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六章 回京任职大司农

魏国失去合肥,扬州战船北上寿春会断了粮道,夏侯尚无奈时处置慌乱,他尽起淮南之兵去夺合肥,结果合肥城没有夺回,自己的新城反被甘宁占领。

夏侯尚见木已成舟,便率军退守寿春并调满宠、贾逵等南下相助,期间甘宁、陆逊、蓝辕乘胜追击,淮南魏兵撤退时损失惨重。

魏国大军北撤期间,文聘屯驻芍陵的水军来救,结果被陆逊于肥水彻底击溃,魏国水军至此烟消云散。

甘宁、陆逊、蓝辕三部越战越勇,相互间配合得十分默契。

贾逵、满宠的加入也没挡住败势,夏侯尚在五月初兵败后弃寿春、北逃豫州,分裂的扬州在蓝田手中重归完整。

淮南大胜的消息传回建业,江东百姓、士族如同过年般欢欣鼓舞,从此他们可以享受和平,再不会担心魏国的军事威胁。

这两年蓝田与江东士族相处和谐,他埋豫章、庐陵的新鲜种子生根发芽,交州先进的制度提高了治理能力,以及广州对庐陵的定向帮扶,让当地百姓对生活有信心、生产积极性变高,官府的赋税收入跟着提升。

庐陵试种成功的占城稻,目前已在豫章开始推广种植,少病虫、不择土壤、生长周期短、产量相对稳定,替代了原来的稻种成为主粮种。

豫章、庐陵的欣欣向荣,被《扬州报》展现在整个江东面前,两郡经济正在穷追猛赶,相信不久就会追上类似吴郡的富庶。

权利变现是利益,利益有限的情况下,权利就显得没那么重要,原来准备看豫章、庐陵笑话的士族,他们发现豫章、庐陵的制度,似乎也有许多可取之处。

在利益的驱使下,士族们唆使张温找到蓝田商议,希望能在吴郡、丹阳、会稽三郡,想搬取改良部分有利的新制度,比如由各士族出钱新办官学堂,但是要借用广州书院的教材,而且生源需要甄选。

蓝田以与士族有约在先拒绝,他不允许自己种树,别人不浇水不施肥,直接来摘桃吃桃,而且还要挑三拣四,天下没有这么便宜的事。

蓝田把庐陵当模范打造,东三郡的士族为了利益最终会屈伏,这种阳谋是针对人性的贪婪,引导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