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寻梦 倪匡 1704 字 2022-09-20

我想弄明白。

“时间已经相隔那么久,而且在这段时间内,兵荒马乱,不知曾经过了多少变动,实在是没有甚么可能有新的发现。

“我还是继续努力,一直在查,又查了十多天,没有结果。姓孙的极不耐烦,我只好回到县里。在县里,我无意中知道,有一批相当旧的档案保留著。我忙要求查看这些档案,又等了半个月,才得到批准。这些档案,对当年发生的事,多少有一点帮助了解的作用,所以我将其中有关的,全抄了下来。”

我听到这里,不知道杨立群所指的“档案”是甚么。我拿起一个牛皮纸袋,抽出了一叠纸,上面写著十分潦草的字,显然杨立群在抄写那些档案的时候,环境不是很好,其中有的纸上有许多水渍,我相信那是杨立群汗水滴在纸上的结果。我连忙去翻阅那些杨立群抄下来的档案,档案所记的,是两宗严重的案件。其一,展大义死在油坊里。另一宗,更加严重,一共牵涉到了四条人命。由于原来档案所用的文字,半文不白,十分古怪,而且相当凌乱,所以我不原文照录,而是经过整理之后,简单说明档案的内容。

第一宗案,展大义被人刺死,行凶人王成在逃。档案中有详细的“尸格”,那是死者的受伤部位大小形状,以及由何凶器致死的描述。展大义的死,并没有新的可供叙述之处,只是说明凶手王成,一直未曾抓到而已。

(在早年,很少用“疑凶”这个字眼,档案中用的一直是“凶手”。可想而知,幸而王成未被抓到,若是抓到了,一定是一宗冤狱。)

第二宗案件,极其骇人,有四个过路客商,在经过多义沟的时候,一齐倒毙在路边的一个茶棚中,七孔流血,肤色青黑,中毒毙命。

(这种“茶棚”,在北方乡下常见,并没有人管理营业,只是一桶茶,在穷乡僻壤,茶泡浸榆树叶子,并非茶叶。茶的来源是一些好心人挑来的,方便过往途人,口渴了可以取饮。有时,也有好心的老太太,用炒焦了的大麦冲水来供应途人饮用。)

中毒毙命的四个人,显然饮了茶桶中的茶之后致死,经过调查,证明桶中剩余的茶有毒,可以令人致死。

(档案中没有说明是甚么毒,而且验出有毒的方法,也相当古老,是用银针浸在桶里的茶中,确定有毒的。)

当然是有人故意下毒的。而且,客商随身所带的钱货,尽皆失盗。

尸体被人发现之后,有一个人曾在事前经过那个茶棚,看到一男一女,在茶棚中坐著,但未曾留意那一男一女的样子。经过茶棚的那人,因为急于赶路,也未曾逗留。事后竭力回忆,讲出男人的样子,像是一个叫展大义的小伙子。

传了展大义来问,却有一个叫王成的人,竭力证明展大义在那天,整天都和他一起赌钱。一起赌钱的,还有两个人,一个叫梁柏宗,一个叫曾祖尧。

死了的四个商人,身份查明,全是皮货商,才将货物脱了手回来,经过多义沟。根据各方面的了解调查,估计四人身边,至少有超过四百两的金条,可能还有其他的珍饰,这些财货,全都不知所终。

这件案子是悬案。档案中还有好几位保安队长的批注,看来他们都想破这件案,但一点结果也没有,自然,时间相隔一久,再没有人提起。

我看完了这些档案之后,不禁呆了半晌。

杨立群不辞辛苦,将这些档案全都抄了下来,我相信他的想法,和我一样。

四个商人被毒杀的案件,是手段十分毒辣的谋财害命。这宗案唯一的疑凶是展大义。

除了展大义之外,还有曾在现场出现的一个女人,这个女人是甚么人?是翠莲?

更令人启疑的是,王成竭力证明展大义不在现场,而王成,已可以肯定,曾在油坊毒打展大义。还有两个人,曾祖尧和梁柏宗,是三人中的另外两个。

王成、展大义和翠莲之间,一定有瓜葛,他们之间,曾经做过一些甚么事,因为做这件事而得到了一些东西。王成等三人在油坊会展大义,目的就是逼展大义说出这些东西的下落,而展大义却宁愿捱毒打也不肯说出来。

展大义不说,是因为他曾答应过翠莲不说,可知王成等三人要逼问下落的东西,在翠莲手中。翠莲可能曾经甜言蜜语,答应与展大义分享,但结果,她却一刀刺死了展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