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开荒

修神外传 小段探花 2159 字 2022-09-21

郭庄里面住了大概四十多户的人家,有一半的人姓郭,是一个小小的家族。郭姓之人住在村子的中间,其他的人自然就零零散散住在村子的四周。农村的人很朴实,但也市侩,郭庄的事情大多由郭家的族长主持,虽说是住在一个村子,但毕竟姓氏有别,族长处理事情的时候,难免会偏向族内的一方。村内好住宅位置,村外好的庄稼地也大多都把持在郭姓村民的手中。不过,毕竟是乡里乡亲的,虽然鸡毛小事不断,大的纠纷却也从没在这个小小的郭庄出现过,郭庄的人都觉得是过着桃花源的恬然生活。

张小花的娘郭素菲是郭庄人氏,算是郭家族内的偏支,也曾经“辉煌”过,可是到了他娘这代,除了郭素菲,家就再无男丁,而且张小花的外公郭山也是老来得女,将女儿养到该出嫁的时候,也是老两口年暮之时,为了赡养老人,张小花他爹,张才,这才入赘郭家。

其实说是入赘,可郭山对张才又是另眼相看,连张才的子嗣也都让随了张姓,并不曾跟张才讨价还价,于是那张才也就更对郭家一片的真心了。

话说农村家境的富裕程度,多半跟家中的劳力有关,郭山没有儿子,在生养郭素菲之前一直想过继亲戚的男孩过来,却因种种问题没有实现,家中就由郭山一人支撑,家境的贫寒由此可知。而张才倒也争气,到了郭家后,在农作方面是个好手,在增加家庭劳动力方面更是远超岳父郭山,新婚后一年,郭素菲即怀孕生子,为郭山添了个外孙,起名张小龙。郭山老两口看到外孙的出生,很是欣慰。正当全家展望未来美好的前景时,郭山却积劳成疾,一病不起

疾病对于贫困的家庭,无疑是灭顶之灾,张才为了给岳父治病,变卖了所有值钱的东西,但是,依然不能挽回郭山风吹残烛般的生命,在张小龙两岁多的时候,溘然而逝,令郭山能瞑目的是,他的第二个外孙或外孙女也快要临世了,为此,郭山于临死前给孩子起了名字,男的叫张小虎,女的叫张小花。郭山过世后,张才的岳母身体也是每况愈下,好在张小虎的出生,稍稍淡化了老人家的悲哀,这才保住了全家的平淡日子。

农家人的生活,无在乎下地干活,回家吃饭。命根子就土地,以前老郭家人丁不旺,土地尽跟得上使用,随着张小龙,张小虎的长大,张才就一直为耕种土地发愁,最开始的时候,他跟老婆郭素菲,拉着张小龙,抱着张小虎到族长家磕头请安,许是看着郭山的面子,给了河边的一小块耕田,算是解了张山的“燃眉之急”。

张小花的出生是在他大哥七岁的时候,那是家中已经有两个半的劳动力了,家庭贫困的情况稍稍得到缓解。说到张小花的出生,也颇有点神奇色彩,本来干旱了两个多月的天气,在小花出世的那天晚上,突然下起了暴雨,山中雨量剧增,村外的小河都没过了小桥,情景甚是吓人。而郭素菲也在生小花的时候,竟然看到了漫天的飞花。所以,张才对于小花的期待,可谓很高。甚至在起名的时候,还请邻村的教书先生参考,起了诸多如张震,张宇,张学友等名字,可是挑来挑去,可就花了眼,不知道哪个好了。最后,想到了漫天的花雨,想到了离世的父亲,郭素菲力排众议给张小花起了这么个脍炙人口的名字,虽然,张小花是个标准的男孩子。

这时的小花已经十二岁了,农家的孩子总是早熟,早在几年前,小花就已经跟着爹和两个哥哥忙乎田中的事务了。张才也不是没想过让孩子们去学堂读书认字,长大能识文断字,谋求个功名,但郭村是个小村子,族中也没有什么读书人,无力支持一个小小的学堂,邻村的学堂是属于另一个大的家族,对于郭村的孩子收费也高,小龙和小虎是不要想了,当时家里贫苦,张才也是有心无力。小花小的时候也送去过几日,但据教书先生的说法,小花的资质在学堂中是中等的,尽全力也就是个识文断字的水平,要想舞文弄墨谋取功名,应该是水中月的。张才掂量了一下腰包,再看看小花的浓眉大眼,也就放弃了黄粱般的期望,带孩子回了郭庄,安守农人的主业。倒是小花的娘似乎还记得小花出生的吉兆,时不时请村子中识字的年轻人教小花学一些东西。虽然小花喜欢跟在哥哥后面操持农活,但娘亲的逼迫倒也让他学了不少的字,能读一些东西,算是家中的识字人,但凡跟字有关的事情也都由张小花操持。

今天是张小花独立耕田的第一天,他爹昨天已经跟他说了,这块地就是给他的,是属于他的一个饭碗了。虽然现在还是一块没有任何迹象可以表明是耕田的土地,可是小花记得村里的一个书生说过的,有了目标就可以开始,有了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有了成功,那离你的希望就不远了,而,小花的希望,就是美美的吃一块五花肉~

十一月的天已经是冬日的开始了,太阳在头上投撒着惨淡的光和热,山风从坡间刮过,带起的树梢呜呜作响。一切的一切都昭示着无言的凄冷。

不过,张小花可没有功夫去注意这些。他拿着锄头,只一味的在这个四分地上,努力的开垦。按照张小花的计划,先是在山坡中央的这块地的四周挖起一个椭圆形的或四边形的边界,再将这块地里的山石挪走,清理一下细小的石块,然后,处理一下杂草,等渐成规模时,再精耕细作,将整个田细细的耕一遍,为种种子打好基础。农活总是耗费时间啊,当小花清理完四周,准备将这地里的大的石头挪走时,天已经正午了。小花停下了耕作,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走到地头,拿了娘亲给准备的一瓦罐的水,咕咕咚咚的灌下半罐的水,这才长长的深了个懒腰,捶了捶一直没有伸直的腰,感觉一阵的舒服。

也是啊,以前虽然跟着爹爹和哥哥们干活,可毕竟因为是最小的,大家都不让他多干,自己也没感觉太累,现在自己一肩挑了,才知道其中的艰辛。不过,想想外婆,想想娘亲,还有自己的家,自己的未来,心中感觉也是很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