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千字文

饮宴结束天色尚早,刘备想去泉陵学堂看一看,上次蓝田去宜村救灾,从学堂与作坊抽了几百匠人学徒,最后修建出来的房舍美观稳固,他几次去巡查探看,当地百姓都赞不绝口。

救灾为百姓建房这件事,经过诸葛亮等人的有意推广,对收获荆州民心起了相当大的帮助,所以刘备对这学堂与作坊的模式很看好。

几人刚走出大殿,发现高顺就在殿门外候着。

“伯平有事?”蓝田疑惑问。

“辕儿他们这几日学业有所长进,想找你给他们讲讲故事,所以我在此等候”高顺说道。

蓝田皱起眉头,考虑到蓝辕与蓝霁渐渐长大,加上阿斗也在泉陵,从后世而来的他知道学习要趁早。

在没有找到合适的启蒙老师前,蓝田凭借自己的记忆,将后世的千字文默写出来,先教完弟子邓范,再让他带着几个孩童学,交待每天就背诵两句十六个字,文中含有不少典故,蓝田承诺背诵得好就会给他们讲故事。

“范儿才教他们两日,待多几日我再考教,会背诵十多个字不算本事。”蓝田皱起眉,心说现在要陪领导去视察工作。

“我记得子玉两子不过三四岁,这么早就给他们启蒙了?”诸葛亮成婚数年并无子嗣,所以没什么育儿经验。

“学无止境,有兴趣的话就早点教,没兴趣就晚点,那几个孩子倒挺好学”蓝田回答。

“阿斗怎么样?”刘备也来了兴致,每个父母都望子成龙,他也不希望自己儿子落在后面。

“呃我这几日事忙,伯平你说说看。”蓝田让高顺来说。

高顺据实回答:“经过两日学习,辕儿能背诵十句,霁儿可以背诵六句,阿斗公子四句”

刘备听了皱起眉头,蓝辕年长一岁说得过去,阿斗比蓝霁还大两个月,怎么反而比他少背一半。

“子玉,学堂今日不去了,咱们去看看阿斗他们,你平时是不是不舍得管教?”刘备严肃地问。

蓝田心说老高你别这么实在,他尴尬说道:“我平时比较忙,学业之事交给邓范在管,这些孩子毕竟还小了些”

“肯定是你没给邓范放权,一会我来给他讲。”刘备说完就转道向后堂走去。

蓝田急忙与高顺跟了上去,诸葛亮和赖恭则走到了最后。

赖恭见刘备和蓝田甚是亲密,小声在诸葛亮耳旁问:“军师,主公和蓝将军好像很不一般,似乎少主就住在太守府?”

诸葛亮微微一笑没有言明,“赖将军一会就知道了”

刘备刚走到院外就停下了脚步,后面几人也跟着停在了他身后,此时院里传来几个稚嫩的声音。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律”

“律吕调阳。”

“哦对对对,律吕调阳。”

“世子,你背得有点不熟”

“一会让大兄独自去背诵,要是父亲一高兴,说不定就给咱们讲故事啦。”

“还是不要了,瞒不过舅父的”

几个小孩在院里商议对策,刘备刚开始听得有些失望,因为那个半生不熟的就是阿斗,不过他后来的诚实让刘备欣慰。

蓝田和高顺对视了一眼,心说蓝霁这家伙猴精猴精的,居然给大家当起了狗头军师。

众人跟着刘备走进院去,几个孩子发现大人们来了,纷纷规矩站到邓范的旁边。

“父亲”

“伯父”

“舅父”

“先生”

四个孩子各喊各,刘备将阿斗叫到身边:“为父刚才听见你在背诵文章,现在当作我的面再背诵一次。”

刘禅随即摇头晃脑说:“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就这些吗?”刘备问。

“嗯。”刘禅诚实的点点头。

刘备又招手唤来蓝辕、蓝霁两兄弟,他抚着蓝霁的头问:“霁儿也背上一背?”

蓝霁看了看蓝田,见父亲神色自若,然后铿锵唱道:“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刘备点点头,“霁儿声音洪亮、吐词清楚,而且背得完整,辕儿会背多少?”

“我跟阿斗他们差不多,就不用再献丑了,伯父要想听全的,就让兄长给你背”蓝辕挠挠头然后指着邓范笑呵呵数道。

诸葛亮和刘备听后都看着蓝田,心说你这儿子以后估计不得了。

“不背就算了,晚上我给你们详细讲‘云腾致雨,露结为霜’这一句,上善若水,水在天地中会经常变化。”蓝田欣慰地说。

蓝田话刚落音,几个孩子都面露喜色。

刘备原本想嘱咐邓范严厉些,但想到要将阿斗带回江陵,也就没有那个必要。

刘婉与蓝辕订下了娃娃亲,刘备对这个小家伙越发的喜爱,“辕儿,平常都是怎么玩耍的?”

“打陀螺、骑木马、爬树、逮蚂蚁”蓝辕如实回答。

“我们还有练武。”蓝霁说道。

“还布阵下棋哩”阿斗也补了一句。

刘备听得一怔,吕玲绮武艺不俗,教几个孩子练武没错,不过这三四岁的孩子能下棋?

蓝田笑着解释:“那是一种简单的棋,范儿去拿出来给主公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