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111

加油吧!吃货! 2318 字 2022-09-16

妇人的身体根本不能再长途跋涉回南郡了。留在你们这儿是他们最好的选择。你不是早就羡慕王林懂事听话么。我看这仨娃子也差不了。”

小阳叹了口气:“懂事倒是真的。”不过除了偶尔惊讶的时候瞪大了眼睛,剩下的就连难过流眼泪,那六岁的娃子都是一副面无表情的样子。这么大点儿的孩子,遇到这么大的灾难不是应该哭应该寻求帮助吗?为啥他是一面瘫呢?

130:加油吧!吃货们!

面瘫娃名叫白贤。的确是一个很乖很听话的主儿。可他越是这样,大家伙儿就越是心疼。尤其是这孩子每天一到吃饭的时候,就会先自己去喂两个弟弟,然后再端给奶奶,最后才是自己吃,让大家伙儿都从心往外地赞叹这孩子实在是被教育得太好了。

两个奶娃子的年纪本来是应该会说话的,可来了小院儿两天了,大家伙儿谁也没有听过他们俩的哭声。为此朱海让白明华仔细地给诊治了一下,确认不是嗓子有问题之后,小阳就皱了眉。就连白贤在内,这三个孩子应该是一定的创伤后应激性障碍。这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何况还是三个孩子。而且他们不哭不闹无法发泄,说不准就会积郁成疾。他尤其担心白贤,万一这孩子一辈子就是面瘫脸可肿么办?!

看看,在短短两天的相处中,小阳就已经为仨娃子的将来担心了。

关于收养孩子的事小阳先跟朱海商量了一下。然后又回村儿跟爹娘和兄嫂讨论了一番。大家的意见都是一样的,如果三个孩子的奶奶同意,收养这三个孩子没有问题。就从这三个白字的父母先救老娘再救孩子而不是自顾自地逃出来。再从这位妇人能带着三个这么幼小的孙子逃难不离不弃。就知道这白家的家教实在是难得的好。根如此,苗在老朱家也不可能歪。

香花嫂决定先去跟白贤的奶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在他们以为,妇人可能会比较坚持。毕竟被别人收养之后孩子们就会改名字。但意外地妇人只是略微地皱了下眉头,然后就答应了。这让香花嫂在内的所有人都吃了一惊。小阳在门外偷听到这里,忍不住拉住朱海进了屋。“大娘,您有什么条件可以尽管说。”

妇人微微一笑:“我的身子骨儿我知道。我白家没有三亲六故,我若意思,小贤他们兄弟三人就没人照顾了。我知道你们都是好人。所以放心让他们跟着你。我也没有什么条件,我相信你们会对他们好。这就够了。”

香花嫂听完之后,立刻拍了一下朱海的肩膀,然后在他耳边耳语了几句。朱海马上就点了头,然后立刻跪倒在地:“若是您不嫌弃,认下我这个儿子可好?”

妇人被朱海这一跪给吓了一跳。再听完这句话,眼泪一下子就掉了出来。想到儿子,想到儿媳,想到他们最后奋力把小贤举出水面的情景。一直忍耐地伤心和绝望突然间涌了上来。连带着,一直在妇人身边熟睡的两个奶娃子听到奶奶的哭声,也跟着嚎啕不止。弄得屋里的几个人都掉了眼泪。就连门外听音的人也不例外。

白老夫人自从认下了朱海这个儿子和小阳这个儿媳妇,日子就这样安稳地过了起来。虽然每天都会在噩梦中惊醒,然后忍不住一个人掉眼泪,但却觉得比之前带着三个孙子担惊受怕,不敢卸掉身上力气的时候好过得多得多。尤其是看到自己这对干儿子对三个孩子的喜爱程度,还有店里其他人的态度,她就更加觉得自己的决定没有错。

既然认下了干儿而孩子们的长辈还在,所以小阳和朱海他们办的是过继的手续。事情在李捕头和田靖岩的帮忙下顺利异常,虽然人头税神马的必不可少,可至少没人敢收他们的“小费”,这就已经省了不小的费用了。要知道那句“阎王好见小鬼难搪”的话可是十分在理的。

通过老朱家收养难民孩子的事儿,海华县有不少没有子嗣的夫妻或者是夫夫想要也去收养孩子。结果当然是让他们失望的。其他孩子不是有父母带着就是有叔伯带着,而这些人当初对非亲非故的白家祖孙四人都那么护着,又怎么会卖儿卖女。而且这新人大多数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过了这个冬天,他们就要返回南郡。毕竟他们的根在那里。

通过王大人跟城里的富户相互协商之后,决定将城北的一处旧宅腾出来安置这些难民。那旧宅是县城首富金三爷的,不过因为他本人不在那里居住,所以一直闲置着。本城最有钱的人都出了力,其他人自然不会太吝啬,基本上数得上的买卖铺户都掏了一些银两。有的还答应让这些难民里的壮小伙子到自己的店里工作,总不能平白就这么养着吧?

难民的问题顺利地得到解决。小阳听听说朝廷的拨银下来了。分到人头上,一人有两吊,不分男女老少。白家祖孙虽然已经有了人家收留,但这份钱却是没少的。这一人两吊钱其实并不多,但对这些难民来说却是雪中送炭。他们现在有地方可以免费住,还有了这两吊钱,又能找些活计干。对于明年的返回家乡的生活也更有信心了。

而与此同时,白贤小盆友的状况也有所好转。尽管面瘫依旧,但至少看得出来状态是放松的。关键是有了王林和牛乐这小哥俩的“拐带”,也不再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看护弟弟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