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努力的十八天:

大限将至 雾十 1652 字 6个月前

“你别这样说。”反倒是戚一斐,打断了闻罪,“我之前使银子问过的,摄政王不主张连祸及家人。”

虽然戚一斐还没搞清楚现在的摄政王是谁,但他相信给他这条信息的人,那人说摄政王不会,就一定不会。虽然如今上位的摄政王,听起来很凶,做了很多很可怕的事情,但戚一斐也必须客观承认,摄政王执法严明,知人善用,最重要的是勤于政事,除了对付政敌的手段过于疾风暴虐,总体来说,他坐在龙椅上,比天和帝等人要合适多了。

“郡王爷英明啊。”千户大人都快哭了。

他虽只是个五品千户,却很被周指挥使看重,这才有了到摄政王面前露脸的机会。虽然这次露脸,很可能要成为他的遗言了。为求自救,赶忙抱紧早已经在锦衣卫里传疯了的大腿戚一斐,剖析自白。

“谁都知道,张小公子什么都不知道,没道理我们要先拿他开刀啊。”准确的说,是还没来得及动手,张珍就……

真是时间太短了,所以才怎么看,都只剩下了“自杀”这一种可能。

至于张珍为什么要自杀,说真的,如今当下,不要说这种身娇肉贵的小公子了,连身居高位多年的大人们,听到诏狱二字都得抖。张珍被吓到直接自杀,好像也不是什么不能解释的通的事情。

历史上,诏狱本意是指俸禄在二千石以上的高官犯罪后,需要天子亲下诏书,才能下狱的案子。后来经过历朝历代的演化,到了大启这一朝,诏狱已经成了最高规格监狱的代名词。不是:“住的最好,待遇最佳”那种高规格,而是酷刑最多、恐怖异常,锦衣卫可以便宜行事,直接严刑拷打,不用通问三司。

据说,就在之前的皇子夺嫡中,诏狱的地板直接是用血水冲刷的,一遍又一遍,始终就没洗干净过。

朝中无不谈诏狱而色变,连路过都不想路过,恨不能把这一块地从地图上挖去。

戚一斐倒是对诏狱心存向往,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那颗来自现代的灵魂,还是太过躁动,总觉得大家是活在一个法治社会。诏狱又怎样?只要他奉公守法,才不需要害怕。

长大后才明白了自己的天真。

“诏狱的存在,让司法荡然无存。”戚一斐偶尔也会有很深沉的时候,说一些引人深省的感慨。

那边的锦衣卫千户都快被吓的一佛出窍二佛升天了,不断的想要去偷看摄政王的脸,他是说,摄政王作为全国最大的探子头子,这都能忍?不能吧?

事实证明,摄政王真的可以。

“司法?是说三司吗?他们若不是尸位素餐,你说的也有道理。”闻罪若有所思,锦衣卫只能作为非常时期的非常手段,确实不能一直沿用,长此以往的白色恐怖,朝野上下早晚会因为忍受不了高压,而产生逆反之心。

莫名其妙,就要面临失业的千户小哥:“……”

“反正,阿宝,绝无可能自杀。”戚一斐现在就很矛盾,听到什么都想否认。

“他自然不可能因为这样的理由自杀。”闻罪顺着戚一斐的话安慰,“我会着人彻查,若真有内情,呵,我到是要看看,谁在诏狱里,也能这般手眼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