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五章 如此护道

剑来 烽火戏诸侯 4865 字 2022-09-17

“未来之事不可知,就算是三教祖师,也不敢说未来一定如何,只能尽量争取将世道推向一个好的大方向。这是其一。”

吕喦摘下腰间悬挂的葫芦瓢,仰头喝了一口酒,“如果不做一个必须的了断和切割,就会变成天下皆错,好像世间无不错之人,无不错之事。这是其二。”

吕喦望向小陌和青同,笑问道:“是不是换成很多人,会钻牛角尖,计较起来,真会觉得错在至圣先师和亚圣,或者说怎么都得算他们一份过失?”

小陌犹豫了一下,说道:“肯定会有吧。”

青同说道:“很多。”

吕喦点头说道:“世道没有那么好。”

陈平安说道:“世道也没有那么坏。”

吕喦抚须而笑,“所以要修道。”

纯阳道人此时所谓的“修道”,可就不是单单是指练气士的修行了。

而是另有所指,人心汇聚而成的世道,有人愿意铺路搭桥,修补道路。

至圣先师笑道:“陈平安,既然后知后觉了,是不是就不用与我问那个问题了?”

作为执行者或者说一颗关键“棋子”的陈平安,放弃那个围杀陆沉的选择,那么作为布局者的师兄崔瀺,会不会感到失望。

陈平安默然点头。

虽然自己心中早有答案,可既然至圣先师在身边,能够验证心中所想,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按照至圣先师的提醒,作为小师弟的陈平安,已经在无形之中,帮助礼圣和整个浩然天下,消弭了一部分“天灾”。

即便将来有那两船对撞的一天,但是因为没有了托月山和仙簪城,这就让登天周密不得不稍微绕路。一两步的偏移路线,对于浩然人间而言,可能就是减少数以千万计的伤亡。

这就让浩然天下和中土文庙必须承这个情。

崔瀺同时好像在与道祖说一个道理。

道祖,你在散道之前,就不要任何的多此一举了。

做好你们三位的天上身前事,至于天下的身后事,拭目以待作壁上观即可。

陈平安一个不惑之年的年轻剑修,尚且有此魄力,要以纯粹剑修身份问剑白玉京。

就让你道祖眼中的那些小辈,去堂堂正正接剑一场,双方各凭本事,生死自负。

弱化周密有可能的未来“天下”之举,更多保存文庙底蕴和分担礼圣肩头压力,提醒道祖不用太过护着白玉京,更别刻意针对剑气长城的末代隐官。

一举三得。

至圣先师笑道:“崔瀺是什么人,肯定早就知道你会做出什么选择,虽说此举,可能不符合他绣虎的事功学问。”

“可你又不是崔瀺的学生弟子,而是他的小师弟。”

“所以这算不算是文圣一脉的首徒,与小师弟的一场联手……问剑?”

与齐静春,联手打过了蛮荒天下和文海周密,又开始与你陈平安,先算计陆沉,再针对白玉京?

至圣先师继续说道:“别忘了,即便撇开那个最终结果不谈,且不说那郑居中和吴霜降一起出手会如何,一旦你们这些剑修选择出剑了,你以为当时那场围杀成功与否,重要吗?就算围杀陆沉失败,也是极其影响深远的一个结果,因为最关键的,是你们这些来自剑气长城的剑修,一旦与人结仇,就会格外记性好。”

齐廷济是一位城头刻字的剑仙,宁姚更是五彩天下共主,陆芝也大道可期,刑官豪素就绝对不会去青冥天下。

这对于未来的青冥天下来说,就是内忧之外,犹有外患。

如果有了这场厮杀,对浩然天下一向观感不佳的陆芝,将来五彩天下再次开门之时,她肯定会选择去往飞升城,在那边炼化本命剑“北斗”,而刑官豪素多半会选择同行,手刃那位中土飞升境修士后,既然大仇已报,那么对“刑官”身份颇为愧疚的豪素,向来有仇报仇,有恩报恩。再者对于豪素这种剑修而言,问剑白玉京本身,就是一种不小的诱惑。

北俱芦洲的剑修,曾经做出过跨洲远游皑皑洲的壮举。

那么五彩天下的剑修,一样做得出跨越天下赶赴青冥天下的行径。

在这之前,那些已经迁徙去往五彩天下的白玉京道官,会是什么下场?

而白玉京在五彩天下的布局,几乎是余斗的某种大道之一。

这就不光是崔瀺算计青冥天下了,连那五彩天下的未来大势,一并被绣虎随手囊括其中。

故而本该是一举四得。

可既然陈平安选择放弃围杀陆沉。

就是只有一举三得了?

未必。

至圣先师微笑道:“哪怕你没有按部就班行事,与此同时,崔瀺就会让主动放弃这个选择的泥瓶巷陈平安,更加难以释怀。此生修行,报仇之前,岂会岂敢岂能懈怠片刻?”

陈平安在恍惚之间,好像解开了某些禁制,刚刚记起了一些往事。

当时在剑气长城重逢。

不人不鬼模样的年轻隐官躺在地上,阵阵看着夜幕里的漫天风雪,难得埋怨了一句。

闲聊之后,陈平安只记得自己是以狭刀斩勘驻地,自己站起身的,原来不是,是师兄篡改了自己的记忆?或者说是分出两条光阴长河,见到了两个崔瀺?最终其中一条光阴长河支流的画面,被师兄以某种秘法封禁起来?

因为此刻陈平安想起的,是城头之上,师兄崔瀺神色平静,弯腰低头,伸出一只手,将自己拉起身。

最后崔瀺坐在墙头上,双拳虚握,轻轻放在膝盖上,目视远方。

陈平安就坐在一旁,转头看着那个……满头白发的儒衫老人。

“提醒一句,不要用这种眼神看我。”

“我崔瀺做的所有事情,天下人理不理解,是你们的事情,跟我无关。”

“你之所以是例外,让我多余提醒一句,因为你是先生的关门弟子,所以你必须理解,就算今天不理解,也要假装理解。”

陈平安苦涩道:“我还以为会说一句‘以后也要理解’。”

崔瀺微笑道:“以后?怎么个以后,是一万年,千年百年十年?还是后天?明天?”

陈平安没办法给出答案,做不到的事情不作保证,保证过的事情就一定做到。

所以陈平安只是解释道:“我只是好奇少年时的崔师兄,就是崔东山这个样子吗?”

崔瀺摇摇头,眯眼而笑,轻声道:“少年时啊,很久之前的事情了,想得比他少些,也没有他那么……皮。”

陈平安沉默许久,轻声问道:“就不去见见先生?”

崔瀺双手握拳撑在膝盖上,没有说话,没有答案。

好像就是答案。

先生有错在先,但先生还是先生。所以方才崔瀺称呼陈平安,是那句“你是先生的关门弟子”。

好像同时回答了陈平安的另外一个问题。

可先生不来见我,我就不去见先生。

天下人不理解我,都与我崔瀺无关,但是先生不理解我,学生无怨言,但是我心中有怨气。

这一刻的儒衫老人,仿佛就是昔年的少年,所以才会与先生怄气。

陈平安能够记起的,就只有这么多了。

肯定还有一些对话,但是都记不起了。

“天地间还有比仇恨和愤怒,更能让人咬牙前行的事情吗?”

至圣先师伸手指了指天幕,“万年之前的我们,就是这么一步一步走上去的。”

那么作为昔年文圣首徒的崔瀺,就是要让文圣一脉的陈平安,不仅仅是止步于什么问剑白玉京,而是要再走一趟登天之路。

新人走旧路,是为推陈出新。

有我崔瀺护道,你们知道又如何,别拦,否则后果自负。

至圣先师笑道:“纯阳道友,愿意被如此护道吗?”

吕喦摇头笑道:“免了免了,要是贫道年轻时就摊上这么个师兄,道心稀碎好几回了吧。”

至圣先师问道:“不管怎么说,崔瀺毕竟都没有跟你商量半句,心中会有怨气吗?”

“当然会有,只是重逢离别都太匆忙,好像就忘记说了。但是……”

陈平安怔怔出神,停顿片刻,轻声说道:“始终被他人寄予希望,会让自己觉得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