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

和国子监的走读不同,京郊书院是寄宿制的。

“听说是文墨斋新出了一本叶太傅编撰的《五经小注》,乡试在即,这些学子就趁着休沐京城购书了。”小二答道。

两边的休沐日一般是错开的,今日情况特殊,书院那边调整了休沐时间,这才让两头撞在了一起。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要知道两边的学生一向不对付。

国子监里的监生名额需要靠家中长辈做官获得,五品及以上官员可有一个名额。如果家里孩子多,那对不起,依然只有一个名额,哪怕前一个毕业了,也不能让其他人继续顶上。

不少儿子多的人家为了监生名额争得头破血流,毕竟国子监里的师资力量极为强大,本朝监生还可以不用考秀才,直接去参与举人的乡试。所以国子监里的学生不一定是学问好的读书人,但一定是在家里受宠的权贵二代。

书院相比国营的国子监来说,算是私营的大型学堂。京郊那座书院是本朝公认的第一书院,拥有众多私营学校的普遍优点——学生成绩更优异。

反正监生们大多是比不过他们的,举全国之力选出的最优学子,除却有资格入国子监的,剩下那些基本都被吸纳到京郊书院了。

哪怕以前不是这个书院的学生,也会被他们的师长推荐来这个书院试一试。考过了测试就能留下进学,免除学费,师资力量还不比国子监差多少。

叶绪听完哥哥的科普,懂了:“国子监的老师更厉害,但是监生成绩相对来说差上一些,学子们既嫌弃这些人学渣又眼红他们有名师教导。而国子监这边呢,则是自持身份,瞧不上穷苦出身的普通学子。”

两边有天然的阶级对立,还有后天的成绩矛盾,自然和平不起来。如今一碰面,简直干柴遇烈火,随时能烧起来。

光兄弟俩挑选玩具的这么点功夫,叶绪已经耳尖地听到门外发生三起冲突了。

产生冲突的人距离玲珑阁其实还挺远的,奈何神龙五感敏锐。叶绪只要想,就可以提升听觉的灵敏度,听到更远更小的声音,不过他一般不这么做,因为那样也太吵了点。

作为纯种华国人,凑热闹是天性,叶绪频频朝外张望,有点想过去近距离看热闹。叶袂见状留下小厮去付账,让他付完账把东西送去马匹那边放好再过来找自己,接着就带弟弟去了文墨斋。

争执基本都在文墨斋附近发生,进了文墨斋,这群人再怎么不满也得把火气憋下去。文墨斋的规矩就是不准在斋内闹事,否则不仅会被轰出去,还要拉黑名单。

于是这就形成了一个奇景:两拨学生站在文墨斋门口对骂,用词都很文雅,引经据典,寸步不让。

叶绪作为一个古代文盲,很抱歉并没有读过四书五经,至今只出于要压穆小胖一头背下了全本的三字经,总之是完全听不明白这群人再骂什么。

这就是为什么要把大哥拉过来的原因了,有大哥在,好歹能帮忙翻译一下。之前离得那么远,叶绪也不确定大哥听不听得见这边人说了什么,一句句复述给大哥再等解答,他嫌麻烦。

叶袂看着弟弟亮晶晶带着求知欲的小眼神,陷入了沉默。

那些人说的典故他确实知道,可问题是,这种东西解释起来并不是一句话就能概括的,很多都有个完整的小故事。偏偏这群人骂起来一口能带三个典故,哒哒哒和机关枪一样,哪里解释得过来?

所以最后叶袂给出的翻译是:“左边戴银冠的骂右边黑皮肤的字写得丑,黑皮肤反唇相讥说他作诗太烂。”