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调虎离山

“这半年刘备在新野接收不少流民,他这头猛虎越养越大,异度当用计除之。”蔡瑁又说道。

“此事不能着急,我在等一个时机。”蒯越冷冷地说道。

“什么时机?”

“调虎离山的时机。”

蔡瑁听得一头雾水,但其智力无法理解蒯越的想法,所以只有等他所谓的时机。

建安八年,曹操攻破黎阳,袁谭、袁尚败走邺城。

曹操率军追至邺城外,将周边地域的麦子收为己用,将领们都建议趁胜追击,唯独祭酒郭嘉建议道:“袁绍废长立幼,袁谭本不服气,其党羽也早有争斗,我们不如南下荆州以待其变,一旦二人自相攻伐,主公就可坐收渔利,一举而定也。”

曹操曰善,遂还许都。

秋天的时候,曹操起兵南下欲攻荆州。

刘表闻言大惊,欲调心腹大将黄祖北上,但江夏亦有战报传来,江东孙权正溯江而上。

无奈之下,刘表只能让外甥张允带兵北上,与大将文聘一起抵御曹军,投降派的蔡瑁则被留在了襄阳。

蔡瑁也不恼怒,并且还向刘表谏言道:“姐夫,张将军没有抵御曹军经验,不如令新野刘备出兵辅之?”

“如何辅之?”刘表反问道。

蔡瑁吞吞吐吐不知怎么应对时,蒯越出班说道:“刘玄德在博望坡胜过夏侯惇,据说是军师徐元直为其谋划,再加上关羽、张飞、赵云皆悍勇之辈,必然可以挡住曹操的进攻。”

“吾就是此意。”蔡瑁补充道。

刘表一脸狐疑地看着两人,心说你们一唱一和欺我无智?分明是想借曹操之手杀刘备。

蒯越见刘表犹豫不决,继续劝道:“刘玄德在新野声势日隆,若不趁机拔掉他的羽毛,将来恐为荆州之患也”

刘表权衡利弊最终同意,张允北上在新野停留,刘备与徐庶亲自出城劳军。

两人寒暄之后,张允把刘表的亲笔书信递了过去。

刘表以自己多病为由,解释了这一年来的冷淡,并让刘备带新野之兵北上共抗曹操,多次言到同仇敌忾、唇亡齿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