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九章 关中粟田如军阵

途经商县、上洛到达蓝田县境内,周边山势便没前面那么压抑,继续向前到了关中豁然开朗,只见大地上金灿灿一片,四处都飘荡着粟米的香气。

百姓们有组织、按计划开始收割,软绵绵的阳光打在脸上,让张承、张温看到了金色的笑容。

张温捋着稀疏的胡须,一脸纳闷地自言自语:“人言此地几十年内历经战乱,富庶的关中平原早已荒凉凋敝,没想到这些庄稼长势极好,我在江东也甚少见到黎庶的笑脸,看来传言有误也。”

“难怪陛下定都长安,有这么一片沃土和人民,假以时日必能席卷天下,曹丕失了关中定然元气大伤。”张承点头附和。

张温突然发现宋谌笑而不语,于是拱手问曰:“宋将军莫非知道内情?”

“我几年前曾路过关中,当时情况的确如张公子所言,各处荒凉疲敝没有一丝生气。”宋谌说完微微点头。

张温听后陷入沉思,张承继续好奇地问:“数年之后大变样?我记得曹操在世时,由大将曹洪镇守,曹丕继位后换成夏侯楙,此二人军事上没什么建树,难道他们擅长发展民生?”

“夏侯楙是夏侯惇之子,夏侯惇长期在许都屯田,或许是子承父业?”张温也提出疑问。

“哈哈,夏侯楙不过是膏粱子弟,他在长安期间大肆蓄养姬妾,与其父夏侯惇相去甚远”宋谌忍不住笑出声。

张温反应极快,听出了宋谌的弦外之音,于是吃惊地问:“是陛下收取关中的原因?可这刚刚一年时间,变化是不是太大了?”

宋谌按住缰绳,用马鞭指着远方:“二位请仔细看,能否看出有什么不同之处?”

“不同之处?不就是粟米苗高些,禾上的粟穗沉一些?此间百姓更擅长种植?”张温皱起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