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两顾之争

徐凤年伸手拨动炭火,笑道:“以前开不了这个口,一来是联姻之事尚未板上钉钉,就怕北凉这边到头来是自作多情,我丢脸没事,徐骁可丢不起这个脸。再则火候不到,当时青州在朝廷以抱团著称的青党,还没有像今天这样树倒猢狲散,如今在张巨鹿一手操控之下青党分崩离析,青党其余两家各自攀附张党顾党,想必陆家也是时候为自己谋求退路,毕竟陆家当年最为势大,给其余两个豪阀挤压得抬不起头,彻底分家之后秋后算账,是怎么都算不过其余两家的。因为这会儿陆家可就是寡妇睡觉了。”

一直没有插话的黄裳纳闷问道:“寡妇睡觉?此话怎讲?”

顾大祖大大咧咧笑道:“上边没人!”

堂堂正正做人规规矩矩行事的黄裳悄悄呲牙,赶忙低头喝酒。

徐凤年笑道:“势力盘曲的陆家全族入凉,是一剂猛药,而单枪匹马的黄大人孤身赴凉,是一贴温药,对北凉来说缺一不可。除此之外,北凉也愿意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很快全天下就会知道陈锡亮和刘文豹。”

黄裳咀嚼片刻,轻声道:“寒士,好一个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顾大祖言语向来直白,“读书人读的是圣贤书,可少有一门心思去当圣贤人,实则还都是在求名求利,那些久居高位的世家士族可以不在乎北凉,可没有根基的寒士不同,虽说朝廷这边在张巨鹿组阁执政后,不遗余力吸纳寒士,可谁也不是傻子,这么多年,也就那一小撮人出人头地,更多读书人就算考取了功名,一样给世家子弟打压得灰飞烟灭。如果北凉的悬赏,确实拿得出手,少不了郁郁不得志的士子如鲫过江入凉地,说不定许多在北莽的春秋遗民都有可能南下。”

黄裳

顾大祖喃喃自语:“京畿之地自古是四战之地,西蜀最易生长割据势力,出了一个韩家满门忠烈的蓟州则可制天下之命,东南诸地,地非偏兵非弱,是那进取不足,才导致自保不足,顾大祖敢断言当世前后千年,都会是坐北吞南的格局形势。北凉地域狭长,看似夹缝求生,未必不是一种不幸中的万幸,凉地养兵,比起南疆养兵,不可同语。说实话,我顾大祖就是只知带兵的莽夫,不去北凉能去哪儿。难道离阳能给我一支十数万的精兵,还不得天天担心我顾大祖会不会造反?嘿,我真就想造反!好好跟顾剑棠打上一场!顾剑棠灭南唐,好大的本事!”

不说南唐遗民顾大祖言语中的反讽意味,光是造反二字,黄裳就听得一头冷汗。

北顾顾剑棠,南顾顾大祖。

李义山曾经在听潮阁内评点江山,南唐覆灭,非顾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