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公安来抓王老师了(求月票求推荐票哈)

这是王祥高昨天临时打造出来的卖货桌子。

很简单,像是折叠桌,各有两条腿以‘x’型钉在一起,打开撑上一张木板便是一张桌子,收走木板并拢了桌子腿会很便携。

王忆叮嘱了几人一句,让王丑猫竖起木牌来打同情牌,然后自己骑上车子回去了。

铁具厂才是主市场。

昨天铁具厂的工人们一口气买走了近一百块钱的小凉菜,今天比昨天还热,那有了昨天的口碑,小凉菜销量会更好。

刚刚改革开放,街头餐饮这个市场潜力还是挺大的。

铁具厂这种地方潜力尤其大,他还没有挖掘出来呢:

一份凉菜多数几毛钱,工人们不缺这小钱,而他亲手调制的小凉菜味道很好,绝对适合下酒、下饭。

哥们喝酒、一家人团圆,摆上几份小凉菜多舒服。

果然。

六点钟下班,大门打开,工人们看见招弟举着的‘少先队员勤工俭学卖凉菜、支援外岛教育事业建设’的牌子后便蜂拥而至。

昨天买过凉菜的人抢的最凶,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吹到外岛才两三年,县里虽然有饭店有副食店也有卖咸菜的小摊子,却还没有卖快餐、卖凉菜的这种流动摊位。

铁具厂工人们许多是渔民出身,他们饱受小农思想熏陶,没有特殊情况不会轻易去下馆子去副食店采买,更习惯在街头买点菜回去自己烧,很会过日子。

所以王忆在工厂门口摆的小摊正符合他们消费三观,如果他们在副食店买点下酒菜回去,家里老婆爷娘可能会数道他们不会过日子。

但在厂子门口小摊上花两毛五毛带份小菜回去下酒,家里人便没什么可说的了,因为他们自己也会在街头摊上买菜。

另一个铁具厂里工作太单调太苦了,工人们又不是家家户户有电视机,所以他们能聊天的话题很少,昨天的海鲜凉菜便成了一个热点话题。

毕竟昨天买凉菜的人还不少。

买过凉菜的对凉菜味道赞不绝口,这等于是个宣传,好些昨天没舍得花钱买凉菜的今天也心动了。

王忆领着实习生们一顿忙活,今天带过来的凉菜竟然全卖光了。

这把队伍里算账的王东喜乐坏了:“我草,王老师我刚才默算过了,今天至少卖了一百五!咱这一个地方就卖了一百五啊!”

然后他憧憬起来:“以后不用多,在县里头能找三个这样的地方,那一天差不多就能收五百块!”

“五百块啊!”他伸出手叉开手指给旁边的人看,翻过来覆过去的看。

王忆笑道:“净想些好事,今天是因为好多人感到好奇才买的。你等着吧,用不了两天销量就要锐减了,不过一天卖个五六十块应该问题不大。”

工人是这时代的消费主力。

他把提前给李台二人准备的凉菜送过去,又找两人问出了他们做销售员以来所探索出来的啤酒热销地。

前期先把凉菜跟啤酒绑定,打出名气后他不愁销量。

因为他的凉菜是真材实料,其实他是亏本卖的!

不说用掉的料酒、酱料还有白糖鸡精十三香之类的调味品,就说里面用的花生油、香油、麻椒油这些油料便是不小的一笔钱。

所以王忆不怕有人跟自己抢生意、打擂台,他是利用22年资源在82年赔本赚吆喝,没人能跟他打价格战。

今天卖的干净,一行人收拾桌子挑担子回码头。

等了一会体育广场的队伍也回来了。

一行人唉声叹气,垂头丧气。

王忆问道:“怎么了,卖的不好?”

算账收钱的王东峰沮丧的说道:“总共也没卖了二十块,娘的,过来尝的人不少,买的人真不多。”

王忆安慰他道:“很正常,第一咱的凉菜名气还不大,第二体育广场不比铁具厂,铁具厂工人多且有钱,一群人都抢着买会导致其他人进行冲动消费,这就是消费的盲从性……”

一行人听的云里雾里。

不明觉厉!

王忆笑了笑说道:“总之这地方一天能卖二十块不少了,咱几乎没有成本呢,然后一晚上赚二十块,这还少吗?”

“何况以后随着咱凉菜名声打出去,销售额会提升的,提升个百分之五十很保守了吧?那一天能卖三十块呢,这样两个人去卖就够了,一天能给队里赚三十,不错了。”

“对,也不错。”听他介绍,其他人纷纷点头。

王忆说道:“走吧,回去,明天开始再往外加一个点,明天去人民菜市场门口摆摊,我估计怎么着也有个二三十的营业额。”

“咱慢慢的把摊子铺开,这样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最后一天合计起来就能赚个几百块。”

“这样咱每个月分一次红,一家能分几十块现钱呢。”

让他一说,众人的情绪又高昂了起来,热热闹闹的划船回岛。

王向红照常在码头上等着他们,今晚等待的人比昨晚只多不少。

渔船回来,社员们纷纷问:“怎么样?”

“今天卖的怎么样?”

王东喜积极的说道:“很好,我估计今天的销售额是昨天的两倍!两倍!”

惊叹声和欢呼声接着响了起来。

也有人被昨天的王东峰搞怕了,问道:“你把话说完了,没有别的了吧?”

“对,别下一句来一个‘但是钱都被工商局没收了’。”

“我怕他说让人偷了,现在城里小偷可多了,可吓人了。”

王东喜说道:“还能有什么别的?别瞎寻思,钱都在咱这个箱子里,我一直抱着呢,别说是小偷,就是小鬼子来了也抢不走!”

大家伙放下心来,欢天喜地的分开回家。

王向红领着回到大队委,照例进行愉快而惊喜的点钱工作。

王东喜不愧是天天跟钱打交道的文书——生产队的文书也兼任着会计、出纳,他预估的没错,这次总共收到了两百零九块二毛钱五分,比昨天的一百零二块八毛多了一倍!

一沓子的零钱叠放在一起,挤在屋子里的社员们是高兴不已。

王向红也难忍激动,说道:“王老师,咱这个社队企业就算是正式营业了,是不是?这叫试营业成功,是不是?”

王忆笑道:“是,支书你还挺文明,知道试营业这个词。”

王向红哈哈笑:“都是啥呢,都是广播里听的、报纸上看的。”

开怀大笑声中他拍拍王东喜肩膀:“那个文书……”

“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支书你不用夸我。”王东喜精神抖擞的说,“你放心,我都明白,王老师都跟我谈过了。”

“以后王老师还有其他事要忙活,社队企业的事需要我多上心,这个担子我肯定能挑起来,请支书和社员们放心、请父老乡亲们放心!”

王向红一脸笑容:“我不是要夸你,你挑起这个担子是应该的,咱不能什么事都要让王老师费心,这不得把王老师给累死?”

“我要说的是你明天早上给我去库里挑一盘炮仗,挑大的,五百响的,然后咱明天在码头上正儿八经的放一放,这样就代表咱天涯岛社队企业正式开工了!”

其他人纷纷鼓掌:“对,咱生产队有企业了!”

“社队企业万岁!王老师万岁!”

“支书也万岁,这企业是支书批准成立的,说实话我没想到支书竟然会批准咱队里成立一家社队企业。”

王东峰高兴之下就口不择言,把心里话说了出来。

王向红笑着伸手指了指他。

今天心情好,不他吗揍你了。

王忆回到听涛居进时空屋拿出一包卤牛肉和一大条火腿出来,切了两大盘子跟大迷糊在灯下慢慢吃、慢慢喝。

在山顶上依稀能听见热烈的讨论声和欢笑声。

或许是夏天来了,或许是希望有了,这两天岛上的夜晚比以往更热闹,整个岛屿不管白天还是黑夜变得更有朝气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