忆,又问:“那你是怎么学会认字的?”

“一个瞎眼的老琴师教会我的。”洛衡道。

瞎眼的人怎么可能教认字呢?言君玉满头雾水,还要再问,那边郦玉已经回来了,道:“太子殿下说,请先生弹第二曲。”

洛衡于是停下话头,展开琴案上一本书,上面的字奇奇怪怪,像是胡拼乱凑成的,言君玉一个也不认得。不过洛衡却照着弹了一支新曲子,还不忘告诉言君玉:“这是《别苏武》。”

“苏武牧羊那个苏武吗?”言君玉问。

自从郦道永那出昭君出塞后,不仅京中士子,连宫中皇子侍读也把汉史翻来覆去各种看,折腾出不少影射。还有个戏班也弄了一出苏武牧羊,讲的是汉朝苏武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结果被扣在匈奴,不管威逼利诱都不肯投降,十九年不肯屈服,最后获释回汉的故事。言君玉看了,虽然敬佩,但也觉得憋屈,用卫孺的话说,叫:“换了是我,还放什么羊,半夜爬去把匈奴的羊全烧了是正经事,反正要头一颗要命一条,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是,但这支曲子是讲李陵赠别苏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