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端午节粽叶飘香(祝大家一切顺利)

祝真恍然:“哦,这样啊,王老师你真行,高瞻远瞩!”

王真良老人骄傲的道:“那绝对的,王老师厉害着,对了你过来有什么事吗?”

王忆道:“没什么事,我就是想起带回来的轮胎一直扔在门市部没有挂码头上,支书,你算好方位了吗?”

废轮胎和太阳能灶一起带回来的,本来他早就安排挂上码头了,结果王向红这要算一算方位。

原来外岛有个风俗,如果给船定专用的停泊位,那不能乱停,需要算算方位然后烧纸,算是给船安家了。

王向红道:“算好了,我还准备过了端午节跟你呢。”

王忆道:“那咱待会就去把轮胎绑上吧,给天涯二号正经的弄个家。”

王向红笑了起来:“行,没有问题,你和小秋老师还没有家,这先给天涯二号弄上家了。”

“徐徐渐进,都会有的。”王忆毫不在意。

上午社员们放假不上工,所以生产队里人手多,用不着他上手,他把废旧轮胎转出来,几个强劳力过来滚轮胎。

生一看滚轮胎来兴趣了,纷纷要跟着来滚。

可这都是卡车轮胎,大轮胎。

这东西重量惊人,一旦歪倒不小心砸在人身上,就生这样嫩的身子骨,上去得直接碾出屎来。

王忆不让他们碰,生们却把滚轮胎当做好玩的游戏了,一个个馋的不行。

见此王忆心里一动。

可以让生玩滚铁圈。

滚铁环这活动简单,找上木头棍在前端别上或者插上u型铁丝铁条,然后滚动铁环即可。

唯一不好办的是找铁环。

王忆一边琢磨一边跟着王向红等人去码头,寿星爷过来了,他是家族的老人,负责给海龙王、南海菩萨烧纸。

壮劳力们或者在码头上蹲着或者跳入水里,喊着号子把一个个大轮胎安放好。

王忆问王向红:“我在首都的时候,那边孩子很喜欢玩滚铁轮,咱这里怎么没有玩的?应该从六十年代就开始有很多人玩了吧?”

王向红道:“咱这里山地太多了,没有平整路,那东西不好弄。”

王忆道:“我觉得没问题,滚铁环就是在山路上才有意思,平整地谁不能滚着玩?”

王向红挠挠头,头皮屑纷飞:“铁环也不大好找,七几年的时候咱外岛流行过玩这个东西,后来有人偷铁环——孩子之间互相偷,惹出许多麻烦,慢慢的大人就不让玩了。”

王忆道:“现在可以玩,现在城里孩子不爱玩铁环了,人家有其他玩具,我看看能不能弄一批二手的铁环,等我委托丁黑弹出去问问。”

王向红:“行,这事你来做主,另一个你跟我去队集体拿一下轮胎钱。”

名义上这些轮胎是王忆托人买的,一个二十块的价钱。

这种事应当收钱,特别是如今队集体账户上有钱了,于是王忆没推辞,跟着过去收了一百二十块。

生们早就来校了,不过上午没课,包粽子这种事又简单,没必要早早下手,所以王忆让他们随便玩。

王状元领着高年级的生去山上找艾草,割了好些艾草回来用藤蔓绑起来,然后插在门上、插在窗户上。

大队委办公室、仓库、校舍、大灶还有听涛居都插上了,甚至连猪圈都插了一把艾草。

到了半上午的时候,王忆一看天热起来了,便去校舍冲生们招招手:“别玩了,天这么热还闹腾,小心中暑。”

“哟,弄了这么多艾草呀?挺好挺好,王状元同现在表现越来越好,必须要进行表扬。”

“对了,教师宿舍的门窗插了没有?”

王状元平时总是大大咧咧,可一旦受到表扬就会很害羞、很不适应。

他听了王忆的话后不回答,赶紧抓了一把艾草往山下狂奔。

王忆对其他人喊:“来来来,都回教室了,那个合并教室,然后准备做粽子。”

“助教们去大灶领糯米、蜜枣、红枣、肉块还有粽叶,自己动手包粽子,谁包的谁吃!”

心灵手巧的姑娘们顿时欣喜。

王凯激动的道:“我的吗呀,那我今天要撑死了,哈哈,我很会包粽子,我可会包粽子了!”

王忆这边又补充道:“不过要结对子,两个人合作包粽子,大带小,王凯你带王新新。”

王凯顿时呆住了。

最小的王新新高兴的一个劲鼓掌:“凯哥,我也要撑死了!”

今天粽子有四种。

两种咸粽子,两种甜粽子,这样爱吃甜爱吃咸的都有的选。

蜜枣粽子、红枣粽子以及猪肉油渣粽子、酱牛肉粽子。

主料配料和一摞摞的粽叶送到。谷虢

生们期盼而疑惑:“包粽子为什么还有肉呀?”

王忆道:“没吃过肉粽子吗?肉粽子带着点咸味,也很好吃。”

“来,助教们先组织着结对子,结完对子后找一个人过来领糯米、枣子、肉块和粽叶。”

“都不要提前吃枣子和肉块,包进粽子里,到了中午再吃哈……”

可是看看生们猛吞口水的样子他叹了口气:“算了,一人分五个蜜枣和红枣,这是可以吃的,先给同们过过瘾再包粽子。”

生们排队来讲台领蜜枣和红枣,然后很快有低年级孩子嗷嗷叫:“王老师你看看王新丹,王老师你看看他,他只分给我八个枣!他留下的比我多!”

王忆呵斥道:“都守规矩一些,谁不听话不要在这里包粽子了……”

一听这话几个调皮捣蛋的生吓得老实了,王新丹赶紧:“王老师我跟他开玩笑呢,我是逗他玩。”

王忆道:“领了枣子过来领糯米、枣子、肉块、绳子和粽叶,一个小组领两斤糯米、十个枣子、十块小肉,咱们包大粽子,一个粽子是四两米,一共能包五个粽子。”

四两米挺多,包出来的粽子并没有很大,因为都是浸泡过的糯米,已经吸饱水了,并不是四两干米。

助教们分发材料,生们端着从家里带来的瓷盆铁盆不锈钢盆排队来领,领了以后高高兴兴回座位。

等到材料分完了,漏勺搓着手进门来。

王忆介绍道:“这是漏老师,大家都认识他,今天就由他来教导我们包粽子。”

漏勺点头哈腰并招手,跟翻译官在给一群小太君上课一样。

王忆服了,道:“你是老师,挺直腰杆、拿出气魄来!”

漏勺讪笑道:“对不住,校长,我这习惯了,习惯成自然。”

他咳嗽一声走上讲台,王忆:“来,手工课正式上课。”

王新钊喊:“起立!”

板凳挪动的声音响起,生们齐刷刷的站起来喊:“漏老师好。”

漏勺有些窘迫,但还是强作镇定的着王忆样子拍拍桌子:“同们好,坐下……”

“坐下。”王新钊话。

又是挪动板凳的声音响起。

仪式感一展示出来,漏勺这边便进入了状态,他拿出粽叶开始展示包粽子的技巧,慢慢的、一遍遍的教授生。

生们终年劳动,三年级以上的孩子在家里就要会蒸米饭、擀面条、做馒头、包饺子包子,这样习起包粽子来没那么难。

王忆也跟着,今天漏勺很早就开始包他们吃的粽子,所以他已经跟着过了。

漏勺将分解动作挨个教出来,他包粽子的技巧很娴熟,教生一些小窍门,这样慢慢的就有人包出了第一个粽子。

“漏老师我们的包好了。”

“我也好了,我早就好了,看,我这个包的好不好?”

有人举手其他人立马跟上。

王忆过去看了看。

很惭愧。

妈的这些生怎么手比自己的还巧?包的比自己的还好看!

他趁着漏勺和生们都在下面看已经包好的那些粽子,将自己包的和漏勺包的换了位置。

漏勺挨个生指导,生们完之后他还要去祝真的教室去进行教授。

这边已经有生的粽子出来了。

王忆拿去太阳灶蒸锅先蒸上一批。

靠小小的蒸锅肯定不行,重点是大灶上的蒸笼。

十二个蒸笼分层标号,然后里面分区域,这样谁包的粽子放进去,漏勺会告诉他们一个标号:

三个灶台是甲乙丙,各有四层笼屉,笼屉里面区域用阿拉伯数字来代替,分成十个区域。

随着生们的讨论和欢呼,一个个粽子填充进去。

二斤糯米包完后还可以再来领、继续包,包完了就送去大灶给漏勺,直到漏勺喊了一声:“校长,满了。”

王忆收起剩下的糯米和粽叶,把蜜枣和肉块分给了生。

今天漏勺做大师傅,生们轮流去烧锅。

白烟透过烟囱疯狂的往外冒,漏勺一个劲的喊:“不用这么使劲的抽拉风箱,我草,王状元你给我慢点,让你拽坏了啊!”

王忆去大灶看。

热气直接把他顶出来了。

真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