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番外

“另外,也提醒您有所准备,因为有时候观众会提比较‘刁钻’的问题。”

明远说到这里,忍不住流露出一丝苦笑。

在沈括上直播的那天,沈括遇到的一个问题是:“您是不是真的怕老婆啊?”

沈括第一个反应竟然是四下里回头,似乎想要看自家媳妇在不在现场。

然后他回身点头,很认真地解释:“这不是‘怕’,是‘尊重’,不是多年的夫妻一般不会懂。”

观看直播的观众全都狠狠点头,表示他们非常同意这一点。

苏颂直播的时候就没有遇上这么刁钻的问题。

只是苏颂在展示最终完成的水轮观星台时,观众们纷纷惊呼:“这真是您造出来的吗?”

乍一听有点不礼貌。

但苏颂已经明白这是另一种方式的恭维,他毫不谦虚地自认了。

结果……

结果现代观众们带苏老参观了天文台。

苏颂:……

自从“双观”开始之后,宋人就一直在羡慕现代人手中那些他们见所未见的技术与工具:

在路面上迅逾奔马的“铁匣子”;

在两根铁轨道上滑行,能载很多货和很多人的“火车”;

能够提起千钧重物的龙门吊……

更不用提那些观星与航天的手段,连苏颂这样的“高手”都表示心悦诚服、大开眼界。

明远将苏颂“上直播”的经历也向苏轼展示一番之后,苏轼惊得直了眼。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苏轼喃喃念道:“若是真按远之所说,人也能上天造访那月宫仙子,不就可以向他们问清楚了?”

明远忍不住笑了起来,然后肃容点点头,说:“确是如此!”

苏轼想了想,然后整了整周身的衣衫,将早先因为劳作而卷起的衣袖和裤管都放下,郑重向明远拱手道:“若是某去‘双观’,除了与人聊聊诗词文章、书法绘画之外,恐怕还要多向后人请教——关于教书育人。”

明远连忙伸出大拇指,连连夸赞苏轼将此事看得通透:

就算宋代科技方面的基础已经打得很好,但要想让这个国家的科技水平更进一步,教育始终都是最重要的一环。

在这一点上,苏轼和他的老师张载想得一样。

很快,明远安排好了给苏轼的“直播”,苏轼兴致勃勃,来者不拒,给他在另一个时空里的“粉丝”们,展示他新开垦出的“东坡”,又带大家去看他家锅里刚刚炖成的“东坡肉”。

“待他自熟莫催他,”苏轼随口介绍这肉的做法。

“火候足时他自美。”他的“粉丝”们齐声续道。

苏轼:……?这句我才想出来的啊?!

苏轼这边热热闹闹地直播,明远在一旁微笑看着,忽然觉得有人走近,一只大手轻轻搭在自己肩上。

“小远近来辛苦。”

明远不用回头,也知道来者是种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