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有人说,天底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只有不爱父母的孩子,可萧凌却觉得,这是一句谎话。

真正的现实则是天底下没有不爱父母的孩子,只有不爱孩子的父母。

每一个孩子从一出生,以脆弱的身体来到这个世界,眼中只有父母,他们努力想得到父母的喜欢,有时撒欢,有时吵闹,毫不抵抗地接受着父母给予的一切。

不管给予是好的,还是坏的。

绝大部分的父母都会把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每一个父母都说过“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可从来没有一个孩子会对着父母说“看看别人家的父母”。

这种比较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怨恨。

父母是存在怨恨孩子的情绪,只是没有人愿意接受这个事实。

不管是白雪王子,还是萧凌都是如此。

萧凌喃喃道:“其实我从小就觉得,父皇并不喜欢我。”

薛闻疏在他身后静静地听着。

“……就像白雪王子的父亲也并不喜欢他,不然就不会抛弃家庭,另寻新欢。而他的母亲也不喜欢他,在他的母亲眼里,他只不过是一个虚幻的影子,一个满足自我幻想的道具。”

“可即使如此……他还是爱着自己的父母,所以他不愿意攻击自己的父母,最后只能把一切怨恨都发泄到自己身上,想要自杀。”

薛闻疏走了过来,解下自己的外套,轻轻披在萧凌的肩上。

萧凌依然是喃喃自语着:“最近我看了很多关于癌症的书,里面有一种说法,说是青少年癌症患者很多都同时伴随着抑郁症,不是因为得了癌症所以抑郁,而是先抑郁后得了癌症。我不太懂现代医学,所以只能自己去琢磨这件事,我想不论是抑郁症还是癌症,都是一种自我的攻击,一个是精神上的攻击,另一个是肉/体/上的攻击,这些孩子的生活环境非常压抑,身边一定有时时常常打压他们的人,或者事。而孩子们的内心都是柔软的,他们不愿意去对抗带给他们压力的人,只能将攻击性深深埋藏在内心,但是攻击、愤怒、痛苦都依然存在,他们无法向外发泄,只能向内发泄,最终他们就病了……”

《白雪王子》这部电影虽然没有明讲,但几度痛苦自杀的哥哥明显就是得了抑郁症,而妹妹毫无理由的白血病,与他们兄妹俩所处的极度压抑的家庭环境和校园环境是脱离不了关系的。

萧凌叹了口气:“我这么说,是不是显得不太科学?毕竟这是一个科学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