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9、问鼎(三)

“此试胜负已分。”

李含光走到苏午身侧,看着垂头沉默不语的尚庸,笑着道:“道友回转众妙宗以后,还请择良辰吉日,设斋醮法会,向祖宗神灵请表,立‘张午’为楼观道主。”…。。

尚庸叹了口气,稽首道:“贫道愿赌服输。”

“道友可带了掌教印信过来?”李含光又问。

尚庸无言,取出一枚玉印,犹豫着还是将那印信交到了苏午手中:“此掌教印信交托阁下,阁下自得众妙宗五分权柄。”

如众妙宗一般十六宗掌教,不愿同意含光子先前提议,与不良帅结盟,众妙宗今下又斗法之中落败,自然须遵循先前承诺,于苏午五分权柄,也即相当于众妙宗如今可以为苏午所用,却不能享受到如先前九宗一般待遇。

此众妙宗掌教玉印交托苏午之手,便已等同于尚庸割让众妙宗五成权柄于苏午手中。

毕竟掌教印信,相当于宗派之正统所在。

如今掌教印信被苏午拿捏在手,苏午自得了众妙宗的正统。

不过,话又说回来——而今苏午已得‘楼观道主’之尊号,只差良辰吉日之时,尚庸将此事请表于天,布告天下而已。

楼观道主就是众妙宗的正统。

他得掌教玉印,却也正正合适。

苏午接过那枚掌教玉印,另一手即并成剑指,在虚空中勾勒出一道根种符箓,符箓刹那贴附于掌教玉印之上,顷刻间消失无踪——那枚印信表面上似没有甚么变化,但其实隐隐与苏午生出了某种勾连。

做过这些,他将印信又递还给了尚庸:“有此玉印,道友于宗派之内方才能畅行诸法。

我并不愿令众妙宗割让权柄,只是自此以后,还请众妙宗多多配合于我,众妙宗依旧可以与先前九宗合为‘道门’。”

“这……”尚庸看着苏午递到眼前来的印信,他心中原本生出的几分芥蒂,忽然间就消散了去,接过印信以后,他再次向苏午稽首下拜,“阁下修行高绝,品性端方,众妙宗愿听命阁下,唯阁下马首是瞻!”

“多谢”

苏午点了点头。

尚庸看了看身后老神在在的张大洲、王据等道士,也不再迟疑,将人群里的神视唤到自己身畔,同神视说了句:“老道真是年纪大了,还没有自家徒儿看得清楚。

是师父错怪你了,徒儿,可莫要在心底怨怪我这个师父老而昏聩啊。”

“那却不会。”神视摇了摇头,忽然话锋一转,“只要师父回去以后,面壁思过三月即可。”

“……”

尚庸哑然而笑,带着神视站到了苏午、李含光身后。

道门十六宗,今剩十五宗。

此十五宗中,便只剩下天师道一个大宗,以及一个虽然名头响亮,但明显已无后劲的‘化龙派’。

十五宗掌教看着苏午一众,登时又有七八个宗派掌教走上前来,交掌教印信于苏午,请其在印信上留下符箓印记,表明本宗愿分五成权柄,以此来与不良帅结为盟好的态度。

苏午自不推辞,一一留下符箓印记之后,又将掌教印信交回诸宗。

如此眨眼之间,对面站着的掌教,只剩掌教天师张大洲、化龙派王据,以及五个与天师道、化龙派利益捆绑至深,纵然今下想要脱离,也脱离不得的道门宗派!

站在张大洲、王据身后的五宗掌教神色惴惴难安。

张大洲、王据神色倒还颇静定。

“茅山宗一脉,可抵全道。

而今茅山宗又汇集了众妙宗、武魁道、明法宗、明心派等十八宗,他们已然是道门本身了。”一副垂垂老矣作态的王据,看着对面苏午一众人,慢吞吞地与身旁的张大洲说话道,“天师而今,为何还要负隅顽抗啊?”

张大洲淡淡一笑:“究竟是谁负隅顽抗,而今尤未可知。”

他瞥了垂垂老矣的王据道人一眼,反向对方问道:“阁下而今为何还不去附从那‘道门本身’?反而要留在我这边?

阁下又在负隅顽抗甚么?”

393148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