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君,请求月票支援!

我在末世有套房 晨星LL 2375 字 2022-09-22

“隐蔽性和度呢?”

隐蔽性和度是战斗机的生命,装甲厚度在高空没有很大的意义,无论是再怎么先进的战斗机,都很难扛下两导弹的直击。

“飞机外壳涂有雷达信号衰减涂层。在大多数雷达上显示面积只相当于一只麻雀。飞机底部的雷达信号侦测系统,能反向追踪到地面雷达基站的坐标。至于度,最高巡航度可达45马赫。”方伟先嘴角勾起了一抹得意的笑容。

对于这个数字,江晨也是非常满意。

45马赫的最高航,已经过了现世那边米格25高空高截击机创下的32马赫的记录,已经逼近大气层内战斗机所能达到的航极限了。

当然,在接近作战的情况下,自然是不能使用最高航进行作战。否则别说是45马赫,就算是2马赫的航,飞机随便拐个弯的加度都把驾驶员弄晕过去。

另外,根据方伟杰的介绍,这台“极光-2o”战斗机能在无加油机支援的情况下,作战半径可达31oo公里,已经远美军f22创下的2177公里的记录。一方面是因为飞机使用的新型钛合金材料使得飞机重量相比21世纪的战斗机轻很多,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飞机使用的引擎与合成燃料都优于21世纪的水平。

“从动机到火控系统,都是ac的军工技术。从飞机的起落架到空空导弹,都是由3d打印技术制造。”

“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有多少?”江晨问道。

3d打印成本较高,会浪费很多材料和能源。3d打印生产一架战斗机的成本,大概是工业生产线生产一架战斗机的三倍以上。虽然nac财大气粗,但若是什么尖端武器都依靠3d打印技术的话,这个钱烧的江晨还是有些心疼的。

“很难,动机的耐热材料。以第六街区的工业水平很难做到。”方伟先摇头道。

江晨思索了片刻,说道。

“将部分工艺简单零件的生产资料交给第六街区的军工厂,尽可能的将这些零件外包给他们生产。这样一来,成本应该比3d打印低得多。而且还能缩短生产周期,你觉得可行吗?”

方伟先捏着下巴苦思冥想了起来。

“工艺简单的零件吗?严格来说,没有任何一个部件的生产工艺简单……”

江晨摇了摇头,微笑着说道。

“我说的工艺简单,并不是指按照我们所知的生产工艺进行生产的难易度。而是技术上的可行性。不要小看废土人民的创造力,只要我们开价合适,技术上可以实现,他们没准能开出比我们更节省成本的生产工艺。”

对于江晨的说法,方伟先显然不是很信服。毕竟他来自避难所,在战前也属于精英阶层。他实在不相信那些打扮与“乞丐”无异的幸存者们,有能力解决战斗机零件的生产问题。

但是碍于地位差距,他没有将对于废土幸存者的不屑表现出来。

见方伟先不说话,江晨大概还是猜到了他在想些什么。但他只是笑了笑,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说。

方伟先这人很傲气。但这傲气不是无缘无故的狂妄,而是源于他对技术的严谨。

“科学和技术是两回事,前者决定后者的展空间,后者决定前者的实用价值。能在残酷的末世生存到今天,已经证明了幸存者的创造力。”

“但您不能指望一群难民胜任技术员的工作……好吧,如果您坚持的话。我想想……螺丝钉,机翼,座舱盖,弹射座椅,操作界面外壳之类的东西。大概6o的基础零件技术难度不是很大。”放弃似地叹了口气,方伟杰说道。

“很好。”江晨点点头,很满意地拍了拍这位技术员的肩膀,“这些零件你详细地列份表格出来。交给徐璐。其余的零件依旧由3d打印机生产。”

“明白。”方伟杰微微颔道。

他们只负责研,以及打造第一架样机,提供图纸与生产细节。至于生产的具体事项,会由鱼骨头基地的军工厂负责,无需他们这些科学家过多操心。

“关于下一个科研项目,”江晨顿了顿。看着方伟杰认真地说道,“我希望你们研一艘能够长时间滞空,具备装甲防护能力以及基础火力的飞艇。”

“飞艇?装甲防护能力?”方伟杰愣了愣,微微皱眉道,“难道还用钢铁打造吗?”

“技术上很难实现吗?”见方伟杰为难的神色,江晨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