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六百三十三章 香格里拉(上)

但新中国成立以后,这种情况逐渐开始发生改变,主要是夏尔巴人在中国境内的聚居村落通了电、修了路,中国邮政的绿色小车开始来来往往,为这里所有的居民带来他们生活所需要的一切物资。

由村子发展成小镇,镇里也逐渐建立了学校和医院,重病的病人也可以用车拉着去大城市就医,人们对于赤脚医生和魔法医学的依赖越来越低。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旅游业也开始逐渐兴起,茶馆、民宿、剧院这些并不生产生活必需品的建筑逐渐兴起,也意味着这座小镇摆脱了高原孤岛的境地,开始与这个国家当中绝大多数的小镇一样迈入了现代化。

这导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不再那么依赖隐居于喜马拉雅山山脉深处的香巴拉居民,那些曾经见过神出鬼没的香巴拉守卫者的老人也学会了按电灯开关、拧自来水的水龙头。

新建成的公路让现代化的汽车能够开上来,而不再像以往那样需要肩挑手扛,年轻一辈的人也不再干些重活,大多数是搞网红直播,或是排练夏尔巴歌舞去全国巡回演出。

卫生条件好,疾病率自然下降,劳动强度低,于寿命也有益处,教育普及之后,大家都知道发烧了要吃退烧药,病得重了要吃抗生素,而那些玄之又玄的草药因人们没有亲眼见过,大多数都不信。

至于一些工具、兽皮、护符之类的小玩意,在旅游路线的周边商店上应有尽有,完全不稀罕,无论是卖的人还是买的人都没指望这点钱就能买到真货,自然也就没人在意有没有真货。

香巴拉居民遗落在这里的传说开始逐渐消逝,年轻人们更关心怎么振兴家乡,利用旅游业让自己和同辈人赚到钱,老人享受到了全方位的现代化生活的好处,除了会给孙辈们讲讲香巴拉的传说,也对那些他们曾经目睹的魔法奇迹闭口不谈。

可是香巴拉居民的人数太少,三个村子加在一起都不到五百人,他们所拥有的土地虽然能种出足够他们吃的粮食,但没有修进来的路,与夏尔巴人的交易传承又断绝了,有些不能自己自足的东西就再也弄不到了,这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但别误会,虽然他们住在山脉更深处的地方,但夏尔巴人住的那地方已经偏远的够离谱的了,那里都能修路,香巴拉也不是不行。

他们所在的土地、所属的国家对于修路有种异样的狂热,夏尔巴人常说,那辆绿色的小车迟早有一天要开到珠穆朗玛峰的头顶。

问题在于卡玛泰姬的防护罩笼罩了香巴拉,这也是数百年间只有零星几个幸运儿误入其中,而从未有人发觉过这片桃花源的主要原因,有这防护罩在,人们甚至无法发现这里,就更别提往这里修路了。

偏偏至尊法师斯特兰奇上位以后在卡玛泰姬大兴土木,先是建立了卡玛泰姬魔法学院,又建立了卡玛泰姬魔法研究院、魔法实验园区、魔法高新技术合作区。

虽然绝大多数的建筑材料都是从传送门运过来的,但也有一些零碎的生活用品是和好香巴拉居民进行交易的。

在卡玛泰姬魔法学院建成以后,这里就招收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学生们想要的东西可就五花八门了。

美国来的学生们有聚会需求需要派对用品,尼泊尔来的学生们要修佛需要佛具,中国的学生天天在宿舍里研究做饭,需要的食材和调料就更是数不胜数,就连印度来的学生都在漫山遍野的找香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