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这月饼有缺点(请注意,章节末有必看内容)

他说着话倚在了椅背上,眼神看向门外被秋风摆弄的花枝,满脸的怅然。

时光,真是神奇又可怕的东西。

祝晚安看出大家的情绪都受到感染了,赶忙笑道:“咱们把话题扯远了,还得说这个月饼,这月饼真好吃,我这个是花生仁的?太香了吧!”

“确实好吃。”杨文蓉舔了舔嘴角粘的零碎,“过几天我一定多买几块,回去放到米缸里做米缸月饼。”

外岛的老人把月饼买回家,不会直接吃,都是提前几天买了放入家中的米桶,用米盖上或者是放在米上。

几天的时间之后到了中秋节,他们才会拿出来分给孩子们吃。

这就叫米缸月饼。

都说米缸月饼更加的香甜,更加的耐吃。

香甜是未必,但耐吃是真的:

这年头米桶里不是放大米是稻米,晒干的稻米连壳存储,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去脱壳。

干稻米吸水能力很强,月饼放入后会被进一步脱水,这样的月饼会更干更硬!

王忆问王向红:“咱们要不然做出月饼后放入米桶里做个脱水?这样就硬了。”

王向红说道:“咱们的月饼用料实在,做的味道好,又香又甜,要是能硬一些自然最好。”

“多硬呢?做到一口咬不动那就最好了。”

“可是放到米桶里不行吧?那没什么用,得想个别的办法,想办法改改工艺。”

王忆琢磨了一下,这工艺还真不好改。

他倒是大概知道怎么做月饼能做的硬。

这点他是做过功课的,熟悉八十年代初的月饼制作工艺。

计划经济时代,因为产能有限,国内物资匮乏,油呀糖呀都是紧俏货,做月饼舍不得多放,导致月饼皮油分不足,饼壳口感很干,咬上去硬邦邦的。

王忆可以用这一招来做月饼,但这样他可就得慢慢的琢磨比例了,因为人家师傅给他的配方里可没有教他什么比例能把月饼皮做的干硬。

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了。

现在距离中秋节也就一个礼拜,没法风干月饼,做出月饼就得赶紧去卖。

另外现在做月饼不是放糖浆是加麦芽糖,直接加麦芽糖,面皮烤出来后那是真的硬。

王向红也在想办法。

他问王忆也问其他人:“你们知道怎么烤月饼吗?”

杨文蓉说:“我爹知道,我爹曾经给一个首都的面点师傅供过鸭蛋,那个师傅人很好很大方,说过很多做点心的法子——他看我爹日子过的困难,想拉扯我爹一把。”

王忆把现在月饼工坊里烤月饼的法子说出来,王向红觉得是他们的工艺有问题。

杨文蓉把正在后山放鸭子的杨会叫回来。

杨会进门后笑道:“队长、王老师、祝老师,你们都在这里呀?哈哈,我听我闺女说,你们想知道怎么做月饼?这个我真会,不过我去看了,王老师教的没问题……”

“你先说说月饼怎么做。”王向红将自己手里的五仁月饼掰了一块分给他。

杨会说道:“其实挺简单的,就是把芝麻、花生、糖、肥肉、青红丝混作馅,搅拌均匀往糕粉里一包,放木头模子里一压一敲,表面再刷层油,进炭火炉烤,这样一块月饼就出来了。”

祝真学问道:“那配料怎么个比例?”

杨会哂笑道:“有啥比例啊?都是靠师傅手感掂量,没个定数。反正现在人对用料不讲究,有个甜味就行了。”

他吃了一口,立马一愣:“呵,王老师,你们做的这个月饼真软真香啊。真就是首都那师傅说的一样,月饼这东西得及早吃,刚出炉的时候是真软、真好吃!”

说着他又啃了起来,三两口吃掉一块月饼。

王向红跟着他的话也愣了愣:“啊?刚烤出来的月饼都这么软?”

杨会说:“当然了,刚出来的月饼能不软和吗?都很软和,队长这怎么了?这不对吗?”

王向红说道:“对、对,既然这样,看来咱们的月饼吃头就是要差一些了。”

杨会说道:“队长,你这话啥意思?咱这月饼吃头多好呀,嗯嗯,又香又甜、美味可口,天下最好吃的月饼!”

王向红解释道:“月饼太软,吃起来太快,老百姓不乐意买这样的。”

杨会笑道:“我听首都那位点心师傅说,咱这都是穷的,城里条件好点的人家,人都是买软和月饼吃,特别是广粤那边的软皮月饼,贵但是卖的好!”

杨文蓉便提议道:“队长、校长,我有个想法,或许咱们可以烤月饼去沪都卖,当点心茶食卖给沪都的人民,他们一定喜欢吃软的吧?”

王忆点点头。

月饼的主要卖场就是在沪都。

外岛的消费实力不行,比沪都那边要差远了,像是各公社各村庄的老百姓,中秋节过后就不会再舍得花钱买月饼。

不过月饼的比例还是要调一下,不需要用足量的花生油,少放点油让饼皮有个回油的意思就行了,那样月饼还能稍微硬一点。

但正如大家伙的感觉一样,月饼还是软了才好吃。

于是当天晚上给社员们发月饼,不管劳动力什么样,反正按照人头发放,一人一个月饼,就让吃个稀罕。

傍晚到了下工时间,出海的渔船纷纷归来。

强劳力们踏上码头后就吸着鼻子问:“你们闻见一股子香甜滋味了没有?真好闻,哪里的味道?”

“肯定是王老师那里又做什么好吃的了。”

“哎呀,学生娃们日子真好,王老师就是他们的大救星。”

这时候王向红的声音通过大喇叭传遍全岛:

“全队的社员请注意、社员们请注意,今天咱们社队企业的点心队烤出了月饼,咱们自己可以生产月饼了!”

“然后根据王老师和点心队同志们的建议,今天队里给咱们社员发点福利,一人一个月饼……”

“社员们请注意,这个月饼刚烤出来最好吃,你们放心的吃,这不是中秋节的福利。中秋节的时候还会发更多的月饼当福利,其中成年人是一斤、未成年人是半斤……”

听着队长的广播声,岛上四个组和码头上都有呼喊声,全队的社员轰隆隆的往寿星爷家里赶去。

赶着去排队!

同时社员们也去看热闹。

昨天他们就知道王老师帮队里买了一台月饼烤炉,可是那烤炉没有开火,就是个铁箱子,社员们去看了,发现没什么好看的。

结果到了今天,大家伙一下工发现那铁箱子开始生产月饼了,还能一人发一个饼来解解馋,这可就太好了!

很快寿星爷家门口挤满了人,一些跳脱的青年和调皮的少年挤不进去,直接爬到墙头往里看。

院子里也挤满了人,都在好奇的看点心队做月饼。

香甜滋味一个劲往外冒,整个院子里的空气都是甜滋滋、香喷喷。

社员们真是从小到大没有闻过这样香甜的味道,便纷纷使劲的吸鼻子。

他们一边看一边冲着房间里指指点点,把点心队的十个妇女给臊的手忙脚乱、不会干活了。

王忆领着徐横和孙征南组织秩序,但来凑热闹、来领月饼的人太多,他们三个人没用。

于是他只好招呼大胆:“你们民兵队干啥呢?都在等着吃了啊?赶紧过来搞一下纪律,分组排队、分组排队,都有,一人一个,不要挤啊!”

寿星爷在屋门口啃着月饼乐呵呵的说:“挤吧、挤吧……”

“这好日子,寿星爷你咋还骂人了呢。”有社员听到这话后尴尬的问道。

后面的人听到后便问道:“是不是寿星爷不想让点心队在这里烤月饼?没事,去我家,我把厢房收拾出来了……”

“放你老爷爷的屁!”寿星爷听到后扯着嗓子叫道,“我刚才说的是你们挤就挤吧,没事,使劲挤,给我把墙再挤倒了,然后给我……”

“呼啦啦……”

“我草!”

就在寿星爷说话的工夫,南墙墙头忽然往下掉落了石头和砖头,正要爬墙的少年惊呼一声跌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